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雷 《军事记者》2012,(1):61-62
数码摄影晃动技法,从字面上理解,有些恍惚:晃动相机如何拍照呢?以往我们使用传统胶片相机拍摄照片时,为了追求画面的艺术性和神秘感,可以进行多次曝光拍摄..多次礞光也称为多重曝光,即在同一画面进行二次或多次曝光,从而产生...种特殊的视觉效果。操作时.在一个画面曝光一次的基础上,用中指按住多重曝光按钮不放,同时用拇指扳动卷片扳手。此时输片齿轮和承片筒均不会转动,计数器也不走,胶片保持不动,即可达到同~画面多次曝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巧用背景     
姜传鑫 《军事记者》2014,(6):I0002-I0002
在摄影作品中,巧妙地选择拍摄背景,往往会使整幅画面增色不少。《竞攀》,正是背景运用比较好的一幅军事摄影图片。背景,是用来衬托主体、更好地表达拍摄主题的,在内容上属于图像的组成部分。这张图片中,几名战士在网上奋力攀爬,紧绷的手臂和双腿充斥着饱胀的力量,一种竞争、奋进的意味跃于视野。  相似文献   

3.
拍摄彩色照片时常会遇到深色背景,如在户外拍摄人物时,衬景是深色的树林、灌木丛;在摄影工作室里拍摄静物,衬景是黑纸或黑布;至于拍摄夜景照片,黑色背景就更普遍了。拍摄时,对深色背景处理得不好,主体如同剪贴在黑纸上,缺乏丰富的层次和纵深感,画面显得单调、空洞。但深色背景也不是一无是处,处理得当,画面会显得深邃有力、主体鲜明。  相似文献   

