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月,又将有一大批充满理想与干劲的新任教师奔赴学校一线,开始他们光荣的教育生涯。而眼下,正是新任教师为迎接未来挑战做准备工作的时间。希望本文为我们的教师培训机构与新任教师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曹娟 《上海教育》2004,(7X):57-58
九月,又将有一大批充满理想与干劲的新任教师奔赴学校一线,开始他们光荣的教育生涯。而眼下,正是新任教师为迎接未来挑战做准备工作的时间。希望本为我们的教师培训机构与新任教师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乡村新任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是乡村教育未来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关注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乡村新任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身份认同较低、生存压力较大、专业发展较难三方面的困境,影响着新任教师的留教意愿与教学成效。建立乡村新任教师"双导师"制,由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共建导师队伍、协同完成对新任教师的培养任务,有利于增强新任教师身份认同、减轻生存压力、促进专业发展。因而,推进"双导师"制建设需要出台系列制度作运行保障、构建多主体良性合作机制、借力数字赋能与政策优势、做好导师组建与规划引领。  相似文献   

4.
目前,阅读教学效率不高,教学中“少慢差费”的现象大量存在。笔者认为这与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意识的缺乏有重要关系。调查显示:很多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意识十分淡薄,少有人关注教学策略,很多人不清楚阅读教学策略的内涵;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运用教学策略的人不多,并且他们将教学策略等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更谈不上对阅读教学策略中的阅读技能教学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每年教师队伍都会有一批新成员加入。其中,有的毕业于师范院校,在学校里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学知识的教育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有的没有接受任何教师培训就直接加入到教师队伍当中来,他们是“教非所学”。不管怎样,作为新教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如何建立一个积极的、有组织的、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经验。一般讲,新教师在正式从事教学工作后往往靠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摸索来积累教学经验,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弗雷伯格(H.Jerome Freiberg)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也许要花上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有些毫无经验的新教师还未掌握足够的技能就已经离开了课堂,不再从事教学工作。弗雷伯格认为许多都期望教师能创建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高水平的、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讲述五年制高职建筑专业新任教师专业发展遇到的困惑,针对困惑提出了备考教师资格证、随堂听课、提前一学期备课和去企业学习以及去学校技能组学习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层面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师范技能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微格教学法是提高师范生或新教师师范技能的有效手段,它具有“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的优点,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结合。实践证明,将微格教学法用于师范技能培训中,对提高师范生或新任教师师范技能有较好的效果,对于他们成为合格教师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中小学502名新任教师的职业认知与职业认同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除收入外,新任教师的职业认知总体比较积极,职业认同度较高;(2)担任班主任的新任教师职业认知更积极,但如果有再次选择机会,他们选择教师职业的意愿更低;(3)本科学历的新任教师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新任教师职业认知更积极,职业认同水平更高;(4)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的新任教师表现出更积极的职业行为倾向,更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基于此,建议学校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给新任教师安排诸如班主任等"重要"工作岗位,并完善管理机制,持续为新任教师提供更科学、系统的专业支持和情感支持;尽可能为高学历新任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师范院校应对师范生开展准确科学的职业认同教育,让他们形成对教师职业的恰当认知。  相似文献   

9.
新任教师处于工作生涯中的适应阶段,其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本文通过对35名中小学校和大中专院校的新任教师进行访谈,结果表明:新任教师面临的主要压力源为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特征、社会压力、职业发展和身心特征等方面;不同类型学校的新任教师工作压力得分在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5个因素上差异显著,总体而言,中学新教师比大中专和小学新教师的压力更大;此外,新任教师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  相似文献   

10.
新任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促使新任教师较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是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证明,"四步走"即理论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