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观圣作之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其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宋代徽宗皇帝给当时学子们制定的"八行八刑"十六条行为准则,所以,《大观碑》又被称为《御制学校八行八刑碑》,它反映了宋代的皇权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98):22-24
在依据什么标准选拔人才的问题上,其争议在中国古代业已存在,宋代围绕改革科举制度的"取士"论争显得十分尖锐。到底是依据地域或者地理差别有区分度的灵活多样的分路取士,还是不分地域无差别地全国一张试卷"一把尺子"凭才取士呢?以司马光与欧阳修为代表的双方各持己见,互不让步。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复制"和再现,这个问题同样反映在当下的高考划定分数线和录取过程中,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怎样更理性更客观地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从宋代的取士争辩中获得启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佩 《文教资料》2014,(29):64-67
南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八行本《禮記正義》是為時最早之《十三經》經、注合刻本之一,世稱黃唐本,又稱八行本。民國初年,廣東南海潘宗周(1867~1939)寓居上海得此書,印寶禮堂宋版《禮記正義》百部以為流傳,并對八行本進行了仔細校勘,作《禮記正義校勘記》上下兩卷。潘氏《校勘記》記述詳實,從內容、版本等各方面對八行本《禮記正義》進行了研究,揭示了八行本的價值。而《校勘記》本身也有着很大的價值。  相似文献   

4.
诗赋取士和经义取士因具有不同性质特点和功能而受到各个历史朝代不同程度的重视。唐朝重视诗赋取士,宋代诗赋取士与经义取士并用,元明清则采用经义取士,进士科考试内容从诗赋取士走向经义取士的过程是考试的外部功能与考试自身发展规律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今存越刻八行本诸经与经注本、单疏本在卷次、题名、序跋等方面的异同,考察了八行本经文、注文、疏文之缀合方式,及出文、标识等情况,对越刻八行本的注疏合刻体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秦丽 《文教资料》2009,(9):85-86
中国的科举制萌芽于汉代,创始于隋朝,正式确立于唐朝.到明清时期,作为学校教育主宰力量的科举制发展为"八股取士"."八股取士"制度的推行,使读书、应考、和做官联系在一起.这种制度导致仁人志士、知识分子千军万马奔仕途,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7.
进士科考试内容历史演变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赋取士和经义取士因具有不同性质特点和功能而受到各个历史朝代不同程度的重视。唐朝重视诗赋取士,宋代诗赋取士与经义取士并用,元明清则采用经义取士,进士科考试内容从诗赋取士走向经义取士的过程是考试的外部功能与考试自身发展规律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唐五代间的科举取士,礼部贡院考试即是最高一级的选拔,一切取舍权力归礼部掌握。北宋开宝六年(973)正式确立殿试制,礼部贡院考试仅仅成了殿试的预试。皇帝直接控制科举,不仅剥夺了礼部的取士权,而且部分剥夺了吏部的任官权。可以说,殿试  相似文献   

9.
北宋时期秦陇吐蕃部族按地域及宋廷经营方略,可划分为秦州古渭寨以东、古渭寨以西、秦州以东这三大块,然后以宋廷向百拓地、建立堡寨的年月次第为经,以地理考证为纬,可一一摸清各部族居地及其与宋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这既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全诗共八行,三段.第一段写"蛾"和"烛"的悲剧,令人哀叹,发人深思-"蛾"为何"熄在烛边"?"烛"为何"熄在风边"?开头两句,衬托下文,与下文构成鲜明的对照。诗人在这里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第二段写萤火虫的光。  相似文献   

11.
章学诚认同科举取士,但对现实的功利科举有诸多不满,主要有三方面:应试之文无病呻吟,功利八股无补于世,八股文自身有严重弊端等。章氏指出其弊端,并积极寻求改革的措施,如提出"分科取士"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毛诗正义》初为单疏本,与注疏合刊始于南宋绍熙年间由黄唐所刻越州八行本,南宋末年,建安刘叔刚在八行本的基础上主刻十行本,并且附入陆德明的《毛诗音义》,是为后世注疏之祖本。其后,元刊八行本十行本、明监本汲古阁本、清嘉靖本石印本、中华书局本,以致现在的李学勤标点本,皆沿建刻十行本递修而下。  相似文献   

