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中国战略科技人才的代表群体,为中国科学智库的建设和战略科技决策提供支撑。本文以2015—2021年间增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中281名院士在3个成长阶段中的流动数据,包括籍贯地到本科就读地,首次就业地与最高学历就读地间和就业地间的流动,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3个流动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院士成长阶段的推移,院士流动趋于稳定,北京逐渐成为全国院士流动网络的核心,省级行政区对院士的吸引力受到当地高等教育水平的影响。据此,本文从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以及战略科技人才自身3个方面提出战略科技人才培养和保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被引科学家人才流动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俊婉 《科学学研究》2011,29(2):192-197
 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五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人才流动现象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分别从机构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不同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职业流动频次和流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出,大部分高被引科学家的机构流动频次在2-5之间,半数以上的高被引科学家有过国外工作经历。每经过6-7年高被引科学家更换一个工作单位;此外还进一步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国际人才流动去向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地区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各类人才吸引的方针政策,改善整体环境,提升软实力,以期吸引更多的高质量人才流入。结合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年度宏观数据,选用固定效应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高质量人才的流动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已经减弱,目前对人才更具吸引力的是区域的创新能力;区域内营商环境、教育资源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同样影响人才的流动方向,在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营商环境和教育资源水平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部分科学学期刊共被引网络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知网中收录的26种科学学期刊的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分四个时间段绘制了26种期刊的期刊共被引网络图谱,引入了网络密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等概念对网络结构做了剖析.研究发现,科学学期刊之间的引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频繁,形成了以<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为代表与其他期刊关系紧密且控制知识流动的核心期刊.这些期刊的研究热点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此外,还对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对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这一群体逐渐在社交媒体网络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从科学家层面出发,对高被引科学家在社交媒体网络中的影响力开展研究。基于科睿唯安2019年发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对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的美国高被引科学家在推特中粉丝量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比较了他们在发文量、高被引论文量和被引频次三种指标下粉丝量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量较高的科学家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网络中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学术成就可能是影响科学家在社交媒体网络中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但科学家在社交媒体网络中的影响力仍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析共被引分析、耦合分析、内容分析在学术期刊分析中的相关性、相似性和差异性,一方面为期刊研究提供方法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期刊研究的视角。【方法】以17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为例,利用二次指派程序分析法(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即QAP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即SNA法),在Ucinet6.0环境下对三种期刊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网络密度分析、块模型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三种分析方法在学术期刊分析中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其中,内容分析与共被引分析的相似度较高、与耦合分析的相似度较低。【结论】内容分析法可作为共被引分析、耦合分析的辅助分析方法,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术期刊分析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入选2014—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人履历信息、科学文献表征信息、公开网络信息等多源信息挖掘构建高被引科学家人才群体特征信息数据库,从学科分类、年龄、学历分布、人才荣誉、教育经历等方面对高被引科学家群体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美国等世界主要科技强国进行比较,其分析结果对于了解科学家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制度、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吸引全球科技精英人才以及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等提供决策支持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引文数据库(CCD),选取中国大陆网络调查领域内的25位核心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中心度分析、核心—边缘分析等方法来进行核心作者同被引分析,并实现了同被引网络的可视化展示,最后揭示出中国大陆网络调查领域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学术界在该领域投入的人力与资源较少,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主题多样化,但研究分布过于集中;研究主流已形成,但研究核心尚不明确,经典理论与方法还未出现,研究深度也普遍偏低;目前领域尚未出现权威学者,学术界对网络调查的研究还处于百家争鸣阶段.  相似文献   

11.
高被引学者论文代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可用来衡量全球重要的科技发展变化,反映一个国家、机构或学者的科研水平和创新影响力。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机构或学者均对高被引学者及其发表的论文予以重点关注,而分析高被引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特征将有助于引领其他学者形成新思路和新见解。基于此,本文以2014年经济与商业领域高被引学者为考察对象,以其论文所属Web of Science Category为学科衡量依据,通过高被引学者所发表论文的学科集成化指数、学科专业化指数和学科扩散化指数,系统评估了高被引学者论文的学科分布及其集成和扩散特征。研究有助于把握高被引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程度,以期为其他学者开展高水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寅秋  罗晖  杨光 《科研管理》2022,43(3):79-88
   本文基于“科学家在线”平台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按照年份分别构建2010—2017年间全国34个省份之间科研人员流动网络模型,测度并分析8年间科研人员流动的复杂性网络整体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研究发现:(1)8年间科研人员流动呈现整体较为明显的“无标度”特性,即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科技发达地区不仅流入科研人员的规模较大,流出科研人员的规模也不小,但是全国大部分省份流动科研人员规模较为有限;(2)除了小部分省份之外其余省份的人员流入流出相对较为均衡,一些经济科技发达省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全国或本区域科研人员流动的中心节点;(3)从发展态势来看,8年间全国省级科技人员流动态势相对平稳,但是省份之间科研人员流动规模差距越来越明显,经济科技发达省份与其他省份科研人员流动的规模相比差距越来越大;(4)最为突出的变化是流动人员规模显著增加,人员流动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13.
以科睿唯安公司2014—2020年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为基础,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入选者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对其中入选者工作地在中国境内的"高被引科学家"基本情况和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中国内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科分布及成长规律特点包括中国"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和占比具有显著增长性;三分之一学科领域具有全球引领性;地域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海外经历具有阶段普遍性;职称破格具有一致认可性。据此提出中国实现战略科技领域精准引才用才育才的政策建议,包括制定精准引才专项计划,绘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地图;制定精准用才专项方案,提升高层次人才使用效能;避免ESI学科领域"木桶效应"现象,实现战略科技人才前瞻培养等。  相似文献   

14.
以科睿唯安公司2014-2020年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为基础,分析、比较其人员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对其中入选的工作地在中国内地的“高被引科学家”基本情况和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中国内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科分布及成长规律特点包括中国“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和占比具有显著增长性;1/3学科领域具有全球引领性;地域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海外经历具有阶段普遍性;职称破格具有一致认可性。提出中国实现战略科技领域精准引才用才育才的政策建议,包括制定精准引才专项计划,绘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地图;制定精准用才专项方案,提升高层次人才使用效能;避免ESI学科领域“木桶效应”现象,实现战略科技人才前瞻培养等。  相似文献   

15.
赵延东  周婵 《科学学研究》2011,29(7):999-1006
 利用一项对我国科研人员的大规模社会调查所得数据,运用个体中心网分析方法来研究科研人员的合作网络。研究从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趋同性和网络异质性等网络指标出发,对科研人员的合作网络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在合作网络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情况。最后还就分析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含义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以燃料电池这一新兴产业为例,通过对高被引专利技术形成特征的考察,提炼后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新兴产业高被引专利是发明者之间相互合作的产物,知识来源更依赖于科学文献,而专利授权数量占优的在位企业并未拥有高被引专利所有权。进一步指出,后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虽有"机会窗口"但无"先天优势",本土企业必须主动嵌入全球研发网络,高度重视与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和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知网收录的科技管理学(G31)文献为28,516条文献,居学科前1‰高被引论文阈值为78次,平均引文周期为13年,其中绩效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高级职称占53%,研究生和中级职称人员占47%。H指数在10以上有12人,占作者总数的52%。作者发表年龄在39岁以下的占74%。居学科前1%高被引论文阈值为31次,位列前三名的高产机构分别是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