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方各种流派的新涂潮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影响最大。杨骚的诗歌创作也受这两种西方文学流派的影响。本文阐述杨骚诗歌创作实践多方面文学流派相结合的途径,分析杨骚在借鉴西方文学流派过程中是如何形成自己民族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西方各种流派的新涂潮对中国现代学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影响最大。杨骚的诗歌创作也受这两种西方学流派的影响。本阐述杨骚诗歌创作实践多方面学流派相结合的途径,分析杨骚在借鉴西方学流派过程中是如何形成自己民族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杨骚是"左联"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左翼诗歌的杰出代表。在新诗的拓展和普及深化阶段,杨骚新诗创作对现代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杨骚早期诗作注重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性和思想性见长。杨骚诗歌表现时代主题,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关注民生,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代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诗歌想象力是杨骚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白薇和杨骚的创作个性呈露出明显的性别倾向性:白薇倾重女性作家感性的抒发,而杨骚则侧重男性作家理性的探索.白薇的剧作为二三十年代剧坛提供了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情绪化"的诗剧或话剧模式;而杨骚的剧作则提供了一种富有韵味的戏剧的"诗化"体式.  相似文献   

5.
《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为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亲情思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纪传丛书“中的一种。作者以杨骚的情感历程为主线串起本书,直面杨骚与凌琴如、白薇的感情纠葛,不粉饰,不做作,显示了他忠于历史的科学态度。作者以深邃的眼光和分析问题的功力,真实地展示了杨骚宽容的性格和感情逻辑,展现了他崇高人性的闪光。书中对中国现代一些作家、学者、文化人的音容笑貌都有准确翔实的描述,该书不仅是一本杨骚传记,其学术价值还在于为读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全书文字自然、流畅、生动,许多地方的描写与叙述充满激情,有诗情画意,在传记著作中不多见。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的湖北文人形成了引人瞩目的仿骚写作现象,文士们在诗歌命题、句式、词语方面袭取屈骚的体貌,在意象方面青睐"香草美人"和"鬼神",在抒情方面继承多忧善怨的特色,在价值方面延续了屈赋的现实主义精神。明清时期湖北文人的诗歌创作之所以明显受到屈骚的影响,显著的原因是他们崇拜屈原,皈依屈骚,对屈骚的传承和发展怀着强烈的使命感,有意识地继承屈骚的传统和精神。明清时期湖北文人的仿骚写作为诗坛画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杨骚在鲁迅的支持和影响下,投身现实的革命斗争,思想更加成熟。杨骚一生著述颇丰,正式出版的书有22本。他的翻译著作以文学作品为主。1930年6月,杨骚翻译的苏联小说《铁流》在上海出版,这部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骚给后人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他的译作,还有他崇高的译德。  相似文献   

8.
杨西北撰写的《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生动真实地讲述了一个诗人与战士的诞生和成长,同时对杨骚的内心感情有令人感动的开掘、理解与描摹。杨骚与白薇关系,虽然是一幕爱情的悲剧,但他们在一起时,在文学创作上相互影响,著译丰富,引人瞩目,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杨骚     
杨骚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他与鲁迅曾经相交,终又疏离,其间有着许多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杨骚在认识鲁迅以后,其在思想、创作等诸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改变,并最终影响了他的一生。在鲁迅的影响下,杨骚为左翼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食指的诗歌创作在"文革"时期是一个独特文学现象.他的诗歌在内容上从"大我"回归"小我";在诗歌形式上创造了"窗户美",在语言上形成了"色彩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诗、骚"创作实践的考察,总结了其所体现的诗学思想,包涵着"言志"与"缘情"功用观的共容,"中和"与"激切"审美取向的兼有,"含蓄"与"明快"表现方式的并用,"虚静"与"骚动"创作状态的俱存,带有相当鲜明的辩证色彩;批评了割断作诗"言情"与政治教化内容联系,否定非"中和"的情感"激切"取向,排斥"明快"的表现方式,以及创作构思只贵"虚静"等偏颇意见;提出了重视对古代诗歌创作实践研究,以总结诗学经验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杨骚在鲁迅的支持和影响下,投身现实的革命斗争.思想更加成熟。杨骚一生述颇丰,正式出版的书有22本。他的翻译作以学作品为主。1930年6月.杨骚翻译的苏联小说《铁流》在上海出版,这部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骚给后人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他的译作,还有他崇高的译德。  相似文献   

13.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唐诗史上大师的地位。历来对王维诗歌的研究多倾向于对其山水田园诗的阐释,文章从王维诗歌整体创作上探寻其对"诗骚"传统的接受,阐述王维诗歌创作"雅"出于《诗》,"丽"出于《骚》,即对"诗骚"传统的接受。  相似文献   

14.
杨西北撰写的《流云奔水话杨骚一杨骚纪传》,生动真实地讲述了一个诗人与战士的诞生和成长,同时对杨骚的内心感情有令人感动的开掘、理解与描摹。杨骚与白薇关系,虽然是一幕爱情的悲剧,但他们在一起时,在学创作上相互影响,译丰富,引人瞩目,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学遗产。  相似文献   

15.
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起源于五四运动之后.闽籍作家杨骚以自己的话剧创作,曾为中国剧本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分析他从事话剧创作的成就与动机,肯定了杨骚的剧作代表着中国话剧剧本的雏形,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话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仍处于徘徊状态、尚未发展成熟的特定阶段.  相似文献   

16.
杨骚是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1930年代左翼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早期诗作偏于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见长。杨骚诗歌表现了现代精神,他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代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现代口语的自然融入构成杨骚新诗的美学内蕴。  相似文献   

17.
钟嵘称曹植是"建安之杰"、陆机是"太康之英"、谢灵运是"元嘉之雄",这容易造成一种印象,即曹植、陆机、谢灵运的五言诗创作高峰是在建安、太康、元嘉年间.而事实并非如此,三个人的创作实际情况与这三个年号之间均发生了错住,即曹植、陆机、谢灵运的诗歌创作高峰并不在建安、太康、元嘉时期.曹植的诗歌创作成就主要是在建安二十五年以后取得的,亦即黄初、太和年间.陆机的诗歌创作高峰主要是在入洛以后的元康年间.谢灵运的诗歌创作成就则主要完成于晋宋易代之际.  相似文献   

18.
"下半身"诗歌创作与身体写作都是以身体感受为写作源泉,以身体感受为内驱动力,表达来自内心深处的欲望.女性用自己的身体为武器,从女性自身的感受中寻找女性特有的话语,抗拒男性话语权.而"下半身"诗人则是对主流意识文化的抗拒,但是"下半身"诗人没有将身体写作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没有使身体写作完成文学性的诗学转换,而最终滑向了纯粹的肉体写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的诗歌,创造了"太阳"意象,表现出一种"太阳"情结.这种情结表现为"太阳"意象内涵的独特、丰富,其文化渊源乃中国古典文学的古葵意象、古典哲学的"阴阳"之道及古典诗歌颂日的传统.它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西北的《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著作。作者运用纪传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第一人称限知叙事的叙述视角,拉近了读者与传主、叙述人的心理距离。作者对事实记述的审慎,显示了史家的公正,使杨骚与白薇的爱情悲剧更接近事实真相,使杨骚与鲁迅交往由于“误会”而中止的说法比较可信,令人赞赏和首肯。用“流云奔水”来形容本书整体风格与读者的审美感受,颇为贴切。书中小标题有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