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丞  伍剑婷 《师道》2009,(5):31-32
暗示可以是无声的形体动作,也可以是有声的信息传递,笔者在《遭遇暗示(上)·经验篇》对课堂暗示的技巧与作用进行了探讨。由于教师与学生存在思维差异等诸多原因,暗示并不是“万能药”。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课堂暗示的另一面,以期较好地把握课堂暗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心理暗示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解决声乐技术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宏 《黑河教育》2010,(4):13-13
暗示教学法是将暗示学原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暗示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暗示教学法,可以获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是很多学生害怕接触的一门学科,巧妙暗示能改善这个现象,构建高效课堂:利用情境暗示构造课堂教学气氛,利用"旁逸"暗示降低课堂提问难度,利用接近暗示增强知识间的熟悉度,利用言行暗示传递课堂教学信息,利用反向暗示走进学生心灵.巧妙暗示能让学生享受创"新"的快乐,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学生潜在的一种朦胧意识.精心设计的课堂,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龙璇 《文教资料》2010,(13):144-146
在实际教学中,暗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被积极地引入思想品德教学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阐述了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恰当运用环境暗示、语言暗示、行为态暗示、活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从而激活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堂,实现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暗示的概述及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信息.暗示学专家们也常把暗示定义为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不停交流,通过它可以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暗示对人的影响是直接渗透的,比理智更加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它的作用快而突发.暗示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暗示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暗示、行为暗示和环境暗示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洛扎诺夫将人的可暗示性认为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育不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麦孤独心理疗术可以有效地实现育人效果.本文结合具体实践,从积极的表情暗示、赞赏的语言暗示、恰到好处的动作暗示等几方面探讨实现教书育人目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许多教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中都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常常在课堂中用到暗示的手段。这非常好,暗示教学是以实现人的自我发展为宗旨,是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一个好办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知道运用暗示教学,但却不知如何把握暗示的界度,不是暗示不到位,就是暗示过度了。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听一位青年老师讲授《后赤壁赋》,引发诸多感慨。课堂中教师的很多行为都在无意中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消极心理暗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异于平常。笔者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课堂中的消极心理暗示有如下几种表现。一、课堂上消极心理暗示的表现1.教师的消极心理暗示例1:在介绍苏轼时,投影上的内容过于繁多,老师由于对人物信息记忆模糊,在讲解时眼睛紧盯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09,(16)
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学时有相应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文本本身的情感、理性因素,课堂问题的设置都是影响课堂氛围的因素.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需要从情感、动作、语气、视觉暗示、环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倪双双 《学子》2014,(10):54-55
一、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暗示教学法虽然是一种舶来品,但其在教学中的体现就在于语言教学,可以说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广阔的,尤其适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暗示教学法能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和具体,爱好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对于中学生来说,小学生更容易接受感性知识。我国提倡小学英语课堂要有实践性,而暗示教学法正好能够为课堂带来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中,暗示手段可以激发学生潜力,使学生快速灵活地掌握知识,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所谓"暗示",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间接地把意思表达出来。文学作品中的暗示,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时间暗示;二.环境暗示;三.心理暗示;四.人名暗示;五.修辞暗示。了解暗示法,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小学美术具有的艺术性、抽象性、形象性等特征,使暗示法在美术课堂实践中的应用更有必要。暗示法可以帮助学生从无意状态进入有意状态,激发他们的潜在感受,开发美术潜能,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暗示是最常用,最有效的非直接行为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教育技巧。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有眼神暗示、肢体暗示、语言暗示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暗示,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7.
心理暗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心理暗示,对学生建立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心理暗示的概念、特征及作用,探讨了环境暗示、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修养暗示等心理暗示方法,指出了运用心理暗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教学研究在经历了纵深发展之后,正在寻求新的拓展空间。教学研究转向艺术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的趋势,将心理暗示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暗示艺术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教学暗示由语言类的教学暗示、动作暗示、艺术暗示、距离暗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暗示等构成。教学暗示艺术已经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得到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学研究在经历了纵深发展之后,正在寻求新的拓展空间。教学研究转向艺术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的趋势,将心理暗示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暗示艺术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教学暗示由语言类的教学暗示、动作暗示、艺术暗示、距离暗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暗示等构成。教学暗示艺术已经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得到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语言与心灵的双重沟通.教学语言的暗示艺术是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基础上对教学语言的巧妙运用,有利于学生较好理解教学内容及师生交流.文章主要从暗示教学理论产生的机制,以及教学语言产生的三个因素:即教学言语、语态、体语三个方面的暗示进行探讨,以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巧妙运用教学语言暗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