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给当代青年提出了要努力做到“四个新一代”的希望,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方向,同时也给民族院校育人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围绕“四个新一代”为中心,分析了民族院校在新时期环境下,面临着人才培养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民族院校育人机制的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2.
母亲魂     
古往令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黄河意味着民族.意味着腾飞。意味着母亲。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仅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一个民族把自已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生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有清一代,由于人地矛盾的激化、土地兼并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了山东人背井离乡去"闯关东"。本文在简要介绍清代山东人闯关东概况的基础上,从民族经济融合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社会风俗的融合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而说明民族经济融合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艳武 《学语文》2011,(5):34-35
中国以五千年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中华传统文化创立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个中国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系天下的无私气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谐友善的人际交往、崇高的爱国主义、追求统一的民族精神,滋养了一代代人的身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溯与检思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的历史.学习这30年中“于漪们”的改革创新精神,对进一步深化语文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新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求真、向善、爱美“语文人格”的莘莘学子,将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达斡尔民族博物馆是生态博物馆,是达斡尔民俗的立体“全书”,是爱固主义教育的场所,本文介绍了达斡尔民族博物馆——中国达斡尔民族四的景观、作用,赞誉了为此作出贡献的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推进了中国物质明和精神明的进步。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吃苦耐劳的人民群众和顶天立地的英雄;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才不断凝聚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促进和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铸就了民族精神的丰碑。  相似文献   

9.
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没有传统的文明不称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称其为文化。因此,要重振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采用恰当的策略,引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是语文教师现阶段应该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2009,(5):64-64
欧美同学会创立于1913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留学人员团体,迄今已走过96年的光辉历程。欧美同学会的历史.可以说是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奋斗的历史;是同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获得大发展、踏上新征程、走向新辉煌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不仅带回了国外近现代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进步的思想理念,而且自觉地聚集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在欧美同学会这一具有光荣传统的组织中.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奋斗、奉献。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2009,(4):F0002-F0002
欧美同学会创立于1913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留学人员团体,迄今已走过96年的光辉历程。欧美同学会的历史.可以说是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奋斗的历史:是同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获得大发展、踏上新征程、走向新辉煌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不仅带回了国外近现代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进步的思想理念.而且自觉地聚集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在欧美同学会这一具有光荣传统的组织中,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奋斗、奉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在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中,随着一代又一代音乐理论家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民族和声被赋予了无限活力。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国民族和声在和声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接着借助一些成功运用民族和声元素的作品,探讨了民族和声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以期为音乐理论专业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总人口36.13万,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5%。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又由于侗民族“艰苦朴素、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是我国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它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经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了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代表的种类齐全的民族高等教育新格局。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呼伦贝尔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应在找准办学定位、凸显办学特色、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和投入、抓住职业教育不放和思考新的组合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聪明好学的先辈们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现代的中国人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国的数学大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无比自豪地说:“中华民族是有数学天赋的民族.”在数学王国中,有许多以中国人的姓名命名的数学成果,在科学的征途上树立起了一座座伟大的丰碑,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一代又一代地滋润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拼搏创新的生命活力。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包容吸收了中国境内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也吸收了来自外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回顾历史,在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的传统文化之中,儒、释、道三家通过相互比较、吸收和融通,曾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推动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本期"迎接少代会经典回放"栏目里,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少年部部长郑剑虹为我们介绍了谊区少先队开展"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活动情况。为了配合全区少先队的重点工作,2004年3月,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少先队开展了"知玉泉、爱家乡"小课题调查研究活动,玉泉区委、区教育局十分重视、支持活动的开展,并在2004年年底召开的玉泉区德育现场会上,将此活动作为全区德育工作的亮点,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并号召广大少先队员进一步挖掘蒙古族文化的精髓,传承蒙古族文化的内涵,展示蒙古族文化的魅力,让民族精神在一代代少年儿童中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化时代,世界打破了地域和民族的局限,整个世界都进入了因特网之中。这样,一方面使各民族的文明走向了世界,但另一方面又不可否认地出现了一个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的矛盾问题。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没有被其他的民族同化。就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风貌。这种风貌通过言传身教而得以一代代传下去,所以在审美教育中,每个民族都是突出自己的民族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本民族的审美资源.来对人们进行教育。以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文明古国,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社会精英,因而有看很深的文化积淀和教育方式。而习语最能明显地反映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色,体现看一个民族或文化的价值现和教育儿童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