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真诚对待学生,给他们无私的爱 “一段音乐,可以享受一上午;一杯好茶,可以回味一整天;一件珍宝,可以欣赏一年半载;一句佳话,可以流传几十年;一位良师,可以感谢一辈子……”2007年教师节的前一天,我收到这么一条短信,我猜了半天,这是那位学生发的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诚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注重以"诚"为主的内在人格修养的自我完善;西方"诚信"注重运用契约与法制进行维护,建立了契约诚信,更注重的是"信"。诚与信紧密相关,诚是信的基础,信是诚的外化。诚信的心理结构包括诚信认知、诚信动机、诚信行为三个要素。学校诚信教育应采取切实措施,端正儿童、青少年的诚信认知,激发其诚信动机,塑造其诚信行为。  相似文献   

3.
诚信修养是由“诚信”和“修养”两个词构成的复合体。“修养”一词的含义非常广泛。“修”的本义是整治、提高;“养”的本义是培育、长养。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培养提高的意思。“诚信”又是由“诚”与“信”两个概念组成的。按照“诚”和“信”的关系,“诚”即“内诚于心”,指内心的诚实、真诚、不欺、不弄虚做假;“信”即“外信于人”,指信用、守信和信任;诚信即一种内心忠诚而取信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诚信也因此成为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事方面的一种个性品质。诚信品质体现为一种真实不欺、诚心诚意、信守诺言的态度和言行。  相似文献   

4.
用真心真情真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琪 《科学教育》2006,12(2):51-52
班主任不是官,但却管理着几十位孩子,细细想来担子也不轻。因为我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暇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随时掌握学生思想的脉搏,及时解开学生困惑的心扉......十余年班主任工作的磨炼,使我感悟到要真做好一位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境界、博大的胸怀,用真心、爱心与真诚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时有的放矢。1把关爱传递给每个学生聪明、乖巧的学生人人都喜欢,而爱一个后进的、倔强的学生却是更深层次的爱。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  相似文献   

5.
朱秀萍 《教师》2014,(24):118-118
班集体是组成学校的单元,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成长,班主任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承担班主任管理工作,让我学会了淡定,学会了从容。  相似文献   

6.
基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的视角,探究“关心型”师生关系与课后服务本身的内在联系,强调课后服务中“关心型”师生关系体现出“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主体性;集中民主,呈现动态发展性;全面关注,体现多维连续性”等表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教师认同感和服务价值感,增强学生自主性和德育实效性,实现教育情感性和整体性相融。坚持关爱尊重与适当要求相结合、关注生存与关注存在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积极运用“对话“”实践“”榜样“”求证”的方法,构建课后服务中“关心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后服务乃至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的微妙变化,与我们的品德教育有关吗?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育人”怎样去落实?怎样有效开展德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不断的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必须要从生活进入到生命层面,才能形成双方的生命交流,最终促进双方的生命成长。从生活到生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双方的交互具有生命性,能够从具体的生活走向生命对话的境界。教师必须要有智慧地建构师生关系,用真诚换取学生真心,用经验构筑实践道路,用策略化解矛盾冲突等,才能使师生关系发展至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
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人格的尊重是尊重学生的首要问题。人格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在社会中获得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它有心理学上的个性差异,又是人的社会性的外在表现。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  相似文献   

10.
二程"诚"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颢、程颐兄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诚"在他们的思想体系和学说中占重要地位。他们的"诚"思想内涵丰富能够为解决当前大学生诚信意识滑坡问题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悠久的中华民族因其文明未曾中断,源远流长而蔚为大观。而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尊师的传统,这契合了其重教的文化根基。不论是尊师还是重教都指向人与人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良师益友一直被喻为师生关系的理想互动,也是教育活动的和谐平衡。实际上,良师益友一词所承载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关系表达,它恰恰蕴指出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统和。  相似文献   

12.
程颢、程颐兄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诚”在他们的思想体系和学说中占重要地位。他们的“诚”思想内涵丰富能够为解决当前大学生诚信意识滑坡问题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老师”一直是一种权威的化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时候常把老师的地位与双亲并立,学生则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的社会观念的过时和新教育的提倡,老师的偶像权威逐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权威”的角色也受到严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07,(2A):90-90
仅仅三年的时间,平乐中学就通过“理解教育”从一所薄弱学校跻身上海市先进学校行列。并在全国产生影响,从表面上看,是其针对后进性的“理解教育”走出了一条加强初中建设的特色之路;但从实质上看,平乐“理解教育”所带来的新型师生关系才是学校“腾飞”的真正动力。[编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很早就曾使用"严"字来反映师生关系,在对"严"进行词源考察后指出,"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两个阶层。究其原因,在古代主要是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统治的需要;在现代,既受到中国传统师权观念的影响,又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新课程改革使师生间能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不再有层级之分。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刘丙元副教授提出,真诚是道德教育必备的一种品性。只有真诚的道德教育才能促使道德主体和道德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的关系,是受教育者认同进而信任和选择教育所引导的道德生活意义的前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真诚已不仅仅表现在致力于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而且表现在对道德教育真正意义的捍卫。道德教育的真诚首先是...  相似文献   

17.
刘国永:受制于传统“面子”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倍受责难,固然完全由教育或学校来承担这个责任,是有违公正的,但是我们也无法得出学校教育在此过程中没有责任的结论,更不能说学校教育在此进程中是无所作为的。今天,约请大家,就学校教育中学生“面具人格”的形成及如何进行教育展开讨论,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对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是进行其它有关教育问题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从教育自身出发,把师生关系理解为"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直接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我-你’式的人际关系",是对师生关系的本质性、根本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本意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在不同的时期印下了历史变化的痕迹:从“为掌握知识而教”到“为理解体验而教”,再到“为健康发展而教”。汪丁丁在《知识印象》一书中说道:现代教育的现代性表现在它的双重困境中,其一是教育内容的抽象化与儿童心智的具象化之间的冲突;其二是教育制度要求的标准化与受教育方式的个性化之间的冲突。教育需要从这两大冲突当中寻求解决的方案,教师应挣脱双重困境。解决冲突的核心是“和谐”,和谐是一个关系话语,就学校教育的层面而言,师生关系是各种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依赖现代化而存在但却不断被异化,在工具理性不断势强的趋势下,教育中“人”的角色逐渐淡化,对“人”的关怀被减弱。教育的本真追求是人的实现。关怀伦理提出教育世界中,对人的关怀应该成为教育必然追求。“我与你”的共在,将师生关系复归到平等的人与人的联结状态,师生关系情境下的理论探究与实践取向应强调“人”的复归及对“人”的关怀,回归到学生作为“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