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紫华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95-98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即佛教的无常观念对日本建筑样式的影响;顺其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理念;幽暗为美的阴翳审美心理特色和禅宗的审美情趣在建筑和园林造型上的反映,同时也揭示了日本民族审美心理与建筑特点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桥梁建筑美学特征与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统一和谐、均衡稳定、比例协调、韵律优美等基本要素方面探讨了桥粱建筑的美学特征;以粱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桥型为例,研究了桥梁美学在结构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建筑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喆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56-57,66
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并且从建筑平面、屋顶、色彩、整体布局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城市建筑立面趋同化现象凸显.论述城市建筑立面的美学内涵与形式,认为应寻求一种可以同时表达自己城市文化传统和现代性的设计手段,在宏观层面上做好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定位,在中观层面上追求城市景观与建筑形态的和谐统一,在微观层面上营造美观宜人的城市代表色,从而真正打造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富于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徐飔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50-156
本文以徽派建筑美学特征转换进入服装造型为目标,分析文化景观视角下徽派建筑所具备的物质系统和价值系统内涵,梳理出层次分明的形态格局、模件化的建筑要素、建筑营造传统、风水观念与意境表达等方面的美学特征。以此为基础探究徽派建筑空间与服装空间、模件化服装造型的转移路径,以及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建筑意境在服装创作中的转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侯延爽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8-118,120
中国的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及其美学特征对于近现代的中国音乐产生深远的影响,通古而博今,只有了解历史,才能从传统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时代的变革、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路,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8.
张华德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147-151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用途语言。广告语在词汇、句法、修辞各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体特点和美学特征。英汉广告语言的美学特征主要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来实现,为了实现广告的劝说功能。各种修辞手段都被广泛地应用在广告中。英汉广告翻译的美学策略要求在翻译中尽可能利用不同语言的美学修辞。在不同目的环境下实现美的再现和拓展。 相似文献
9.
李佳叡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5)
日本的动画长片电影具有视觉特效和人文关怀的独特审美特征.通过研究日本动画电影的美学构建,探讨其美学表现手法,对其故事题材、角色设计、色彩运用、画面与声音特技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展现日本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为人们赏析动画电影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演讲就是一个人以众多听者为对象,就某一事物、事情或主题发表谈话,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立场的语言交际沟通行为,同时它又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美既体现在文体上,又体现在非语言因素上.演讲文体上的美通过语音语调、词汇、修辞、句式等来表达,而非语言的美主要通过仪容、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神态、风度等态势语来传递. 相似文献
11.
蒲晓彬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62-65
报告文学的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报告文学文本的现实美来源于现实生活,表现在直接的无功利与间接隐伏着的功利性上;形象美在文本结构的巧妙安排、合理的想象和文学语言的运用等艺术感性形式中得以实现;新颖美要求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创新;感染美既来自文本内容的真实,又来自文本具体生动的艺术形式,是文本真实的内容和完美、和谐的形式在审美高度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张晨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12(1):9-11
漆艺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所关注。其实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漆艺制品,更为重要的是把握其漆艺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实质。漆艺在现代家居设计运用中具有古雅、淳朴、精致、优质耐久等特点。作为当代漆艺工作者,既要熟练传统的技艺手法,又要增强现代意识,展现漆艺造型上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图式下的分众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泽仪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15(1):85-87,40
网络的产生带来了一些传播方式和审美的改变,文章首先叙述网络具有传播者的匿名性;社会文化禁忌与监督机制缺乏;权力的不在场三大特点。在此特点之下网络图式下的审美现实就有了新的概念:资源无限拓展审美空间,传播互动带来美感认同,选择自由导致审美主动。所以文章试图论证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而能够满足不同层面的人的审美需求,张扬了人的无限个性,既能够让经典走得更远,也能够让通俗更加流行,造成了网络满足分众审美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日强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86-87
各种学校是日本实施类似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的总称。日本的各种学校具有异于正规学校,也异于社会教育;及时进行调整,适应经济发展;学校种类繁多,满足不同需要;私人办学为主,布局偏重城市等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日本菅内阁提出了“三段经济对策”,分3大步骤展开实施。内容涉及就业及人才培养、新增长战略的推进及加速、养育子女及医疗看护福利、地域活力社会资本整合和中小企业对策、制度改革五大领域。如果菅内阁的“三段经济对策”能获得国民支持和全社会参与、能进一步将施政方案详实化、能针对就业和财政提出具体而有效的措施,那么该对策将成为一个振兴日本经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日本农业在贫穷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快速的农业发展道路。在日本农业的发展及其变革中,比较明确显示出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及核心作用,对我国农业发展中政府的管理职能、综合服务机能及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健美操课大都重视学生的健身作用,却忽视了健心作用。从高校女子健美操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研究,着重加强基本功教学,逐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教会学生如何理解音乐,并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健美操的动作表达自身情感,增强自信;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树立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敢于发挥和表现自我,培养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品质,使健美操运动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心、健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田爱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4):1-4
黔南州苗族文化由于地域环境及与其他民族杂居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形成强烈的符号认同意识、对族称的深刻记忆和对古老文化习俗传承守护等文化特性.黔南州苗族在银饰创作中多受此特定文化的影响,在宁静、柔和的银饰造型及符号美学特征中形成具有族群意识的审美哲学.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于现实战略利益基础上的日台关系,具有更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客观地看,冷战期间以及结束后的今天,日台关系从属于日美台三角关系的格局并未有大的改变。同时,中日关系的大格局也影响着日本台海政策的调整。马英九执政期间,日台关系的外部环境不会有大的改观,既中日关系不可能有根本性的突破,一如日美关系亦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偏离。因此,日台关系进入低调平稳的发展时期亦是历史当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