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赢得人才,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区域间的人才竞争,不仅取决于吸引人才的能力,更取决于保留人才的能力。然而,区域人才保留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鉴于此,根据Weng和McElroy(2010)的建议,本文从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人才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实证检验区域人才环境对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运用承诺理论,构建和验证区域承诺在区域人才环境与人才根植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通过对291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发现:区域承诺对人才根植意愿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区域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根植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研究暗示,人才基于自身需求来选择环境——人才在需求得到满足时可以产生高的区域承诺,进而形成根植于当地的强烈意愿。  相似文献   

2.
张波  丁金宏 《科研管理》2022,43(12):24-33
人才的竞争实质是生态环境的竞争,分析人才生态环境及各子系统对高端人才聚集的差异化效应对科学制定人才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高学历人才数据,以人才生态环境指数和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为核心指标,运用熵权法、因子分析法、OLS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高学历人才聚集状况及演变特征,实证检验人才生态环境及各子系统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并评估各省份人才生态环境。结果发现:(1)京沪津是中国高学历人才高度聚集区,西部尤其西南地区是人才薄弱区,二者的人才聚集力差异总体偏大,但已经呈现出缩小趋势;(2)人才生态环境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具有显著影响,且总体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N型减弱态势;(3)人才生态环境的各子系统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与变动性,其中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创新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影响较大但出现减弱,生活服务环境尤其是房价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影响逐步增强,人才市场环境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存在影响但并不稳定;(4)北上广是中国人才生态环境最优省份,长三角地区是最优区域,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区域间人才生态环境极差在持续扩大,且各省份人才生态环境优劣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3.
雷平 《软科学》2009,23(10):12-16
利用2002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通过研究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区域集聚效应,探讨了我国省际水平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区域根植性。结果发现,在省际水平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与雅各布斯外部性,直觉上应当在高技术产业中表现较为显著的马歇尔外部性与相关产业集聚效应并不显著,表明从省际水平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没有形成集群的协作优势,进一步的产业结构研究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受国际产业布局影响大,产业价值链缺乏区域根植性是导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当前集聚效应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广东省面临人才流失的严峻考验,对此,将人才环境感知分为人才政策环境感知、事业环境感知、团队环境感知和生活环境感知4个部分,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人才环境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人才环境能有效留住人才、抑制人才流失,事业环境和团队环境对人才省内及省际流动意愿均产生负向影响,而人才政策环境和人才生活环境则分别单方面影响人才省际流动意愿和省内流动意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打造人才生态、以环境留才的政策出路。  相似文献   

5.
贾丹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9):126-129,142
以职业倾向理论为基础,收集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雇员的153个样本,以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研究核心人才职业倾向对离职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技能型倾向、自主型倾向对离职意愿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同时,这两种职业倾向通过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对离职意愿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此外,组织承诺对离职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从客观因素看,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人才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即人才成长环境的竞争。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的目的在于营造更适合人才脱颖而出和更适合于人才施展才能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7.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人才学是一门科学,人才成长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掌握并运用人才成长规律,有助于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为培养人才制定科学的规划和计划,也有利于克服人才工作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天津市科技领军人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出影响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建议,期待对我国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张瑞娟  孙健敏 《软科学》2011,25(4):87-90,95
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对员工个体离职意愿的影响,验证工作满意度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离职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人力资源经理评价的视角。基于不同视角的员工个人感知的视角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离职意愿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仅能够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而且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工作满意度完全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0.
何仕瑶  黄善林  刘兆军 《资源科学》2023,(10):2009-2025
【目的】伴随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并有序退出宅基地,对推动城乡人地要素有序流动、促进农村宅基地有效利用,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七省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及宅基地依赖的中介作用。【结果】研究表明:(1)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其宅基地的心理情感依赖、居住保障依赖、财产依赖和未来需求依赖在市民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其中,宅基地心理情感依赖的中介作用最强且表现为“遮掩效应”。(3)宅基地依赖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对其宅基地退出愿意影响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代际和市民化层次差异。新一代农村转移劳动力居住保障依赖及未来需求依赖的中介作用较为显著,县外市民化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心理情感依赖和未来需求依赖的中介作用较为显著。【结论】为推动城乡人地要素有序流动,应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市民化机制、重点关注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宅基地的心理情感依赖、制定差异化宅基地退出政策、坚持自愿且有保障的退出原则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宝贵资源.目前广东欠发达地区人才紧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人才流动意向比较强.通过对广东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意向的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卡方检验,得出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意向具有人才流动趋势较大、人才向发达地区流动的意向很强等十大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而为欠发达地区如何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钊  李国平  王舒健 《预测》2006,25(2):69-7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附加预期的动态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部门要素边际生产力差异。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M2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外部性,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通过外部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9,39(4):76-85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期望-确认理论(ECT)和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基础,同时引入IT自我效能和电子服务质量因素,提出一个整合的模型用以解释和预测用户对社会化阅读服务的持续使用行为。[方法/过程]采用问卷方式共收到有效样本589份,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模型中的变量关系进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结果发现:1)整合的模型能够分别解释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52%和45%的方差变异量。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满意度是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决定性因素。3) IT自我效能通过感知易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4)此外,电子服务质量中的效率、信息质量和隐私安全等外生因素分别对用户的确认程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影响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赵宝春  钟立文 《软科学》2016,(10):131-135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伦理判断对非伦理消费行为意愿的影响及伦理情景和直接经验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在非伦理消费情景下伦理判断显著抑制行为意愿,且作用力因自变量组合不同而异;伦理判断的作用受伦理情景和直接经验调节。与界定模糊情景相比,界定清晰情景下的伦理判断抑制作用更强;但受直接经验影响,伦理判断转而对行为意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户,基于整合型科技接受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其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 显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等均会影响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纳意愿,且通过采纳意愿中介效应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而良好的便利条件、强烈的采纳意愿会促进农户的采纳行为.最后,从农户个人、乡镇村等各级组织、合作社以及政府等方面提出促进社会影响的正向作用、注重经济收益兼顾环境效益、增强农业新技术的易用性、优化获取农业新技术的便利条件等对策建议,以有效提升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农户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6.
文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特征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政治伦理特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学术观、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17.
MOOC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席卷全球,结合此时代背景,科技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开发出新的课程模式和新的学习方式,并需要进一步整合知识资源。本文结合科技管理培训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根据MOOC的特征和优势,探析其对科技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首先在课程体系上,需要建设具有中文特色的科技人才MOOC平台;其次在教育资源上,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最后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课程反馈与学员主体作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