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少了。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文化反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相似文献   

2.
树上的知了     
一只知了在树上很得意地唱歌。“我知道,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狐狸听见了,故意夸奖知了:“知了先生,你的歌儿唱得真好。”知了说:“知道,知道,我知道。”狐狸看见知了很得意,就问他:“知了啊,有的事儿你也许不知道吧?”知了不高兴了:“有我不知道的事?你说说看。”狐狸说:“你知道哪儿有面包吗?”知了说:“知道,往前走,拐个  相似文献   

3.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一条高压线,教育界人士都知道!然而,就是这条“地球人都知道”的行规,教师却经常触犯。明明知道“高压线”触不得、碰不得,触了碰了往往既伤学生也伤自己,可还有人“以身试法”,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则这样的笑话: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回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中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有人给各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则不知道什么叫“思考”。这则材料引人深省。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提出了要求,所以构建思维灵动的课堂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听了两个同学关于要敢于说“我不知道”和要敢于说“我知道”的演讲,颇有感慨。这虽是两个对立的观点,但我认为并不矛盾,而是矛盾的统一体。试想,如果一个人对于某个问题不敢讲“我不知道”,只会说“我知道”,那么,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永远只能是一个未知数。相反只有敢于说“不知道”,他才会“知道”,尔后才会发现更多的“不知道”,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才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不断有所建树。大凡成功之士,都是虚怀若谷的。当然,  相似文献   

7.
阮旭日 《广西教育》2012,(24):59-60
“同学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知道!您叫虞大明老师。”“那老师小时候叫什么知道吗?”“虞小明。”“老了呢?”“虞老明。”与学生一段风趣的对话,引出了课堂的一片欢笑,虞大明以自己独有的亲和力,从容地走进了学生的世界。4月,借“2012‘绿城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的机会,记者走近名师虞大明,聆听了他的精彩授课。  相似文献   

8.
叶的话语     
树知道叶也要走了,树说:“叶,我知道你是我身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了。你看你的伙伴都走了。”叶子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走吗?”树说:“我知道啊!你是舍不得我,舍不得整个夏天,你的心在我身上,在整个夏天。”这时风儿又奏响了歌谣,叶知道,这是他们的离别曲。树哭了。树说:“我知道  相似文献   

9.
可贵的沉默     
我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知道!”“知道!”孩子们回答。“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祝贺吗?”“当然祝贺了!”“祝贺的!”“‘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还不够。我想去启发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个女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 ),没有人再举手,…  相似文献   

10.
如此常识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1.
吴双 《神州学人》2014,(11):28-31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制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中国创造”走了多远。  相似文献   

12.
儿子不服输     
星期六下午,住校的儿子一回家就看电视。爸爸说:“你已上初三了不能光想着玩。平时,老师出题考试你常常不及格;今天,爸爸出题考考你,看你能不能得满分。”爸爸:“你知道我国建国初期的十大元帅吗?”儿子:“不知道。”爸爸:“他们有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儿子:“嗯。”爸爸:“你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工业战线有几大劳模吗?”儿子:“不知道。”爸爸:“他们是王进喜、郝建秀赵梦桃……”儿子:“嗯。”爸爸:“你知道我国的几大革命圣地吗?”儿子:“不知道。”爸爸:“它们有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儿子:“嗯。”爸爸:“你知…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把教师称作“知识分子”,我对此一向深信不疑。在一本书中看到“知道分子”的称谓。什么是“知道分子”?一时我有些困惑。上网一查.我才惭愧地发现“知道分子”已经是一个流行词了!  相似文献   

14.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位演讲家准备登台演讲,他问台下听众:“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些什么吗?”听众回答:“不知道。”演讲家淡然一笑:“连我要讲什么大家都不知道,那还有什么必要讲呢?”第二天演讲家又登台演讲了,他再问听众:“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些什么吗?”听众怕演讲家再次罢讲,干脆回答:“知道”。  相似文献   

15.
金煜 《教育文汇》2010,(3):29-29
幼时听《丑小鸭》,上学了读《丑小鸭》,教书后给学生上《丑小鸭》。每一次接触“丑小鸭”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幼时听“丑小鸭”,只知道丑小鸭可以变成天鹅。上学时了解“丑小鸭”的悲惨遭遇,才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教师后给学生上课,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丑小鸭”是作家的自我象征,“天鹅”是作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审讯人:××老师嫌疑人:王小毅审讯开始:“姓名?”“王小毅。”“年龄?”“14岁,1990年生的。”“好了,知道为什么叫你来?”“知道,我违反了学校纪律,在校期间擅自离校。”“知道就好,讲讲过程吧。”“哦。那天,学校外面来了个卖煎饼的。那煎饼做得香啊,大老远儿就让人馋得直流  相似文献   

17.
自己的看法     
佚名 《现代语文》2005,(4):35-35
网友传了一个笑话给我: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小朋友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亚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最后这代人     
“妈妈,”小男孩问,“你知道餐厅里那只一代接一代传下来的漂亮花瓶吗?”“知道,”他妈妈说,“怎么了?”“唉,最后这代人刚才把它掉地上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外号叫“老迟到”的男孩低垂着脑袋站在门口。大家斜眼偷偷一看,嘻嘻,松了口气。小辫子老师的视线转移到了老迟到身上,谈话照例这样开始了:“你为什么又迟到了?”“不知道!”“是不是起晚了?” “没有!”“病了?”“没有!”“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样的行为是很不好的?”“知道!”“以后不想改了吗?”“想改!”“那你说说为什么老是迟到?”“好、好像是———走走走走就迟到了。”老迟到努力回忆着说。他想起他走过修车的摊位时,蹲着看了一会儿;走到十字路口时,盯着看了交通警察大约有五分钟;路过一棵大树时,停下来“啾啾啾”学了一阵…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中并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教师,缺乏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教师。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知道自己的“不能”,要比仅仅知道自己有多“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