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田径项目中,三级跳远是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相对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因此,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的难度是很大的,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安排训练负荷及制定训练计划。在这里,我们将国际田联教练员教科书三级跳远章节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介绍给大家。1.训练负荷的安排下面的表格以一个处于基础阶段的运动员为例,大致地说明了训练负荷的分布情况,在表格里包括有各种练习以及这些练习在全年各个时期的分布。建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情况进行适当地修改。2.训练计划的安排教练员在制订周训练计划的时候应认真考虑以…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优秀青少年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青少年蹦床技术训练竞赛期中的负荷量与负荷强度进行研究,进而为山西省青少年蹦床技术训练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评价负荷量度的指标包括负荷量与负荷强度,负荷量以单个动作训练的次数、动作组合练习的次数、分段练习的次数以及成套动作练习的次数表示,强度以动作的难度值表示。2)竞赛期以成套动作练习为主,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加大优质套在成套训练中的比例,负荷量小,强度大,主要以成套动作难度为主,主要采用成套动作重复训练法与成套动作间歇训练法。  相似文献   

3.
向毅 《体育世界》2014,(1):88-89,91
针对下肢的训练中,静力练习组和动力练习组在同等练习条件下,采用同样的练习手段、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通过3个月的训练,应用CT测试仪器,测试运动员实验前后下肢肌肉的训练效果。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探讨在相同负荷下动力性与静力性练习对下肢肌肉形态变化影响程度的致因,以及下肢肌肉形态变化的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总结与分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健美教学中,正确的认识动力性与静力性练习方法的性质、目的和作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柱宏(2007)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特征及训练负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2007年度训练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周期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达到训练计划要求,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比赛取得了理想成绩;第二大周期准备期和竞赛期训练中,专项耐力负荷量相对偏低(准备期专项耐力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43.31%,竞赛期专项耐力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47.15%),造成比赛成绩不理想;第三大周期训练在总结第二大周期失利的基础上,加大了专项耐力和混氧训练比例,在比赛中效果明显,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制定一个高水平的短跑训练计划必须考虑到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年限、身体素质、训练周期、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力量训练所占的适宜比例、力量训练的方法及训练器材等。其中力量训练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并非容易之事。虽然运动员都是在有计划地进行力量训练,但是并非由此提高了他们的运动成绩,相反甚至有的运动员成绩下降、受伤停止训练。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那就说明制定的计划有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男女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大体相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及全年的分配方面,男女短跑运动员就应该有所区别。专家们认为,女运动员在量和强度安排上应低于男运动员15—30%(这首先要体现在一些负重练习及大强度跑—96—100%当中)。在15—20年前,男女短跑运动頁在负荷量上的差异是很大的。随着时代的推进,竞技水平的提高,男女短跑运动员在负荷量上的差距趋于缩小,目前已达到最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我们以四川省武术代表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监测了武术套路训练课的负荷强度,负荷量,练习密度等,测试了心率、尿蛋白等生理指标(取得数据8080个),探讨了武术训练课中不同负荷强度的心率变化,以及不同负荷强度对人体机能变化的影响;研究了武术套路训练中不同的训练形式以及不同项目的负苛强度变化。根据测试结果,在不同课次的武术套路训练课中,运动员课的平均心率以及反映大、中、小不同负荷强度的心率,在课中所占的比例和分布不同。大中强度训练  相似文献   

