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以习语丰富著称,但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内含不同的情感意义,即隐含意义。这些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从话语隐含意义的角度,结合实例对英汉习语的互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兰洁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3):165-169,174
典故是语言的精华,文章常常因为典故的恰当使用而增色。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植于特有文化的典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这是因为典故的内涵并非显而易见,只有处于同一文化中的读者才能顺利地理解典故的隐含意义。典故的隐含意义,即典故的语用隐含,是指典故在具体的文本使用中所产生的比喻义﹑外延义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含义。因此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文本中典故的语用隐含意义就成为典故翻译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语用隐含的角度和文化传真的原则对英汉典故词语互译的各种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以习语丰富著称,但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内含不同的情感意义,即隐含意义.这些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从话语隐含意义的角度,结合实例对英汉习语的互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素慧 《内江科技》2008,29(2):85-85,116
英汉习语中数词的虚指已失去了其基本的数字意义,而被赋予了一种隐含的文化意义。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此类数词的对比与分析,提出了有效翻译模糊数字虚义的策略,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英汉语言。  相似文献   

5.
戴运红 《大众科技》2009,(8):203-203,208
文章从习语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中西方在历史典故、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提出英汉习语翻译中首先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根据具体的语境提出具体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彭岑 《科教文汇》2012,(25):156-156,158
隐喻是一种十分常用的修辞方式,却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而常被人忽略。在法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隐喻都被大量使用,在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时不能只是随意地找出对应解释直接翻译,而是要根据不同语言的用语习惯和文化习俗等方面来翻译。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法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翻译方法,探讨隐喻中的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看翻译中意义的提取,也体现着译者时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本文时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史彩霞  焦玉彦 《科教文汇》2009,(18):256-256
本文讨论汉英翻译中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性及其补偿措施。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社会等文化背景,这就给翻译造成了困难。但不可译性并非绝对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其实是共同存在的,我们可以采用补偿方法,对不可译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尽量减少翻译障碍以促进语言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汉英翻译中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性及其补偿措施。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社会等文化背景,这就给翻译造成了困难。但不可译性并非绝对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其实是共同存在的,我们可以采用补偿方法,对不可译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尽量减少翻译障碍以促进语言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中英文化传统不同,语言习惯不同,押韵不同,加上语言的含蓄,诗歌翻译好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从措辞和意义表达角度分析了龚景浩和徐忠杰两位翻译大家对李煜《浪淘沙》(窗外雨潺潺)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语言在研究和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已与过去有了深刻的不同,形形色色的文化差异的存在,点缀了作品和生活,也成为了研究翻译时不容忽视的因素。从多维角度解读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从语言和文化心理层面剖析原作及译作,对于语言和翻译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治 《今日科苑》2009,(23):162-162
词汇在语言中最为活跃,词汇中的颜色词意义丰富,它们这些特定的意义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长期形成的。由于社会,历史,地理,文学,及风俗习惯等的影响,英汉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既有相同和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因此,弄清各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的异同对其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中英两国文化间的差异,一对字面对应的表达却往往在意义上不对应。那么,中英文化差异是如何造成英汉语义差别的呢?根据对文化构成的分析,文化通常可划分为三大系统:技术——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观念系统。本文拟从以上这三方面逐一对此论题进行探究、分析。而研究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语义的影响,不仅有助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而且对于第二语言教学、翻译、跨文化言语交际都大有裨益,对提高语言使用的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丹 《内江科技》2011,32(12):20+8-20,8
我国外语教学的重点一直都是词汇、句型和语法等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对社会文化因素重视不够,其后果是学生在实际应用语言时因缺乏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造成沟通和交流上的障碍。而作为最基本的语言要素,词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即除了基本的指示意义,一部分词汇还具有体现特定的文化内涵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艳 《科教文汇》2007,(7S):185-187
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是对比语言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是文化的精髓,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窗口。本文拟从语用学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研究英汉成语在来源、形式、意义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性。对第二语言教学、文学欣赏、翻译实践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小漫 《科教文汇》2008,(19):254-254
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同时指出翻译中文化信息走失的几种情况,然后列举几种补偿手段以减少信息的损失。并指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提高对文化信息走失的识别能力,选择不同的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百灵 《科教文汇》2012,(12):165-166
虽然在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主流历史中,文化及其心理学意义受到了排斥和否定,但在西方心理学作为整体的发展背景中,文化及其理论意义又以各种非主流的形式得到强调。特别是在当代心理学背景中,多种形式的心理学研究中都兴起了以文化为主题的潮流,从而彰显了文化对于心理学而言所隐含的意义。而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不仅是科学心理学不问的,其视野所见,也是科学心理学看不到的;换句话说,它并不是为了反对科学心理学而诞生,而根本就站在另一种知识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杨捷 《科教文汇》2008,(36):248-248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词汇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与民族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词汇不仅具有语言意义,还具有文化意义。词汇的文化意义是词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隐含义,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隐含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彭翠 《科教文汇》2012,(5):134-135
译者在汉译英过程中该如何处理汉语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呢?本文通过分析《兰亭集序》的翻译,提出了一些方法.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仔细分析隐含在语词背后的容易引起语义冲突的文化因素,在不违背原文语言的表达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才能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相似文献   

20.
在翻译中,常存在许多洋化和不符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的现象。这是翻译中常见通病,称为“翻译症”。尤金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专门造了一个词,叫做“translationese”。翻译症(translation syndrome)的主要特征是笔拙劣,即译出的东西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涩、难懂、费解,甚至不知所云。出现这种现象并非由于译化水平低,写作能力差,而是由于翻译时受原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使译不符合译语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翻译症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