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体教学需要以主体教学管理观作为保证,以弘扬、发展和尊重人的主体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为内在要求。当前高职教育管理中存在教师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管理工作者角色和地位缺失、教师主体认识有一定的模糊感等问题。因此,要活化课堂内外的教学能量,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教学活动必须还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到教学中,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是主体意识复苏的大气候。在教育实践中,为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必须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由地求实、求索、求真。因为只有在师生互相尊重的和谐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学生才敢于发表各种见解,才能将个体的主体力量充分地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4.
试论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笔者曾根据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六种构成成份:自我意识,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评价意识。本文将就这六种主体意识的培养再做点初步探讨。一、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即主体对自身及其发展的自觉意识。它包括: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意识。为促进学生自我意识健康、迅速地发展,在教育教学中,首…  相似文献   

5.
教学主体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师生双边活动为逻辑起点,层层演绎教学主体问题。作者认为师生双方皆为主体且在教学运作中互为主客体,并强调对师生主体问题的把握应作时相背景分析与动态理解,教师主体乃实践了,发展了的现实实在主体,而学生主体乃实践着,发展中的潜在未来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弘扬与构建乃教学实质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西林 《天津教育》2002,(11):12-17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人的主体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思想理论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本主要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了现行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弊端及改进措施,提倡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弘扬学生主体精神,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主动精神;教学内容要侧重政治学科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突出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并注重道德内化,培养健全人格,同时积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开发智能与训练思维同步,重视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课堂教学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把师生定位于教与学单项授受的位置,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接受的地位。为了唤醒人主体意识,关注人的主体状态,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主体发展。改变旧有的师生交往方式,实行课内外结合的开放型教学,已成为教育本质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第一要变“课堂”为“学堂”,切实指导学生自学,认真组织课堂讨论,培养主体参与精神;第二要开辟第二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第三要培养独立个性;第四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只有弘扬主体精神,才能搞好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宗旨是发展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时,要紧紧围绕创新教育这个主题,正确处理好五个教学关系,这对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新型合格军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正确处理“教会”和“学会”关系,弘扬教学主体作用创新教育是弘扬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创造性为灵魂的教育。而传统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会”式教学,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培养的人才多属于“知识型”或曰“知识库存”型,因而缺乏创造力。要改变这…  相似文献   

11.
论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教育是建立在主体意识基础上的一种主动、自觉的内导教育,自我教育尊重了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加强自我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一种弘扬和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教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符合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的需要,就必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竞争能力,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教学是以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标志,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行为。主体意识则是利用某种条件方法,引起主观的冲动和欲望产生自觉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呢?笔者从五个方面对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树立主体意识;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创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悟能力,实施启发式教学;学生要更新现念,发挥主动性,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培养主体意识,形成主体性学习方法;确定师生的双主体意识,实施双主体教学,推动教学向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戴叶 《考试周刊》2010,(49):92-93
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主体教育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数学既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又具有广泛的可操作性、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氛围——体现民主性 “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育心理学和研究教学实践均已证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强。富有创造气息.首先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的人格.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弘扬个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为特征,对教育的作用也作了许多新的描述:通过教育,使人发展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教育,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在诸多的发展可能性中自主作出选择;教育要培养和造就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现代人。以培养学生为己任的教师,不仅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更需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洪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改革。但由于过多地追求结果,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带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该以何种方式出现在这样一种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刘林  李红 《山东教育》2001,(5):43-43
素质教育以提商人的素质为宗旨.着力于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作川的确定和发挥,其核心便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弘扬学生主体精神,已成为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身心发展自主意识,仍是不少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学生自我意识、参与意识、评价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主体意识培养的具体方略再做点初步探讨。一、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即主体对自身及其发展的自觉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学生常通过认识他人认识自我,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和自我观察认识自我。课堂教学中要培…  相似文献   

20.
黄干仇 《中学文科》2007,(9):100-101
高中历史新课程提出: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历史经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能动的、有创造性学习的快乐主体,已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