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正式启动。同年12月,经遴选,共有197所(其中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5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141所)高职院校列入“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项目的关键与核心所在。为更好促进“双高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帮助“双高计划”建设学校深入探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法和科学实施路径,拓宽高职院校发展思路,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周衍安研究员就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相关问题,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赵志群教授进行了专访。本刊全文刊载此次访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双高计划”学校建设作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蕴含了高水平学校与高水平专业群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表现为高水平学校以高水平专业群为依托打造学校办学特色,高水平专业群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专业群发展,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共同发力彰显职教之道.“后示范”时期“双高计划”学校建设,要实现人才培养从“技能型”向“技能复合型”...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专业群是“双高计划”的实施载体,不同区域、不同建设单位在推进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行动中,因自我主导意识不足,自身行动逻辑不清,盲目发力,导致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出现了特色欠缺、趋易避难、管理无序等问题,严重降低了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成效。通过对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趋向、建设指标、建设管理与建设实施进行差异化研究与分析,有助于建设单位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精准发力,有助于建设单位纠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落实“双高计划”时的执行偏差。  相似文献   

4.
在“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面临终期验收和二次遴选的背景下,聚焦专业群建设成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和社会服务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14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为例进行专业群建设实证分析,既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价值,又检验了14所“双高计划”学校目前专业群建设水平,从而从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华京  陈莉 《成才之路》2023,(24):17-20
“双高计划”背景下,统筹专业群高水平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是“双高校”的必然选择。文章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双高”专业群——餐饮管理专业群为例,围绕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专业群课堂教学改革、专业群教师团队改革三个方面,对标“双高计划”的“高水平”“有特色”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通过总结课程思政改革中的有益经验,并基于所发现的困境不足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双高”学校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黎明职业大学“新材料+鞋服”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为依据,剖析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提出采用分类分层培养的教学模式、建设本土特色专业群优质课程、产教融合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注重过程的多元评价机制的建议,探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双高计划”建设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任璐 《成才之路》2023,(17):21-24
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是“双高计划”的重要构成,是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和内涵建设的强劲动力。在产业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集合专业优势,紧密对接行业发展高端业态,构建财经商贸类特色专业群势在必行,以培养更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文章首先进行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概述,然后对产业数字化背景下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进行阐释,最后提出产业数字化背景下高职财经商贸类特色专业群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既是衡量“双高”建设成效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下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遴选的重要举措。依据教育部和财政部相关文件,提出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框架。在对产出指标选用原则分析的基础上,选出了9个二级指标下的备选三级指标;运用DEMATEL分析法,对备选三级指标进行优化,确定了产出指标下的评价体系和权重。通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引导专业群建设方向始终指向“双高计划”总体目标,有效提升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特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旨在建成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培养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显然离不开专业实验室的支撑。在当前中国特色高职院校的关键特征和建设路径尚待明晰的背景下,如何开展专业实验室高水平建设,是“双高”建设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综合多方面分析,厘清高职院校现役实验室助力“双高”建设困境和现实诉求,指出其高水平建设的关键抓手和突破口是“集群建设”,并从理念、设备、队伍、机制四维度提出了集群建设策略。经实践应用,在专业实验室集群的架构设计、实验设备、实验队伍和运管机制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即将启动“双高”的专业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9年,为了推进高职教育发展,加快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双高计划"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高职教育迈向了新的里程.要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就必须正确认识人才质量提升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高职院校人才质量提升面临众多困境,高水平师资队伍匮乏、专业群建设步伐缓慢、教科研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双高计划"的实施.因此,高职院校应克服困难,积极探索,研究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质量提升路径,为最终实现"双高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喻  朱强  白欢  陈玲 《职教通讯》2021,(4):19-26
跨学院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适应区域产业链和跨学科跨专业发展的本质体现,也是"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有学科制度体系下,跨学院专业群建设在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共享机制和教师考核与晋升机制上面临着较大阻碍,限制了其发展。要激发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内外驱动力,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和改革教师的身份归属与考评晋升制度,以创新高职院校旧有的组织建制方式,突破机制建设困境,为跨学院专业群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实现这一愿景,我们需要在阐明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价值逻辑基础上,厘清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内外部共在影响关系。然而,目前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存在惯性思维与片面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内外关系离散与冲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变化等问题,阻碍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高水平高职学校需要将“三主体联动”和“四要素融通”内嵌于“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助力育人理念革新,依托专业建设加速人才培养提质进程,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人才培养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高水平专业是高水平学校的基本支撑,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方式今后也会从院校划线录取到专业划线录取的转变。所以建设高水平专业,是今后一所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一批高水平专业,学校可能就会逐步被淘汰。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水平专业?如何建设高水平专业?这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两个基本问题。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初步提出了工程造价高水平专业建设指标,以及实现工程造价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积极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创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高水平师资队伍,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教育中,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建设具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加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药类专业结合地方优势,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GEC三位一体"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设的成效和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主要标志。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全面落实专业建设,须做到切合专业实际,明确建设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课程结构和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提升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7.
任何时代和社会的统治或执政阶级无不十分重视其官吏的“德治”建设,区别只在于对“德治”的内涵有不同的解读,对具体概念有不同的提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德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德治”建设,应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在“五个把握”上下大力气,正确把握“德”的内涵,确保“德治”建设的先进性;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增强“德治”建设的针对性;正确把握用人导向,提高“德治”建设的实效性,正确把握主导因素,提高“德治”建设的自觉性,正确把握责任体系,增强“德治”建设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结合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从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实施及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普通化学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及具体举措。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深度变革,利用信息化、数据化手段提升课程品质,体现课程对于"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协同促进一流工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职业院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同向同行、互相依存,文章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院为例,介绍了中药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入探索了重点学科与优势专业的关系,以及在建设中的一些经验与做法,在“双一流”战略及“双高”战略实施背景下,为职业教育院校在重点学科与优势专业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精品课程是课程建设的杰作,是任课教师学习的榜样。自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各校各专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课程建设,成果颇丰。但是日语专业,特别是高职高专日语专业的课程建设情况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落后于英语专业等"主流"专业。本文以三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为例,试分析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日语精读》(也成《综合日语》、《初级日语》等)的建设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