13.
宋代科举取士的规模空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朝廷对文官人才的需求,激发了士人读书向上的热情,促进了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但是对国家和知识分子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当今的高校扩招,与宋代扩大科举取士虽已事隔几百年,但也存在相似之处。分析宋代科举取士的影响,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高校扩招,解决高校扩招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不无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古城泉州素以中世纪世界贸易大港而闻名于中外,尤以宋元时代的高度繁荣而为史学界所称道。对宋元泉州港繁荣的原因,史学界已多有探讨,也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这几点:一、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二、有提供外贸的丰富货源;三、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四、宋廷南迁使泉州地近京城;五、造船与航海技术发达;六、城市商业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招贤纳士的方式是多样的,张榜招贤、举荐和自荐、科举取士等措施对于太平天国广纳贤才,充实自身的力量,推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以"裹胁"强制的手段集聚人才,特别是只重"才"而忽视"德",也给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造成了危害.  相似文献   

16.
西汉政府便开始以辞赋取士,但大规模以辞赋取士现象却出现于东汉后期灵帝时期。灵帝时期以书画、辞赋等大规模取士的鸿都门学,是非定期性的,亦是无遴选性的,故鸿都门学以辞赋取士是非制度性的。但对后期科举以赋取士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视为后代诗赋取士制度的滥觞。汉代试赋对汉赋创作的影响,是一个由刺激创作消费到阻碍创作消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香药是宋代进口商品之大宗,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进口商品在宋代社会的意义以及人们对域外世界的了解程度。一方面宋廷通过对香药的专属消费和禁榷,将其变成统治者的驭人工具:宋廷通过贵重香药的礼物馈赠来笼络臣属,也通过香药专卖和榷场规制对商人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实施控制。这一事实表明,宋代进口商品已经不再是皇宫贵族把玩的"珍奇异物"而是统治者掌控的重要物资,利用它对内可以控制文化精英和财富强者,对外可以遏制敌对政体。另一方面,宋人对其香药等进口品的消费并非"日用而不知",附着于进口商品之上的域外自然人文信息被宋人认知、理解、想象,构成了宋人的一般知识。总体来看,宋人的域外知识在不断增长,更加趋于客观和科学,但仍然有相当多的想象成分。诸如"龙涎""女儿国"之类的想象之所以长期流行,并非缺乏矫正的海外信息,而是这些信息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相似文献   

18.
《我遥望》短短八行,看似平淡之至,其实蕴含深厚,值得细细咀嚼和回味。新诗中反映童趣、母爱的作品不少,描写老年的境遇和心态的作品也时有可见,但象此诗将年轻  相似文献   

19.
古时宋金两代科举考试曾以策论取士。“策”是策问,即以经世治国问题书之于策,令应试者作答;“论”是议论文体。苏轼的《论战守策》就是一篇陈述国防政见的著名策论。以策论取士,应该说要比八股文取士更有利于选拔经世济民的人才,因而也更进步。由此想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选择有关当前国家大事、社  相似文献   

20.
陈彦敏 《历史教学问题》2023,(6):48-60+29+202
北宋更定取士之法,以经义、论策取士。明代科举取法宋代,尤以经义为重,导致二三场之学逐渐衰落。明中期开始,由于国家社会的变革,经义取士已经难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论策关乎时政,能体现士子的政务处理能力,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嘉靖末期开始,二三场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朝廷令乡、会试考官在取士时偏向后场,并且改革阅卷制度,实施分房互校。主管各省直学政的提学官也在童试、岁考和科考等基层科举考试中,提升后场的地位,培养生员的二三场写作能力。在国家与提学官的双重改革下,论策已经成为阅卷官取士的重要依据。从明中后期以来朝廷对二三场地位的重视来看,康熙时期罢试经义,专以论策取士,并不是偶然现象。经义、论策地位的此消彼长,体现了科举制度与国家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