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古诗文传承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每一篇古诗文中蕴含着较为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思想及价值,这些作品具有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上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有效提升自身全面素质的发展。一、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现状在高中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古诗文中的字、词、句乃至全文的理解及背诵,教师将文本完全割裂开来进行解释,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及作者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丰富资源。要学好古诗文,就要从导语、教态、诵读、质疑、置悬、竞争、想象、板书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教师自身的、学生的因素造成古诗文课堂教学的障碍,可以通过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多样化的知识表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诵读和古诗文字词的积累等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中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意义我国的古诗文意蕴丰厚,诵读起来更是抑扬顿挫,能够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多学习这些古诗文,能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体现出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对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有帮助的。二、培养中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1.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古诗文的美,让他们从古诗文中去感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古诗文是中学语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加强对学生古诗文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阅读是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文化修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结合中学语文文本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的古诗文阅读、朗诵和鉴赏活动,丰富学生语文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艳 《考试周刊》2012,(74):45-46
经典古诗文是中国千年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优秀载体。让学生从小学习经典诗文,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文学滋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让他们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8.
徐志新 《考试周刊》2013,(23):28-28
学习古诗文是传承中华文化、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古诗文教学拓宽了渠道,让穿越时空的古诗文变得生动鲜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用多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古诗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韵学知识和传统文化典故,对丰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将古诗文的教学目标降格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熟练翻译、背诵和默写,缺少对古诗文美感和育人价值的挖掘。多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新式载体,可以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浓厚的情感,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制中加入了大量经典的、有质感的古诗词。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构造出丰富的意境,描绘出优美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审美力,激发丰富的情感,从而感知美、创造美,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经典的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经典的古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不仅能给学生带来道德上的熏陶,还能产生文化上的感染和影响,古诗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作用。如何从引入入手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文,培养阅读兴趣,是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黄月林 《快乐阅读》2011,(20):79-80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国粹,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财富,是祖国语言丰富内涵的根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弘扬悠久灿烂的中华古典文化而作贡献。在古诗文教学中强化朗读训练尤为重要,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的品位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古诗文是小学生从小就应该进行自主学习的知识,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古诗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核心素养。结合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小学生掌握的古诗文量不达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不足。本文分析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质量,以期提升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综合能力。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宋词、唐诗、汉赋、离骚、诗经等都是我国的古典诗文的瑰宝,经过了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古诗文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根基,更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从现阶段开始培养小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爱好,将传统文化厚植于学生的内心,使学生能自发自觉地对古诗文知识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4.
激发农村初中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古诗文的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运用古诗文的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目前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端正学习目的,循序渐进,正确处理课内课外关系及学以致用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洪会 《考试周刊》2014,(98):44-45
文章阐述了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应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学习古诗文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对于作为中华语言文学精华的古诗,仅仅用文字解释其含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理解古诗文字面意义的同时,通过体味韵律美、领略意境美、体验情感美、领悟哲理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丰富的内涵,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意蕴隽永。学习古诗文是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气息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深刻认识到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以诵读为切入点,以读促思,以读悟理,让古诗文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7.
范小莉 《语文天地》2009,(11):32-33
古诗文中.各种色彩的恰当选用。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入探讨古代作家色彩运用的深层文化内涵.感知古诗文中蕴藏的色彩美。不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还有助于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走进作家的心灵深处.以色彩的感知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课程目标也提出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中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建构和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文本解读的乏味和古诗文自身的“历史隔膜”,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古诗文教学呈现出一种索然寡味的现象。如何才能打破这种“索然寡味”呢?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要在“读”和“比较”方面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全国中语会会长刘国正先生也说过:“古诗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可见,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与爱好,乃是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加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反观当前的初中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语文是学生接触汉语、古诗词等文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初中语文有着大量的古诗文阅读。要求学生通过古诗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丰富知识面。但是学生在注重课内古诗文阅读的同时还需要兼顾课外古诗文的阅读。掌握课内外古诗文阅读技巧,从而在扎实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达到新时代对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古诗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技巧,以期通过研究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