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盛矛 《高中生》2010,(10):52-52
最早的足球在哪里?在中国。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副秘书长热罗姆·项帕涅在伦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中国古代蹴鞠(足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它的名字叫蹴鞠,即以足踢球。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流行最早的足球——蹴鞠。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赵王经常带着亲信骑着马出城闲逛。  相似文献   

2.
以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发展为脉络,通过对中国古代足球(蹴鞠)的起源、足球开展方式和状况、足球文化氛围、近代足球开展及现代足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让世人充分了解中国古代足球的兴盛,近代足球曾有过的辉煌,明确中国是现代足球的鼻祖,使国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坚持"四个自信",为中国足球腾飞提供"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足球强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2015年10月23日,中国古代蹴鞠与现代足球在曼城完美邂逅。这一天,习近平主席访问曼彻斯特,英国国家足球博物馆向他赠送了世界最早的现代足球比赛规则影印件,而习近平主席回赠给英方的,正是中国古代足球蹴鞠。10月28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二中的升旗仪式上,于莎校长向全体同学讲述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未来中国足球的希望在你们身上,希望大家好好努力,争取早日实现中国的足球梦。"  相似文献   

4.
张武生 《考试周刊》2012,(63):118-119
1.唐代以前的蹴鞠方式 蹴鞠就是踢球。古代中国是这项运动的发源地,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至于这项运动的发源时期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从文献记载来看,2500年前的战国就广泛开展蹴鞠活动,据此推测,足球可能起于战国初或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5.
对“蹴鞠”和现代足球的起源背景以及发展进行比较,从蹴鞠对中国足球的潜意识影响,针对中国足球普遍存在的临场技术运用能力差、比赛能力差进行针对性分析,得出中国足球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足球理念,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足球运动在我国古代称为“蹴鞠”。蹴为足踢,鞠即皮球,连起来即指古老的以足踢球的竞技和游戏,蹴鞠早在战国时就开始流行,到两宋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提高。这是因为足球在宋代作为一种社会的娱乐活动,得到了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王士娟  关俊 《考试周刊》2012,(7):100-101
中国足球运动从古至今,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从蹴鞠到现代足球也经历了文化的嬗变。中国足球在价值观层面体现了许多自身特点,本文分析了中国足球命运的核心力量在价值观念的转变,提出合理定位价值目标、形成特色足球文化、积极发展市场化足球、树立足球的文化自信,以此增强我国职业化足球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8.
元代杨朝英辑的《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以下简称《太平乐府》)和明代郭勋辑的《雍熙乐府》都收了关汉卿的两首套曲《女校尉》和《蹴鞠》(《雍熙乐府》未注明撰者)。这两首套曲都是描写女子踢球活动的,在关汉卿的著作中可谓别具一格。从这两首套曲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传统的足球运动在元代开展的情况,从中了解当时市井艺人的一般生活面貌。《女校尉》和《蹴鞠》套曲说明,蹴鞠是元代妓女的一种技艺,在风月场中生活的人,就像会吹弹歌舞一样也会蹴鞠。由于我国古代的足球在清中叶以后失传,《女校尉》和《蹴鞠》两首套曲中所用的古代足球术语较难了解,遂使这两首套曲不易读懂,并因而在校勘和断句上也发生一些问题。现根据宋、元时期有关足球的书籍加以校注,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足球素有"世界第一运动"之称,影响力极为广泛,在全球范围内约有多达三十亿的球迷。足球的前身是我国古代的"蹴鞠"游戏,后经由阿拉伯人传播,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足球运动。一直以来,校园足球活动都是作为重点阳光体育活动目标进行开展。本文将以张掖市为例,从训练场地角度分析当前张掖市城区小学足球活动现状及训练场地对小学足球活动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球类运动是比较丰富的,像具有娱乐特色的球类运动蹴鞠、马球和捶丸。还有十五柱球、板球、曲棍球等等。这里主要谈谈蹴鞠、马球争捶丸三种主要的球类运动。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特别是球类运动有个粗浅的认识和了解。以期促进我国现代球类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审美学四个维度对宋代蹴鞠的繁荣发展给予多方位的考辨,在回顾蹴鞠历史究源的基础之上,分析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与蹴鞠繁荣发展之间的隐藏关系,并对蹴鞠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结合时代的发展,提出营造群体共享倾向性特征,且“以人为本”的校园足球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蹴鞠,起源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发展于汉魏,繁盛于唐宋,至明清渐衰落。汉魏时期的蹴鞠运动具有浓厚的对抗竞技性,作为军队训练的手段,受到统治者和军队的重视。唐代则向单纯的娱乐健身性发展,成为一大社会民欲,逐渐失去了军事竞技和训练的作用。宋代蹴鞠运动职业化,表演色彩浓厚,出现了专业组织。自明以后在宫中遭禁,转向民间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代的蹴鞠社团在宋代诸多史籍中有零星记载,其中以南宋的"齐云社"最为著名。以"齐云社"为代表的蹴鞠团体主要担负着制定蹴鞠比赛规则、组织赛事活动等职责与任务,对宋代蹴鞠运动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蹴鞠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代蹴鞠从为军事服务的一种手段转变成为社会服不同阶层服务的娱乐形式,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但兴盛一时的蹴鞠运动没能摆脱消亡的命运,研究这一变化过程对蹴鞠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蹴鞠作为古代体育运动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发展在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蹴鞠运动与中国古代士族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蹴鞠消亡的原因,着重分析了中国古代的一种世袭贵族制度士族制度对其发展的影响.通过研究与分析发现,蹴鞠的衰落是在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从整体上说,士族制度的产生与消亡对蹴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蹴鞠发展的初期,士族制度使主要作为贵族运动项目的蹴鞠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却抑制了它的全面发展.到了蹴鞠发展中期,士族制度的没落,促使蹴鞠向民间流传,从而促进了蹴鞠的全面发展.但随着士族制度的消亡,蹴鞠又失去了它能够继续发展的传承载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足球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的足球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查阅,通过了解中国足球体制文化的现状、教练员文化建设的现状、运动员文化建设的现状、裁判员文化建设的现状、球迷文化建设的现状、新闻媒体的足球报道文化建设现状的了解,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析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斌 《嘉应学院学报》2005,23(3):127-128
中国足球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急功近利、“政治足球”.加之人才培养缺乏和中国足协的官本位,致使中国足球每况愈下.要想中国足球有所发展,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就需要采取非常手段,转变观念,摒弃所谓的奥运战略,实事求是评价自己.中国足协也要转变职能,扎实做好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为中国足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精心培育中国足球文化,让中国足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足球目前的总体趋势及恒大足球俱乐部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恒大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国足球未来市场化的建设寻找一个新的典范,并且详细阐述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