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员作家,伟大的民族英雄和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伏契克出生于工人家庭,从小喜爱音乐、戏剧和文学。一九二一年参加捷克共产党,此后常常为捷共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文学杂志《创造》写政治论文、文艺短评、讽刺作品、小品文和特写。在德国法西斯侵占捷克的日子里,伏契克是捷共中央委员。一九四二年二月,捷克共产党第一地下中央遭到破坏,伏契克和同志们立即组织了第二地下中央,(?)  相似文献   

2.
“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尤利乌斯·伏契克这句著名箴言与他的不朽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一起,永远留在为和平、正义,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人们心中。也正是由于这部闻名世界的著作使得伏契克的名字为千百万人们所熟知。伏契克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作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用毕生的精力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伏契克在他短暂的战斗生涯中用犀利的文笔写了许多特写、散文、政论、文学评论等,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被译成六十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本文仅就他的政论文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啃书吧     
◆本期推荐:《绞刑架下的报告》(作者:捷克伏契克)◆推荐指数:★★★★内容简介《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伏契克最著名的在狱中写成的长篇特写。它揭露了法西斯匪徒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描述了狱中难友们的坚贞不屈与团结斗争。在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时,作者仍豪迈地宣称:“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作品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关于作者伏契克,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1942年…  相似文献   

4.
(一) 尤利乌斯·伏契克(190——1943)出身于旋工家庭,幼年喜爱演戏和文学,十五岁时曾参加过捷克工人反对奥匈帝国统治的游行。一九一八年,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捷克斯洛伐克解放了,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但是政权落在资产阶级手里。一九二一年,捷克共产党成立,伏契克刚满十八岁,就参加了共产党。这时,他在布拉格大学文学院学习,并开始为共产党报刊和进步报刊写文艺评论。一九二八年,捷克反动政府向捷克共产党发动全面进攻,伏契克担任党的政治评论刊物《创造》的总编辑和党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编辑.  相似文献   

5.
《二六七号牢房》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第三章。 作者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捷克斯洛伐克优秀的共产党员,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作家。他生于布拉格的一个旋工家庭。一九二一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成立,十八岁的伏契克就加入了党。一九二八年,捷克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向共产党发动了全面进攻,在这严峻的时期,伏契克受党的指派,担任文艺与政治评论刊物《创造》的总编辑和党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编辑。一九三八年,  相似文献   

6.
1943年9月8日,伏契克被希特勒匪徒残酷地杀害于柏林的庞克拉茨监狱。在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时,他仍豪迈地宣称:“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其临终遗言“人们,我爱你们!你们可要警惕啊!”已成为革命者的箴言。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自1945年出版以来,先后被译成了86种文字,成为捷克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悲壮颂歌。《绞刑架下的报告》是捷克共产党员作家伏契克在德国法西斯的监狱中秘密写成的札记,它是一部记载捷克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事迹的悲壮史诗,是作者用滴滴鲜血凝铸的丰碑。  相似文献   

7.
狱中诞生的世界名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因宣传革命思想,被沙俄当局逮捕,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他写出了杰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法国作家伏尔泰因诗作讽刺了王室,被关进巴士底监狱。在狱中他写出了自己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王》。●捷克斯洛伐克革命作家伏契克由于叛徒出卖,被德国法西斯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忍着酷刑留下的伤痛,写下了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国后,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他在热那亚的监狱中口述在东方的见闻,由别人代笔,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西…  相似文献   

8.
回想起来,那已是三十七年以前的事啦。一九四九年年初,当北国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我路经苏联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住在国际旅行社的切留斯金旅馆。就在这家旅馆近旁的一个小书店里,我买到了一本俄文的《临刑前的话》,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尤利乌斯·伏契克写的不朽著作《绞刑架下的报告》俄译本最初所用的书名。伏契克的这本最后遗著的篇幅并不很长,但它的每一页上都洋溢着和透散着革命英  相似文献   

9.
浅谈《二六七号牢房》中的一个细节江苏/王昭甫伏契克的报告文学《二六七号牢房》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即当“我”(可以说伏契克自己)被德国法西斯匪徒打得遍体鳞伤,不能移动,不能进食的时候,作为同监难友的捷克教师联合会主席老爸爸贝舍克,却利用监狱早晨半小时放...  相似文献   

10.
新编中学语文放材中的报告文学选目,除唯一一篇事件型作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之外,其余全部是以人物型报告文学为主,它包括有中国30年代以来至80年代初期的作品:《包身工》、《截肢与输血》(《诺尔曼·白求恩:》片断)、《谁是最可爱的人》、《地质之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两百个将军同一故乡》,另加上一个捷克作家伏契克昕写《绞刑架下的报告》之片断《二六  相似文献   

