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管怎么说,邓文迪都可算得上是一位"奇女子"了,毕竟样貌比她出众、出身比她好、甚至心机比她重的人大有人在,但不见得谁都能达到她这种"高度"。她的成名故事,是天下间芸芸渴望一朝变"凤凰"的"麻雀"们的励志经典。她与默多克的婚姻,一直都是媒体津津乐道的花边新闻。如今,"灰姑娘"的故事要落幕了,"默多克夫人"会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一生经历颇多,她用独特的"花"意象与自己的生命历程完美结合,读她的"花",就是在读她的人生。本文对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进行探讨,一是她笔下常见"花"的特点;二是她词中"花"的意蕴;三是她选取这些"花"作为意象载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冀嘉乐 《新作文》2014,(Z2):12-12
<正>妈妈是我们家发号施令的"女皇",更是一名严厉的"财务科长"。爸爸的工资、奖金带补贴,我的压岁钱,一分一毛都得如数上交。谁要是乱花了一分钱,就得被她水灵灵的大眼睛瞪上好几天。妈妈又是我们家的"警察局长"。全家人的行踪要随时向她报告,到点不回家必须向她请假。我只要做了错事,无论如何是无法瞒过她的"火眼金睛"的,只要她  相似文献   

4.
一位总统问一位活了104岁的老太太长寿的秘诀时,老太太回答说:"一是要幽默,二是学会感谢。"从25岁结婚起,每天她说得最多的两个字便是"谢谢"。她感谢丈夫、感谢父母、感谢儿女、感谢邻居、感谢大自然给予她的种种关怀和体贴,感谢每一个祥和、温暖、快乐的日子。别人每对她说一句亲切的话语,每为她做一件平凡的小事,每送给她一张问候的笑脸,她都忘不了说声"谢谢"。大家每天对她无数次的"谢谢"不但不厌烦,反而更加体贴关爱她了,总觉得自己若不付出更多的爱,就对不起她那一声声的"谢谢"……80年过去了,是"谢谢"二字使老太太的快乐长久,使老太太的幸福长久,使老太太的生命长久,使老太太的一切的一切长久。  相似文献   

5.
朱艳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三(2)班她疯疯癫癫,她开朗活泼,她粗枝大叶,她不拘小节,她没有分寸,她率真直爽……不管别人怎么说,她永远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她就是谢娜,我的"女神"。舞台上,爽朗的笑声是她的"招牌"。她的笑点似乎很低,一点点的"火花"都会引  相似文献   

6.
梅兰芳的手     
<正>梅兰芳,是个爷们儿。这个名字,有植物香气;而放到京剧艺术里,这三个字在口,又分明是浩淼的湖,深邃广大,独立苍茫。舞台上,"她"的眼波万般含蓄,"她"的身段万般撩人,"她"的唱腔,又清又醇又高又亮。"她"的手,一抹,一挑,复一指,便是那如歌如魅的妖娆。"她"却是一个风骨宛然的爷们儿。这爷们儿,一  相似文献   

7.
正她,是我们班的班主任苏老师。班里有人称她为"雷公",有人尊她为"圣母"。她长着一头有个性的长发,上半部分是黑色的,下面是咖啡色的;一双单眼皮的小眼睛,目光却非常凌厉,班上发生的任何事都逃不过她的"法眼"。她发起脾气来就如同"雷公"驾到,说话声"震耳欲聋",我们都害怕她;可她表扬你时,那小小的嘴巴能说会道,话语甜丝丝的,整个人犹如"圣  相似文献   

8.
万物溯源     
<正>"闭门羹"是哪种"羹"拒绝客人进门就叫做客人吃闭门羹。"闭门羹"是什么样的"羹"呢?"闭门羹"语出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相传在唐代,宣城女子史夙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很多年轻的男子,便慕名纷纷前来拜访她,希望与她成为朋友,但是不少人难以见到她。因为她会客时,有一条规矩:她首先要求客人献上一首诗,她看中诗文后,才愿意与客人一见。如果客人不会做诗,或者献上的诗文不被她看  相似文献   

9.
老师的眼神     
她,有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她,有一张白白净净的脸;她,还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只要在上课时,谁在搞什么玩意,都逃不过她的"金睛火眼"。你们猜猜她是谁?告诉你吧,她就是我的班主任陆老师。她的眼睛不但敏锐,而且还会"说话"呢!  相似文献   

10.
她,曾经是一名不起眼的小护士,但是她有着自己的个性,不畏艰苦,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她仍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她,曾经是一名自考专科生,但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却在IT界一展风采,随之家喻户晓,她便是吴士宏,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她有一句名言:"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一个女人。"  相似文献   

