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能力体系教育中,化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把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为将来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及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备一定文化基础与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数学教学是职业中专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意识、概括、综合、归纳、类比、逻辑分析能力的应用工具,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文化课中显现出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点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理论,着眼于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学之重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通识教育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中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双向沟通的体系,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罗颖  曾闵  江虹 《大学教育》2024,(3):111-114
目前,研究生是国家重要岗位的主要人才来源,如果其综合素质欠缺将导致问题层出不穷。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堡垒,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文章从教育时效性和能力位差等方面探讨了导师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周期性开展学术报告、开展多样化的主题团队活动、合理规划项目参与、引入联合导师制度四个方面探究了导师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途径。该途径将为后续开展新时代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姜雄 《文教资料》2020,(1):122-12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高等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起关键性、决定性作用的是一线教师,教师综合能力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师在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采取提高理论素养、丰富教学模式、理顺专业建设和拓宽职业视域等多条途径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骨干教师要真正起到骨干、示范作用,发挥其辐射功能,不应该仅仅在业务上优于一般教师,而应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体地说,骨干教师要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有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完善自我的意识和能力,有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灵活驾驭及有传授的能力,还要有保证和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综合能力。而以上这些又综合表现为骨干教师高度的教育智慧,这是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也是教师工作进入到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文化意识是恰当运用语言的保证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那么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 ?我们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英语素质和能力呢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探讨高中英语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罗如 《考试周刊》2011,(24):88-88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工具,数学教育承担着使学生的心理潜能、文化科学水平和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任务。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在数学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办学宗旨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有坚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提升同学、师生乃至走向工作岗位后各种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以实用、够用为宗旨的教学内容中,礼仪教育是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一项非常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浅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还是教师角色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不能再局限于现有教材,教学模式也要由单纯传授知识改变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这些都要依靠先进的教育手段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对新事物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信息素养是一种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它是基于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的,以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为表现形式的综合素养,所以许多专家也称之为“信息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现代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除了要求劳动者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更注重劳动者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阵地,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应对这一变化的根本途径。一、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组成。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人能胜任职业活动的主观条件,是指个体执行或完成职业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培养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而是具有综合能力的“全能型”人才。为了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既要看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审美能力、情感智商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苏剑光 《考试周刊》2015,(28):83-84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素养的人。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在通识教育的原则下,教师利用课本主题内容,在语言知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道德方面培养学生,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与高师教育类课程变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课程对教师教育素养提出的新要求是:转换课程理念,提高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能力、学习指导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拓宽国际教育视野。这些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教师专业化的新取向。针对这些新要求和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的历史、现状与问题,当前的改革应完善教育类课程体系,增加教育类课程学分,确立多元化课程目标,拓展课程教材意义,贴近新课程教学实践,改革课程教材行文方法,转换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运用,以此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STEM教育理念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方面的综合素养,其目的也是将四项学科的相关能力进行整合,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要求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谋而合。将STEM教育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元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注重培养英语科研能力的必要性高师函授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注重学员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是与其教育目标密切相关的,即一方面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中小学英语教师不断增长的学历教育需求。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具备科研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教育部制订的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  相似文献   

18.
心理素质是指生命个体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化的过程,在环境、教育及主体社会实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表现在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及个性心理品质上,并外显于心理行为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因素。人的心理素质在教育的影响下,才能发挥出人的潜在的能力,从而推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川教》王玉琴:大家好,周末愉快。“综合的能力训练”讨论开始了!请大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正确理解综合的能力训练概念。课堂上有哪些伪综合的能力训练现象?进行正确的综合的能力训练有哪些途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重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当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从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从单纯满足职业技能的培养走向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美国劳工部曾指出,未来的劳动者应具备五种关键能力,即处理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由此可见,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培养已成为世界性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已不可能以某种职业作为终生不变的职业,这就需要劳动者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