11.
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老师批改作文 ,为一篇文章开头而拍案叫好 :“一间教室 ,两个监考教师 ,十六张桌子 ,三十二个学生 ,一点声音也没有。”他想起了伏契克的《二六七号牢房》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 ,从窗子到门还是七步 ,”又想起了林嗣环的《口技》 :“一桌 ,一椅 ,一扇  相似文献   

12.
杨修是《三国演义》中属于曹操阵营下的一名主簿,现在可以说是一名秘书,他学识渊博、极其聪慧,但是他又锋芒毕露、恃才放旷;《子夜》中的屠维岳有勇有谋、临危不惧,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心狠手辣、压榨工人的助手;《红与黑》中的于连记忆力好、办事能力完美,但又自卑、过于自尊和虚伪。他们三个不同的秘书人物,各给我们不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位做工会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今年初,他调任一家企业的工会主席,当他来到厂工会办公室时,竟看不到一份工人报刊,一问才知道是没有订阅。他便派人去邮局和上级工会联系,补订了一份《工人日报》,《中国职工教育》和本省的工人报。一年来,每当工人报刊一到,大家争相阅读,有的同志还将一些好文章剪辑下,作为学习和指导工作的材料。这位朋友感慨地说:“作为一个工会干部,不能不看工人报刊,一个工会组织,不能没有工人报刊。”一个工会无一份工人报刊,此类事情也许不多。但在以往的报刊征订中,工人报刊订得少,而消遣类报刊订得多的现象,在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4.
邓中夏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不仅表现在他长期从事的革命实践活动中,更表现在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方面。在他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曾经在《中国青年》、《中国工人》、《工人之路》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许多重要问题作了简明、深刻的阐述。其中,他反复阐述过的民主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是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一位被革命导师恩格斯称作“德国共产主义创始者”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家”的杰出人物,他就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和空想共产主义的理论家——威廉·魏特林(1808——1871年)。这位裁缝工人于1835年走上了工人运动的舞台,1836年他成为在巴黎的德国工人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从此开始了他的工人活动家和革命理论的生涯。他的革命的理论创造活动主要集中在1838——1843年,在这期间,他写成了《现实的人类与理想的人类》(1838年)、《和谐与自由的保证》(1842年)《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1843年)三部理论著作。其中他的代表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被马克思称为德国工人“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和德国“无产阶级巨大的童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83页)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空想共产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16.
1、李季——“石油诗人”。中国现代诗人李季曾以《王贵与李香香》蜚声文坛。建国后,他一度深入玉门油田锻炼生活,了解石油工人的疾苦,写下了大量的歌颂祖国石油事业和石油工人的优秀诗篇,如《石油诗》《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等,反映了石油工业建设的广阔生活画面,他也因此被称为“石油诗人”。2、田间———“时代的鼓手”。田间在抗战时期写出了《给战斗者》等大量鼓点式的短行诗篇。这些诗短小精悍,音调铿锵,战斗性强,表现了人们的战斗情绪,极富鼓动性。著名诗人闻一多曾因此称田间为“时代的鼓手”,称赞他“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1913年在纪念法国工人诗人欧仁·鲍狄埃逝世25周年文章中说:“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乡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工人就是高唱着《国际歌》团结一心,进行斗争,使它成了全世界无声阶级的战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在以人的需求为特征的身体哲学思潮影响下,莱博维奇指出《资本论》具有缺失雇佣劳动的片面性。由于对资本循环和劳动者(资本作用的对象)认识的不全面,导致对资本认识的欠缺;由于把必要需要看作固定不变的因素,导致对资本整体性考察的缺陷;此外,对马克思的片面认识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由此他认为,人类需要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工人的需要优先于生产力,应当用工人需要首要性理论取代生产力首要性理论,把工人需要满足的状况视为判定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一致性的标准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动态发展状况的依据,把阶级斗争视为实现工人首要性地位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他对《资本论》的片面性解读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本意,其超越《资本论》的逻辑存在瑕疵。  相似文献   

19.
《母亲》是高尔基的著名长篇小说。列宁给《母亲》极高的评价,称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许多工人都是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革命运动,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一定会得到很大的益处。”20世纪初,在作家的故乡尼日尼·诺夫戈罗德附近的工人区索尔莫沃,工人运动高涨。1902年“五一”节,在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下,工人举行了政治性的示威游行。当时高尔基和地下党组织有密切联系,并熟悉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彼得·扎洛莫夫和他的母亲安娜·扎洛莫娃。《母亲脉是以索尔莫沃的工人运动为背景,以扎洛莫夫母子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写成的。扎洛莫…  相似文献   

20.
论曹禺解放前的创作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是“五四”以来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从一九三四年发表《雷雨》起到现在,有十部多幕剧、与宋之的合作一部四幕剧《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以及独幕剧《正在想》、《镀金》等;还改编了法国莫里哀的《悭吝人》和英国高尔斯华绥(Galsworthy)描写工人和资本家斗争的剧本《争强》(即《斗争》)等。他的剧本所反映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