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中,教育部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亲身实践,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计划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过程、情感与体验、交流与合作等。目前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主要有3种模式:(1)课程模式;(2)学科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模式;(3)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模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中的重头戏,如何把它搞好,是当前广大教师关心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看来,对待任何新事物,都需要有个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努力避免盲从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新的高中各科教学大纲都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大部分学科都列出了一些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参考课题,惟独语教学大纲说得十分概括。语“研究性学习”课该怎样上呢?这是广大语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笔在前些年曾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下面依据新课程计划的精神和自己的实践谈谈对语“研究性学习”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开设的新型课程。由于尚处于探索实施阶段,一些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走入了误区。教师应积极探索研性学习的规律,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使研究性学习走上正道并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6.
7.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性学习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的课程概念,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就研究性学习作一些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周福平 《西宁教研》2002,(3):19-19,23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教育界普遍推崇和实施的一种新课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的设立是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是为了适应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借鉴国外经验、总结我国多年来教改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南学生自主进行的、开放型的、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其渗透于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囊取物为特征,以体现学生主体能力,实现综合发展为目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技能,学会分享与合作,养成科学态度和高尚品德,使学生逐步树立责任感受和使命感,从而具备21世纪青少年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理念 倡导,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本试图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分析各个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来透视“研究性学习”在不同时期的主导理念,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发展渊源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学期开学伊始,轰轰烈烈的课改工作在我县全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到课程计划当中,在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学习的需要,它要求学生亲身经历,亲自操作,亲身体验,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课改实验通讯》2002,(1):75-75
今年是北京市基础教育全面进入课程改革的起始年,北京市170万名中小学生将迈入新学年。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性学习”将首次被作为必修课走进中小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实现了课程体制和课程观念变革,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将课程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的基础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是集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门课程,它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教育体系的重大转变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研究性学习即是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定位分析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目前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存在一些偏颇,对其进行科学定位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成了当今国内外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本文介绍作者自己在师范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希望为广大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和操作过程中提供经验借鉴,共同推进高等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玲 《教育现代化》2006,(11):100-100
新世纪呼唤新型人才,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国上下都在贯彻和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冲,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模武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并已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它能够使学生亲历科学过程,获得解决问题和探究的体验;养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养成自主探究、求真求实、积极创新的意识和习惯;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搜集加工和应用能力;学会沟通和合作,形成社会责任感;获得跟课题有关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等。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各地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时,许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还有不少误解,研究性学习活动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有着独特的、不可估量的价值。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以及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法国基础教育改革开始从关注制度层面转向重视中小学教育质量和课程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是增设“多样化途径”课程,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