11.
<正>有这样一位漫画"大师",5亿人看过她的作品,比利时副首相专程找她签绘合影,姚晨、陈粒更是她的"迷妹"粉丝。她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画作却惊艳法国、比利时。她的画风野蛮又狂野,她经常用一个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小人儿代表自己,被很多人误以为她是位古怪的长满胡子的大叔。其实她是一位长相甜美的90后,她是漫画家早稻,像她的名字一样,她不喜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比赛中,人们记住了她的名字。她与队友通力合作,中国女子体操队首次在奥运会上获得女团金牌。她曾被三个省队拒绝、差点放弃体操,最后终于站在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演绎了一个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神奇故事。她就是李珊珊,一位平凡的90后女孩,她的体操专长是平衡木,和她聊天,你会发现她不但是一位"平衡女王",更懂得人生的许多"平衡"之道。  相似文献   

13.
滕肖澜的作品风格平淡,这源于她对人间日常生活的关注。她努力写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她作品中的上海并非是"大上海",而是"小上海",她作品中的人物并非是"大人物",而是小人物。这里贯注了她"现实主义"的写作理念,但滕肖澜的一些作品表明,她并非是一位风格单一的类型作家。  相似文献   

14.
她,长得不丑,但绝对算不上漂亮。从外表看,你看不出她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但是,她的字典里只有一个字——"嗯"。不过有时"嗯"一声,有时"嗯"数声罢了。因为,她是一个"哑巴",而且她的听力显然不如他人。听说,在她刚刚咿呀学语时,一次严重的高烧加上父母无知的照顾,使她永远失去了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机会。她的成绩很差,各科都是个位数。在学习上你无法对她寄予太多期望,在学校里,她很容易被忽视。出于职业良心,我有意去关注她。  相似文献   

15.
<正>"刘亚男,你一定很幸福吧?"她说。"为什么呢?"我问。"因为你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啊!"她苦笑中带着羡慕。我看见她眼眶有点湿润了,赶紧拉起她的手说:"走,去我家的打谷场玩。"她抹掉眼泪说:"好,不伤心了,我们一起去玩。"她是一个地道的留守儿童,她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外打工,一年也就春节回来一次。她最喜欢和我在一起,我们常常到田野里玩,只要一躺到  相似文献   

16.
认识陈彦宏好像是很长时间的事情了。因为她经常给我发伊妹儿,有时还打打电话。我们成了朋友。今年,她只有10岁,是北京华严里小学五(1)中队的一个队员,是一位来自四川乐山的小"外来妹"。说起她来,一句话讲不清楚。原来,她的身份有"三重":一是学校里的队干部;二是一位小小演艺明星;三是一名小记者。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见到了这个女孩,一起聊了聊她的这"三个角色"。  相似文献   

17.
《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形象深入人心。笔者试图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这一悲剧形象,得出玛丽就是一只"替罪羊"的结论,她的悲剧不仅是社会的必然产物,更是她"替罪羊"这一身份赋予的,她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因为她的献祭才换来他人的救赎。  相似文献   

18.
刘宏斌 《班主任》2011,(5):51-52
"与我有什么关系!"这是轩轩以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轩轩是一名学习上的优等生,但情感有些冷漠。运动会时,大家都为本班同学加油呐喊,她却坐在那里不动声色。有人说:"轩轩,看咱班赢了!"她却冷冷地说:"与我有什么关系!"班里组建"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我任命她为小组长,让她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她却为难地说:"老师,我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在"教育在线"论坛(我当时担任新教育实验网站"教育在线"论坛的总版主)收到了一封署名为"快乐小荷"的信,她很惊讶能够在网络上遇到自己"很尊敬的李老师",她说她是河南的一名小学老师,读过我的许多著作,很受启发。她说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但好像忽然没有了激情,也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她很着急。她请我指点一二。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名师的引航解惑,离不开领导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事的帮助扶持,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呵护。然而,我们常会忘却品味"教学相长"的魅力,忽略孩童"调皮"背后的纯真,排斥孩童"顽劣"背后的求真,无视孩童"拒绝"背后的无奈……苏,一个动作缓慢,作业拖拉,是一位令任课教师头疼的女孩。与她第一次的"接触"是在上任老师喋喋不休的数落中。与她第一次的"交锋"是在我批阅她的第一次家作时。看着她那空白的作业本,瞠目结舌之余,喊上她,耐心地跟她讲解,让她放学前补完。原想我能打动她,给我一个惊喜,却不料:放学之时我依然只见一片空白!失望之余,在放弃与坚持间摇摆多次,再一次把她叫到跟前,跟她讲:"我知道你很聪明,明天一定能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