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山水画中的“提”,是一种画龙点晴之笔。它是画面细心收拾阶段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提”,能使平淡无奇的画面顿生精神,达到感人的艺术视觉效果。从手法上讲,主要有勾提、皴提、染提、点提等方法。本文从这几个方面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以供学习山水画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2.
云林堂     
倪瓒(1301—1374),元代书画家、诗人。字元镇,号云林、幻霞子等,无锡东亭(今属锡山市)长大厦村人,豪富出身。中年以后,疏散家财,云游江湖,穷困潦倒。其山水画师法董源,并有荆浩、关全笔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写山石。树木又得李成法。多写太湖一带景色,清远萧散,“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追求“聊写胸中逸气”,对明清文人水墨山水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的一支妙笔,往往会突破单打一的限制,呈现“一笔多用、多笔一用”的妙处。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探讨这种多维笔法在环境和人物描写中所潜隐着的“一击数鸣”或“数击一鸣”的匠心独运之处。  相似文献   

4.
(24)学画山水画,除石法外必学树法。一幅山水画,有树木就有阴阳、生气,也才有韵致、意境。画树,所用笔法与墨法结合的勾、皴、擦、点、染,要从效果出发,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5.
比——笔     
作业本发下来了。小叮当一看,傻了眼。会是“笔”字吗?只见描写树的句子:“这棵树的树干比直比直的。”下面画了一条红红的粗线。边上老师打了订正错字的框框。指点迷津瞧,笔的笔杆多直呀!所以是“像笔杆一样直”哦!友情相告“笔”常指写字画图的工具,大多作名词用。而“比”呢,常用于两事物之间的比较,大多作动词用。超级链接比———比较、比方、比分、比及、比例、比邻、比拟、比如、比武、比翼、比喻、比照、比值、比重、比赛、比试、比比皆是、鳞次栉(zhì)比、比肩接踵(zhǒn)笔———毛笔、笔画、笔直、笔触、笔法、笔耕、笔记、笔迹…  相似文献   

6.
正二、石法披麻皴在山水画传统中,皴法是画山石最重要的技法,学者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免去"空""乱""薄""脏"等毛病。皴法分两大类,即披麻和斧劈。所有其它皴法,都由此两派演变派生而来。长披麻皴全用中锋画,要有条理,但也要有变化,演变而为卷云皴、解索皴、荷叶皴。短笔披麻,其势似长披麻,但需用短笔,连续出之,演变而为豆瓣皴。  相似文献   

7.
披麻皴 “大披麻皴”是用较长的线来塑造山石的,通过线的组合、交叉、疏密关系画出山石的明暗。皴时卡位要准,线皴随石形略有弧度。披麻皴的皴法有中锋用笔和顺锋用笔两种,起笔力要足,笔要用到底,笔与笔之间的交错乱中有序线皴表现暗部要密,受光面要疏,行笔快慢相结合虚实相间,墨由湿到干,笔到干时擦几笔,使皴法统一又有苍茫之感。 “小披麻皴”比大披麻皴线条细短  相似文献   

8.
“一笔画”和“一画”是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写意山水画创作的最高境界,其强调一笔之中意、笔、墨的高度统一,物与我、我与画的浑然一体,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之精神相一致。这是中国画的精髓,也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枯笔焦墨山水画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是山水画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明末清初是枯笔焦墨山水大发展的时代,戴本孝枯笔焦墨山水枯淡、腴润、苍浑,意境空疏高旷,荒寒寂寥,超然脱俗,开创了枯笔焦墨山水的新天地,对今天的山水画创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一篇作品中,第一句话写什么,是一件很值得推敲的事情,许多名家在这个问题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且为人所称道。如鲁迅的小说《伤逝》的开篇之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散文诗《野草·风筝》的开篇之笔:“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以奇笔开篇,引人入胜,可以说是这种笔法的最大作用,但它作为作品结构的一部分,还承担有许多各不相同的具体作用。提供背景。这是常见的笔法,许多作品都有这样的开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  相似文献   

11.
夏Gui,南宋四大家之一,以山水画称于世,他的绘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很多突破。首先在构图方面,画“边角之景”,被称为“夏半边”。构图精炼,以虚代实,以少胜多。其次在笔墨方面,创造了拖泥带水皴,画亭台楼阁不用界尺,信手而挥,用笔多变,水墨苍劲。第三,在作品形式上善画卷画,有的画竟达十丈长,跟前人的长图大嶂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QQ笔     
我发明了一种“怪”笔,名为“QQ”笔,会给你带来无数欢乐。 它的外形和普通的钢笔没什么两样,可它是真人不露相,露相吓死人。  相似文献   

13.
折带皴 “折带皴”主要表现横条状叠层岩石,山石的肌理较为复杂,变化万千,层次有深度。皴法要做到笔墨酣畅淋漓,卧笔拉线,侧锋劈擦一笔一气呵成。是线与面相结合的一种画法,也可先劈擦后拉线,加些斧劈皴使山石皴法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4.
山石皴法的发展包括皴、皴法和皴法成熟三个阶段 ,其中皴到皴法的转化非常值得研究。因为这个转化一方面限制了山水画家在再现方面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是山水画技术的解放 ,并且它还非常有代表性地刺激了山水画中体“道”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向辉 《新疆教育》2013,(12):10-10
元代山水画发展趋势是在重视对古代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立意。元代绘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尤其是水墨山水画方面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后人评价元代的山水画日:“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元代山水画在注重皴、擦、点、染等技法,讲求法度的宋代绘画基础之上又有了重大发展。画史所谓的“尚气重韵”,是说“淡泊清逸”的元代文人画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画有设色较重青绿山水,还有就是水墨淋漓山水。董源开创了水墨山水画的新形式,创造了表现江南水墨山水的“披麻皴”。宋代的沈括、苏轼、米芾对此给予高度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出,董源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一幅山水画,无论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除了要在立意布局上下功夫外,在笔墨上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艺概》云:“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为本。”有诗云:“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书法或绘画,笔墨功夫是不可忽视的。我现在就山水画的“笔墨”谈谈浅见。山水画首先必须讲求“笔墨真”。只有笔墨真,才会见精神,才能动人。明代吴伟的《溪山渔艇图》,这幅画笔法老辣熟练,形象真实动人,不愧为佳作。究其特点,其  相似文献   

18.
“行文如行兵,遣笔如遣将”,写作中的虚笔与实笔写法,尤如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它妙在本要“救赵”却不直接“救赵”,而出人意料通过“围魏”手段来巧妙地表现“救赵”的目的。写作中“虚笔”与“实笔”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同时又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相似文献   

19.
正树干画法:松皮如鳞皴,柏树如绳皴,柳身皴纹交叉麻皮皴,梅身要点擦横皴,梧桐树身稀二三笔横点。树干、树枝、树根的画法画树枝,是山水画的基础之一。学画山水必先画树枝。树枝画好了,山水也就活了。画树枝必先画树干。故曰:"石分三面,树分四枝",即是说画树干须先注意树枝的姿态变化。画树干又必先画枯树,枯树无叶,即可知  相似文献   

20.
书法之道在于用笔与结体,笔法是书法的核心,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元代李溥光《八法解》中说:”盖一笔有一笔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直,则画无不美,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然结构之道所重者,尤在于笔法之精妙也”。《翰林粹言》也有“得形体不如得笔法”之说。可见笔法是书道的关键,也可说得笔法即得字法,因此历来书家很重视对笔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