8.
没有负荷就不是训练,没有相当大的负荷量度累积,就不会有运动员明显的体能变化和成绩提高。对速滑运动员在训练期和竞赛期的训练负荷特点进行了论述,着重阐述了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桂海 《体育科技》2004,25(1):29-31
对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分析及关键性训练因素进行剖析 ,不同级的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的结构中 ,一般训练负荷量和发展性负荷量在所占的比重存在不同的比例。关键性训练因素对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所起的作用有训练负荷因素、身体机能因素、教练因素占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训练负荷量的变化特征,对训练周期中各种练习的负荷量安排和结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训练成绩,提供更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这个发展计划是为成年运动员设计的,对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运动员进行重负荷练习则是有害的。让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渐进的发展性力量训练是明智之举,但此计划对他们是不适的。力量的定义是:对抗阻力的能力。在田径运动中,力与阻力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练习中,所有计划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力量练习开始应掌握正确的技术,做为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学习技术所采用的重量应较轻并及可控。随着力量的提高,可逐步增加练习的负荷,重负荷和错误的技术是造成运动员致伤的诱因。年度计划执行初期,首先侧重于心血管系统和肌肉耐力练习,这类练习在全年中都应有所体现,此后可根据运动员的需求,进行专门的力量练习,肌肉的负荷方式不同,发展的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一般身体训练中,利用各种负重练习能发展力量。进行这种训练时应根据不间断性,逐渐增加负荷和正确运用负荷量的训练原则与方法。不间断性原则对于各种运动项目都是必要的,力量训练应在一年中最初二、三个月里进行,以后逐渐成为辅助手段。在准备期每周训练3-4次,比赛期间每周1-2次。力量负荷的总量要以运动员的技能程度和训练水平而定。逐渐增加负荷,包括在训练中科学地延长时间,最理想的负荷是能逐渐提高肌体的适应能力。应经常检测运动员的负荷,当运动员自我感觉良好并不断提高成绩时,习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山西省优秀青少年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青少年蹦床技术训练赛前强化期中的负荷量与负荷强度进行了研究,进而为山西省青少年蹦床技术训练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青少年蹦床运动员竞赛期训练内容主要分为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分段动作与成套动作。(2)评价负荷量度的指标包括负荷量与负荷强度,负荷量以单个动作训练的次数、动作组合练习的次数、分段练习的次数以及成套动作练习的次数表示,强度以动作的难度值表示。(3)赛前强化期抠动作质量,以组合动作练习为主,加大了第二套分段动作的数量,主要提高动作的稳定性,负荷量适中,平均周负荷量为1200次;强度较大,以组合与分段动作难度为主。主要以单个与成套动作循环训练法、成套动作分段训练法与超长成套动作训练法为主。(4)甲2组运动员自选套以两周团身,转体动作多为180度,乙组运动员自选套以单周背弹或腹弹动作,很难完成两周动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时间模式与血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血乳酸检测和训练录像分析等手段对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负荷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比赛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冰上训练中常用训练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找出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冰上训练采用的技、战术和部分体能训练运动时间较短、间歇时间相对较长 大部分训练密度相对较小 训练累计负荷量与比赛累计净运动时间相比略少 技、战术训练和部分体能训练后血乳酸值较低。说明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负荷较小,尤其是训练负荷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中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负荷量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练负荷量参数的变化问题是中跑项目运动训练多年化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按Hirsch的观点,在制定中跑项目多年训练计划和不断提高运动员工作能力时,应考虑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技术提高的问题,并为此而正确制定出训练负荷的量与强度方面的要求。许多作者就不同年龄与训练水平的中跑动运员的训练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但至今还未研究过不同等级中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负荷量的因子结构问题。同时还未解决好在训练  相似文献   

16.
弗·杰克是大不列颠著名的田径专家、短跑训练系统处理方法的拥护者。他认为,短跑运动员训练的各组成部分(力量、速度、耐力、跑的技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不能孤立地去研究它们。我们希望,英国专家提出的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年训练各阶段的计划,能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样,才能详细地研究决定短跑运动成绩的一些基本要素——如何发展速度、耐力、力量的训练负荷。弗·杰克认为,女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有很重要的意义。他把全部力量练习分为三个组:一般身体训练练习,完成自身重量(请看记写动作1—6);一般身体训练练习,完成负荷的(7—11);特殊的练习,即在很大速度上根据自己的动力学特征,适应最大程度赛跑的练习(12—15)。在年周期训练的各个阶段,在力量练习方面,我们整理出了组织得很好的顺序。这些力量训练各个练习的具体数字资料,可作为我们教练员的借鉴。在完成各种负荷时,应特别注意效果。教练员还要针对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最适宜的力量训练方法。由此可见,正是在力量训练方面,苏联女短跑运动员有很大潜力来提高运动成绩。我们注意到,弗·杰克的力量训练大纲使很多主要的教练员获得先进的经验。这篇文章包含女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大纲,这些运动员大致能达到100米11秒40、  相似文献   

17.
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整个雪上滑行过程中,虽然疲劳逐渐增加,但雪板和雪杖的蹬力(撑力)都应维持在最适宜的范围内。在越野滑雪训练的方法中,对多年训练的不同周期,力量和耐力发展的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比率问题等,至今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为了发展运动员的力量和耐力水平,在越野滑雪多年训练周期的结构中,我们对合理的、相应的负荷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对12名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了5年的跟踪,运动员的年龄在16—20岁,训练年限为4—5年。  相似文献   

18.
在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如何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来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的训练计划是十分重要的,训练中长跑的方法手段很多,在实践中主要都采用综合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专项特点、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机体对负荷的反映,来正确选择不同目的的训练负荷量之间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1.力量训练的方法 1.1沙地跑训练 沙地跑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益处很多,不少世界级优秀中长跑运动员都曾将沙地跑做为力量训练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沙地跑的训练中,运动员以较慢的速度就能使心血管系统和股肉系统同时承受力竭负荷,这也是其他训练不可能具有的功能。因此运动员只要做较少的练习便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如果运动员谨慎地对待沙地跑训练,那他们还能在受伤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以多种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沙地跑训练能使运动员的身体更加强,从而有利于运动员掌握一种能使跑步动作产生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的跑步技术。而且,在草地、沙地和泥土地上进行跑步训练具有力量训练的功能。中长跑运动员都应在训练和比赛后,赤脚在松软的地面上进行一些慢跑练习,  相似文献   

20.
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以我国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负荷进行研究。结果:训练负荷量与训练周期成反比,铁人三项中各单项训练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自行车、跑步和游泳;在训练强度上,是有氧训练为主,混氧训练为辅;高原训练的效果与训练负荷、训练周期相关,但是与训练周期不完全相关。结论:1)适当缩短高原训练周期,提高有效负荷训练;2)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铁人三项中各单项的训练负荷;3)在训练负荷量较小的前提下,加大重点课次的训练负荷强度,加深对机体的刺激深度,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