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金融立法是地方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金融立法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来调整和规范金融监管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立法发展迅速,地方金融立法表现尤为突出。上海、温州、泉州等地率先进行地方金融立法的创新,对我国地方金融立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湖南、四川等内陆省份的金融立法则出现了一些问题。地方金融立法的完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根据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确立地方金融立法权;加强地方金融立法的创新;建立有序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框架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的要求。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现状,以及“一行三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亟需赋予地方政府一定金融监管职能和加强监管协调机制。因此,亟待厘清地方政府和“一行三会”的监管边界,强化地方金融监管的分工协作机制,同时发挥地方政府尤其是金融办的积极作用,为农村金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农村金融机构,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推动其发展的政策后,设立步伐逐渐加快。但是从安徽凤阳利民村镇银行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如信用风险偏高、业务拓展缓慢、政策执行不力、金融产品单一等问题。为了发展村镇银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和县域经济,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制度上推动村镇银行设立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多举措提高村镇银行业务发展水平;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从政策上提高村镇银行的贷款能力。  相似文献   

4.
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和层见叠出的新型金融工具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极大挑战。我国的金融监管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确立完善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运作两线并行的逐步完善阶段。在日渐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全国各省、市地区金融运行整体状态表现依然平稳,但部分与金融关联密切的经济新领域如"互联网+""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仍凸显出较大风险隐患。目前,地方政府正处于监管金融风险形成、扩散与蔓延的前沿地带,亟待在地方金融监管的法律、体制、方法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没有真正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这就迫切要求建立新型的金融机构即村镇银行.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探讨了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金融监管方式、发展金融产品等措施,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起到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7,(6):40-44
2007年的金融危机将影子银行推向人们的视野之中,影子银行属于金融体系,其在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采用VAR模型对影子银行与我国金融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影子银行发展会推动金融发展,同时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也对影子银行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从允许影子银行适度发展、改善金融市场环境、加强金融监管三个方面给出建议,强化这种相互促进作用,以期二者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其业务范围和社会作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有明显的不同。银行会计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可以用"社会性"、"独特性"、"政策性"、"先进性"以及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的"同一性"来概括。金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银行会计服务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优化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是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生态调节构成的有机系统。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成立的村镇银行在金融生态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主体竞争性不充分且竞争力不强,二是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三是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不畅。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需要通过放宽主发起人资格要求,大力增加村镇银行的数量和提升竞争力等措施来健全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主体,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提高社会认同度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优化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完善政府扶持机制、提高外部金融监管有效性和完善村镇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等措施来完善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和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保证。我国虽然已构建了监管的法律体系,但与国际金融秩序有一定差距。本文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人手,分析了银行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创新与监管是银行经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为银行业务创新和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支持银行业务创新和发展,是新的监管框架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监管经历了一个从严格抑制金融创新到积极鼓励金融创新的过程.鼓励创新的银行监管框架包括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注重成本-收益权衡的银行监管、混业监管与功能监管、问责制与"阳光监管".中国存在巨大的创新需求,应该建立起鼓励银行创新的监管框架,包括最大限度地放松管制、确立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和机制、变合规性监管为禁止性监管、为功能监管创造条件、构造银行业良性有效发展的生长机制以及坚持以风险为本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监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使得美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实质上它构成了一个新的信用体系,但是由于它本身的特点和其体系内金融创新本身就是针对金融监管的原因,使得影子银行体系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前处于监管的真空,危机爆发之后,许多针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开始逐步实施,在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改革时,既要弥补以前的监管漏洞,又要制定相关的规范促使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取消有现实需要的影子银行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从金融行业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及金融腐败对社会的危害性出发,指出金融腐败在金融界的表现形式,分析了金融腐败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加强银行防范风险意识和完善金融监管力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概括近年来跨国银行融资业务发展的新特点,联系我国跨国经营与金融国际化的实际,探讨利用跨国银行加快融资国际化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入世以后,我国国有银行与外国银行之间将进行激烈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对国有银行进行制度改革,实行业务综合化,加强央行的金融监管、树立客户是上帝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银行信托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托业务从来都是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银行业开展的信托业务主要是信托理财业务,且以银信合作形式为主。银行有效利用自己优势资源开展信托业务,达到了银行、信托公司、企业及理财客户等多方共赢的效果。但是,我国银行信托业务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瓶颈”问题,必须明确科学的市场定位,建立完善的分层次法规体系,严格执行资产隔离制度,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建立信托准备金风险补偿机制,以保证我国银行信托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为银行中间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全球范围内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银行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点。本文针对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使得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裕民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江西地方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其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江西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政治权威,不断地向裕民银行施加压力.强制性地规定其营业方向,为自己的政治经济目的服务;成功地把裕民银行置于地方政府"钱袋子"的地位,要求裕民银行不断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地方政府过度管控,严重制约了裕民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金融核心的美国银行业虽然在次贷危机中深受打击,但并未因此引发全面的银行危机。其对问题银行识别与处理的经验理应受到关注并为我们所借鉴。美国有多家监管机构根据各自的监管标准监管银行业并识别问题银行,一旦确定为问题银行并需要拯救则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救助,这一做法对银行业的稳定起到很大作用。美国这种问题银行的处理机制显示了问题银行的及时识别机制、存款保险救助机制和全面协调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稳定与安全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9.
学分银行已经成为终身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国家、地方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全面展开并陆续取得成果.安徽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以继续教育为重点、覆盖安徽省域的学分认证与转换体系,由安徽省教育厅发文指定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主导建设.作为建设主体,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从做好顶层设计、开展关键研究、推进基础试点三方面不断推进安徽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进程.学分银行建设中的困难已初步清晰,针对困难的解决对策需要逐步给予落实.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曾指出: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建立一大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性银行”。其实,“地方银行”在民国初年就已出现,在民国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县银行则肇建于北洋政府时期,推展于抗战时期,清理停罢于1949年全国解放后。民国前期创设和推展的县银行是当时政府为解决农村金融枯竭、弥补大银行业务经营不足、复兴农村经济、保障国家财税而设立的以县境为营业区域的一种基层金融机构,“以融通资财,振兴农工业为宗旨”。其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