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利用moodle网络课程管理系统能方便地创设测验、讨论、投票、反馈、wiki等互动活动模块,有利于将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过程有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延伸拓展,多元评价。以《数码照片动手拍》教学设计案例详细说明了四个环节的操作,提出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应更新观念,重视多元评价,以评价促学习,合理利用二八定律。  相似文献   

2.
现代信息技术和新理念的不断出现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工具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着眼于探究基于混合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并以《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为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从实证角度探讨基于混合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以期实现翻转课堂在高校更好地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有翻转课堂实践研究存在两个局限:对文科课程缺乏关注;缺乏对课堂氛围、学习兴趣、学习过程、能力发展、学习满意度等维度影响力的探究。以《有效教学》课程为例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角度构建了融入合作学习的文科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文科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提供了模式参考和经验借鉴。通过双组对比准实验研究,验证了文科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让教学走向互动、探究、和谐,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实证研究表明,文科课程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在具备"优质学习资源的支撑、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充足的课前学习时间、教师较高的教学素养"等必要条件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努力做到:教学翻转注意"内容适宜",教学设计务必"因课制宜",教学实施确保学生高度参与,教学评价需兼顾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作为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受到很多教育者的关注。本文以《微积分》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探,并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将新兴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以《资产评估实务》为例,以提高课程活跃度、提高教学质量为改革目标,在充分考虑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课堂规模等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提出结合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与微课教学思维的轻量级微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为促进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相关信息网络设施、资源平台建设、师资保障等需要配套落实。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其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教师的关注。通过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根据翻转课堂理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完成基于项目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基于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学生自学平台设计、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设计。实践表明,翻转课堂实现了“以学为主”的探究式转变,课程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操作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指出:“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学习环境是翻转课堂高效学习的保障,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功能框架应包括学习目标管理、人际交流合作、微课程学习资源及学习反思和评价等方面。利用QQ平台进行学习环境的构建,可以促进翻转课堂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9.
学习环境是翻转课堂高效学习的保障,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功能框架应包括学习目标管理、人际交流合作、微课程学习资源及学习反思和评价等方面。利用QQ平台进行学习环境的构建,可以促进翻转课堂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45):81-8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师生角色、知识传授和内化的流程实现了转换,为高职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良提供了借鉴。但是在初步探索阶段仍然存在着问题,如教学大纲和教学学时需要调整、学生根深蒂固的被动学习观念需要改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及翻转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采矿工程核心课程《矿井开采设计》的教学质量,将传统授课方式改革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发布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点学习,课上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研讨互动式教学,课下利用“学习通”进行答疑、学习效果统计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矿井开采设计》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重磁勘探》课程是地球物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专业性非常强,公式很多,课堂教学容易枯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专业的整体提高。翻转课堂作为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地球物理专业的专业课《重磁勘探》课程的特点,尝试将翻转课堂引入到《重磁勘探》课程的教学课堂中。本文着重介绍翻转课堂在《重磁勘探》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构建《重磁勘探》互动式高效课堂,先学后教,互动协作,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真正发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优势,还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进步促进了教师教学手段多样化,使得混合式教学改革理念应运而生。本论文以《细胞工程》课程为例,从教学环境设置及实施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模式,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合式教育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翻转课堂更是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力与归纳总结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翻转课堂""在线课程"优点,提出了基于UMU平台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并以广州市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程序设计初步》一章为例,阐述了基于UMU平台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高频词汇。从翻转课堂的概念出发,结合开放教育学习特点,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设计制作微课程资源,建设在线学习环境,以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来实践这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灵 《甘肃教育》2020,(3):95-95
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产物,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受翻转课堂理念影响较深,相关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都应该适应翻转课堂的需求。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基于翻转课堂理念进行设计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专业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鹿斌 《高教论坛》2020,(11):34-36
通过对高校《公共管理学》课程的目标、内容、要求等基本问题的考量,发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旨趣相契合,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在高校《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依然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学资料不充分、自主学习不受监督、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需要从教学理念、资料准备、资源整合、互动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从而更好地推动翻转课堂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89):9-10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教育界对课程教学探究的日渐深入,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契机。文章通过分析《DCS识用与操作》课程的课程特征及教学现状,提出以微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微课学习框架,设计在实践操作性强的高校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流程,以期为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翻转课堂能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本文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在研究和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安全两方计算"的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概括出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转课堂重构了教学结构,知识的传递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堂外完成,知识的内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应用在中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应用型课程《Flash软件动画制作》中,优化项目化教学结构,将课前、课中、课后连贯一体,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师生及学生间的互动性.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中职教学的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中职教学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型,并给出了教师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实施翻转课堂及如何保障翻转课堂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