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2 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传统金融机构辐射范围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众多小微企业创始之初的融资难题。然而在发展初期, P2 P网贷平台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颇多法律风险。虽然政府已经释放了关于促进、引导P2 P网贷行业发展的信息,但P2P网贷行业的发展事关国家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离不开政府的科学监管,而我国至今却仍未颁布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对策。有鉴于此,本文在厘清P2 P网贷平台商业运行逻辑及分析其异态发展的基础上,指出P2P网贷平台最为重要的三个功能端———融资端、投资端、信息端在当前环境下难以化解的法律风险,并就如何制定P2 P网贷平台监管政策提出相应建议,为填补其法律监管的缺失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P2P网贷平台在国内大规模兴起,这一新型的民间借贷形式在为我国借贷市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因其身份模糊、法律缺位、监管缺失而存在巨大风险隐患。作为一种金融创新,需要法律的监管规范,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通过介绍P2P网贷平台的概况,分析该业务运行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P2P网贷平台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P2P网贷在我国迅速兴起,作为一种民间借贷的创新模式,盘活了民间资本,为小微企业融资和投资者之间架起了便捷的桥梁,但在其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相伴而生,一直处于现行法律法规监管的真空地带,对P2P网贷平台进行有效监管已迫在眉睫。实施法律监管的前提是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本文从探讨P2P网贷平台在国内的运营模式入手,在不同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P2P网贷平台法律性质的差异化分析结论,以期解决P2P网贷平台的法律监管主体的适格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P2 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新生事物,其运行机制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加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这使网络借贷平台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和政府的监管盲区。因此,很有必要以法治思维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性质进行认定,分析三方关系及运营模式,剖析P2 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法律规范制定管控风险的办法和措施,力争使P2 P网络借贷平台在法律规制下顺利运行,发挥其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P2P网贷平台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给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但由于政府在网贷监管上的滞后性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集资性质,部分经营者往往因过失或抱有侥幸心理而触犯非法集资类犯罪。本文就P2P借贷中典型的非法集资情形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法律监管的红线,帮助P2P平台经营者规避此类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地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后得出相关风险来源以及风险类型,提出对其风险进行防范的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普及,P2P网贷在我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对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P2P网贷平台用户协议是用以确定借款方、融资方及P2P平台运营商三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文本,是解决P2P网贷有关争议的核心法律文件,其外在法律属性表现为电子格式合同,在法律属性则为居间合同。条款类型主要包括权利性条款、义务性条款、免责性条款和解释性条款四种,重要条款内容包括免责条款和隐私条款。运营商设置免责条款时往往倾向于减轻己方义务与责任,而隐私条款则存在披露信息种类和程度不恰当等问题。应当规范合同的设立,限制、规范运营商的合同修改和终止权,完善运营商的信息披露义务,以平衡P2P网贷平台运营商与用户利益,维护P2P网贷行业规范与秩序。  相似文献   

8.
P2P网贷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其能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P2P网贷业务对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是有帮助的,特别对解决短期临时性资金周转有很大意义。网贷平台数量近两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4年8月已有1600多家。由于P2P网贷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因此国家没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监管。这时对P2P网贷的法律风险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醒投资者注意有关的投资风险,也为国家下一步对P2P网贷的监管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
P2P网络集资的现有模式可分为传统中介平台模式与"异化"模式。分析P2P网络集资本身的互联网特性与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可知,"异化"模式因易引发P2P网络集资无法发展,应被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传统中介平台模式虽受法律保护,但其模式下的P2P网络集资仍具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事风险。因此,应立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现有刑法规定,以适当提高该罪入罪数额门槛与细化该罪出罪条款来避免刑法过度介入P2P网络集资的发展,为P2P网络集资以及互联网金融提供相对宽松的生存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8,(2):102-110
近几年P2P网络借贷平台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家法律规制尚不完善,许多不法分子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使得P2P网络借贷成为非法集资犯罪的"重灾区"。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对P2P网络借贷犯罪的入罪标准、共犯的认定及是否成立单位犯罪等均存在问题,不利于P2P网络借贷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据此,国家应以全局性视野重新审视P2P网络借贷的相关问题,建立集准入、监管及退出机制的"三位一体"预防性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P2P民间网络借贷平台现状调研分析,提出了加快制定完善相应法律规制、强化监管、积极推动诚信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概述了P2P网络借贷的概念和主要模式,其次分析了直接融资视角下P2P网络借贷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后针对法律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等(P2P)网络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或多层服务器网络不同,对等网络中的对等机是彼此直接通信的,而且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或资源就可以完成彼此之间的交互操作,实现信息共享。P2P体系结构通过创建有潜力、非常高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的计算资源网络,使真正的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所以,研究P2P的基本原理对实现多个计算机的协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JXTA是由SUN公司提出的一个基于P2P的协议,它定义了一个实现P2P技术的最小特性集合,其目标是平台无关,语言无关,使网络上的任一台设备都能具有信息交互的能力。本文在JXTA的基础上,分析了P2P在协同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2P由于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陆续出现一些行业风险与问题.从我国司法实务中P2P网络借贷案件着手,分析其在司法实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关系,进而总结出各个法律关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再结合司法实务提出规制措施,以期促进网络借贷的规范运营.  相似文献   

15.
P2P网络信贷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最迅猛的领域,有纯中介、债权转让、担保几种模式,然而,目前它正面临着几种风险,即征信体系不完善导致的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的法律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的监管措施有:加强行业自律,配合政府监管;推进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制定监管细则,促进网贷行业调整升级;加强互联网金融统计,促进行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6.
P2P作为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在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亦存在许多风险。本文以2016年8月17日中国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制定公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为视角对我国P2P作以下四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P2P具体运作模式;第二部分对我国P2P运作风险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我国P2P之监管现状;第四部分为综合前三部分对P2P法律监管之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P2P信息共享就是利用P2P技术在网络上共享价值信息,而信息共享也一直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P2P技术中最典型的应用.与传统网络系统相比,采用P2P技术来共享信息资源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中的带宽资源和边缘资源,从而提高了系统数据通信的效率.而目前运用于信息共享的P2P软件也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18.
《嘉应学院学报》2015,(6):34-39
近年来,P2P网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借贷方式以其低门槛、高回报率、便捷高效的优势在中国市场迅速扩张。然而随着平台数量的剧增、参与资金和人数:规模的急剧扩大,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P2P网贷平台"倒闭潮"也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平台资本实力弱、杠杆率过大、借贷期限错配、流动性不足和刚性兑付成为平台倒闭的主要原因。运用灰色关联与多元回归法对网贷之家中的126家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网贷平台普遍存在利率过高、贷款过于集中、期限错配等问题,提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贷款分散化和注重声誉风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先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技术P2P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其带来的主要法律问题,然后结合全球首宗因P2P应用软件——BT下载侵权行为被法院裁定罪名成立的案例,分析其对现行版权制度的冲击和影响,提出保障其健康发展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居间人的中介服务,能够使民事主体获得更多的交易信息,减少人力投入和费用支出,因此在当今社会中居间合同的应用越来越广,相应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核心是当事人违反居间合同义务的法律救济。文章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旨在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合理解决居间合同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