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师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植物园地)生:哇。我们的植物园地好美啊,植物多、花也多,简直成了大花园。生:有些植物的花我认识。这是桃花,这是向日葵花……生:快来看,还里还有月季花、石榴花、金银花。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生开花以后,会怎样?生:植物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雄蕊、雌蕊的构造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2.指导学生通过解剖花认识雄蕊和雌蕊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训练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课前准备1 教师演示材料:桃花模型、桃子、果实形成过程的图片及复合投影片.2.学生实验材料:甘蓝花、镊子、放大镜.刀片、大头针、玻璃片、桃子.  相似文献   

3.
我在备《果实的形成》一课时,果实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抽象,涉及的问题、名词比较多,而大纲只要求学生一般的了解。为了使学生更好了解这个问题,教学时如果能有直观教具,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那就好啦!为了解决果实、种子的形成,萌发花粉管并延伸到  相似文献   

4.
作为科学自然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在尊重孩子多种答案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推敲出尽可能完美的答案,学生的思维才能越来越灵活。我印象很深的是教《自然》第三…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果实》(自然第一册第八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研究果实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欲望,让他们认识果实的构造,形成果实的概念,按果实的构造特点进行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以及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是学生在探索果实内部构造的过程中获得果实的科学概念。根据本课的特点,它属于观察实验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中采用教师诱导,学生观察、研究讨论、巩固练习的教学结构。其中,学生观察、研讨得出结论是教学的主要环节。试提出如下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科学(自然)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被乡愁所紧紧缠绕。琦君作为一名台湾作家,故土难离而离了又难以再回的愁绪深深困扰着她。这杯荡漾着浓浓家乡味的《春  相似文献   

8.
《赤壁赋》是文赋的代表.教学要以此为由,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赋的历史和文体特点.应披文入情,细读文本,沉潜涵泳.尤其要通过文句的表层含义洞察其深层意蕴,了解这类文学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对赋中引文要深入体会,了解香草美人的创作手法,借助隐喻的规律来解读关键字句.了解主客问答的构思艺术,以及铺排手法,进.而领悟本文深邃的哲理,感受苏轼的旷达胸怀.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在此环节中,介绍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原名徐章垿,字槱森。“志摩”这个名是1918年作者赴美国留学前,他父亲另起的。这个名字有点怪,据说小时候,徐志摩被一个叫志恢的和尚摸过头顶,于是就叫“志摩”,表现了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第1段,自由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文言文的学习,朗读是一个重要环节。朗读,有助于理解文意,有助于培养语感。王尚文先生说“:最主要的就是由于多读、熟读能将言语对象内化为语感图式。我国古代的文言跟口语基本上是脱节的,但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硬是在不太长的几年时间内基本上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表情达意,这简直可以称之为奇迹。古代的语文教师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一奇迹,就是由于他们十分重视读,从而创造出了学生对于文言的语感。”古书记载:王士桢吟诵曹子建《赠白马王彪》凡数遍,继而…  相似文献   

11.
本课属于观察课型。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课教学应确定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互协调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挂图、插图、幻灯片,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了解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可通过介绍蜜蜂和蚂蚁的群体生活习性,向学生渗透热爱集体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蜜蜂的外部形态特征,了解蜜蜂  相似文献   

12.
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在此环节中,介绍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原名徐章垿,字槱森。“志摩“这个  相似文献   

13.
14.
杜甫的七律名篇《登楼》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为深刻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在朗读基础上,着眼品读能力的训练,运用比较的方式,达到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匆匆》一文语言优美,含义深刻。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体会情感,是本文教学的主旋律。由于散文形散神聚,所以教学时更强调悟,就是要读懂作者的心,要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和作者对话,要求学生要对出作者的动作、表情以及情感的变化。为此,我按三个环节预设本文的教学思路:用心诵读、用心聆听、用心抒写。  相似文献   

16.
本课(“九义”教材人教社版第十册第十三课)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花的雄蕊和雌蕊;通过学生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传粉;通过解剖和投影片特写镜头的观察认识受精;认识传粉和受精是两个有序的过程,这样才能完整地了解果实、种子形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果实的共同特征》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五册第2课内容。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果实的外形特征,本册第一课研究了“找共同特征”的问题,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排顺序如下: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思路———观察、比较一些常见果实的内部构造———归纳概括果实的共同特征———认识果实可分为干果和肉果两类。让学生认识果实的共同特征并不难,关键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究果实共同特征的过…  相似文献   

18.
19.
何谓体验?《淮南子·治训》里说:“故圣人,以身体之。”《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的定义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第七册教材思考与练习设计意图大多也是让学生联系自己以往的生活体验来进行学习,但与课标中的明确表述仍有差距,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的体验该如何实践之,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成了我苦苦求索的课题。现以执教《石壕吏》一文为例,谈些浅见以就教于方家。一、情境创设: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对战争的感受是抽象和肤浅的。因此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在他们心中引不起共鸣。为了让学生很快地走…  相似文献   

20.
一、感悟教材中的重难点从失街亭和斩马谡这两个情节中,准确把握马谡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为此,我主要设计了这几个问题:1.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设计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探究马谡性格中的主要方面:狂妄轻敌,刚愎自用。2.街亭失守,谁之过?设计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街亭失守,马谡罪责难逃,可诸葛亮也有责任———用人不当;同时也为后面分析把握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打下了基础。3.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马谡失街亭,按法须当斩。孔明斩马谡,何故泪潸潸)设计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对诸葛亮斩马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