4.
彭小琴 《新闻界》2012,(1):28-31
如何运用新闻摄影独有的语言特性,拍摄出令人瞩目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实践探索,也是新闻摄影研究者的理论追寻。摄影作为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必须塑造典型的可视形象,从而体现形象的价值;拍摄中要能通过客观真实的画面将作者对事件、人物的深刻领悟独特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作品强烈的内在冲击力;而这样的画面,是融入了具有思想和灵魂的摄影者自己的情感,传达着他所表达的特定意义。探寻这些新闻摄影的视觉语言特性可为新闻摄影新的表现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微距之美     
新闻摄影中,广角有广角之美,中景有中景之美,特写有特写之美。 有些人常把特写画面与微距画面混淆,认为有些特写画面就是微距摄影。现在的变焦摄影镜头有些都带有微距功能,用这样的镜头拍摄的微距画面,不归入微距摄影似乎不对。但是这样的微距摄影很难体现出微距的真正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随身携带摄影摄像设备,如:手机、电脑、iPad等。当你面对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可能会下意识地拿起手中的移动设备来记录下事件的发展画面。你也许有无数个挑选画面的角度,更优越的拍摄位置。另外,每个人会带有多多少少个人主观的意识,个人的认识,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以及个人经验体会,下意识地忽略一些重要情节画面的拍摄,这都会或多或少融入摄影体验中。而这些客观方面,往往会干扰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学习认识新闻拍摄技巧,认识人们观看体验和视觉观看特点,学习掌握拍摄技巧是每个新闻工作者胜任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江铁成 《新闻世界》2008,(10):73-74
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现实生活中三维的物体,使物体的立体感、纵深感加强,是摄影画面处理时力求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增强摄影画面立体感处理的方法。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主题和创作者的构思而灵活运用,加强或减弱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8.
摄影艺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摄影者拍摄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何让拍摄的图片更有感染力,是每位摄影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如何练就观察力、新闻摄影构图、对比之美、摄影情感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摄影艺术中不同画面的表现形态,以及摄影美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采访中,摄影记欲将新闻事件通过镜头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那么就必须抓拍新闻事件的特征即发挥摄影特写的独特作用。摄影特写在新闻摄影学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摄影记在拍摄时,抓住最富有特征、最能感动人的情节加以表现。从一个人物身上或一件事物中,选择它以简练的手法,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从属的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部分,从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地表明主题。另一种则是摄影报道的一种手法,是摄影构图学上景别的一种。摄影记在拍摄取景时,用近距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远拍的方法,让主体局部充满画面,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的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摄影,需要具备时效性、准确性,能够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更多的讯息,让受众一看便将其注意力吸引住,达到震慑人心的作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讲究新闻摄影的技巧。所谓新闻摄影的技巧,就是在秉承新闻摄影追求的五个方面(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外,还要做到摄影角度、摄影高度、抓拍构图、拍摄时机、拍摄曝光几个方面的技巧,同时还要清晰地明了新闻摄影技巧应注意的几点。掌握了以上知识,在新闻摄影中便能够得心应手,拍摄出许多令受众满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康琳 《东南传播》2015,(1):151-152
在新闻报道中,最难拍好的内容是新闻现场人物。在新闻拍摄中,受人物移动随意、特点、现场局限性、新闻背景意义等因素的影响。人物拍摄需要摄影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全局意识、准确、迅速的抓拍技术等,对现场人物摄影提出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新闻现场人物摄影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摄影技术,为提高新闻现场人物摄影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摆拍,是指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出于某种需要(主题思想表达、人物情态表现、主体与陪体关系处理、摄影画面构图形式、摄影用光等因素的考虑),采用设计、调度、调整、改变等手法,对被摄对象进行局部或全部干预的一种摄影手段。这是摄影史上最早形成的一种拍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镜头配合摄影后期APP,使手机摄影的功能越发专业和强大。不仅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使用手机记录生活更多的专业人像摄影师也都选择了更为便携的手机进行人像写真的拍摄。在日常生活中,将手机人像拍摄与摄影APP的后期相结合,能够快速展现良好的画面效果和进行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14.
闪光灯是在拍摄时常用的器材,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新闻纪实摄影,用好闪光灯能大幅提高画面效果。新闻摄影与风光摄影、影棚摄影不同,在新闻摄影中,由于地点、时间、人物的不确定性,拍摄者很难只靠自然光线拍摄,所以用闪光灯辅助拍摄,也就成了一种常用的手段。但是由于闪灯设置复杂,用法繁多,特别是一些高端闪光灯,显示屏上的各种数字、符号让人眼花缭乱,再加上拍摄环境的多变,想用好闪光灯绝非易事。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也打腹稿。就是摄影者在未拍摄作品前,根据自己要去拍摄的主题,酝酿如何取景,取什么样的景;思考构图,构什么样的图。简单而言,摄影"打腹稿"就是在大脑里,把被摄事物,按照自己的思想,合理地安排在画面里,使画面充分表现出新闻主题,并将自己对被摄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展现出来。腹稿的有无和是否成熟,决定着拍摄的速度和片子的成败。摄影名家与高手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并不仅仅在于拍摄本身,而在于"拍摄之前"或"拍摄之外"的符合实际的"打腹稿"的功夫。因此,要想用图片很好地表现出新闻事物的本质,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就必须学会在采访前打腹稿,并养成打腹稿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科学摄影的概念较早兴起于天文摄影领域,通过对日月角度、典型星座和系内行星在空中角度的计算,提前规划出天体与地标建筑、目标对象同框的拍摄手法。科学摄影手法在快速发展,且已经衍生出多种侧重方向不同的辅助计算软件。对新闻摄影从业者来说,科学摄影就如同“第二个CPU”,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特定场景拍摄所需的前期工作量,科学摄影的熟练使用不但为人们“看世界”提供了更新奇的角度,而且通过优化取景角度寻找最佳拍摄点位,符合画面真实性这一新闻摄影的首需要务,是新闻摄影工作中的良好助力。基于此,本文就科学摄影手法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网片的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那么也可以说画面的现场感是新闻摄影的灵魂,摄影记者必须调动各种拍摄手段,有效记录事件赖以真实存在的原生态,通过画面现场感让新闻摄影“抓眼球、撼人心”。笔者从多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中体会到,要强化新闻摄影的现场感,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常有人说,如果一个摄影人能拍出一张好的夜景片子,那一定是个高手。拍摄夜景,需要感悟曝光、摸索夜路、让弱小的光永恒。文章论述了如何有效拍摄夜景,以及拍摄夜景的六大技巧。  相似文献   

19.
爱好摄影的人常看到电视荧屏上有很吸引人的画面,很想把它拍摄下来,但拍摄得不清楚,其原因何在呢?这里给大家谈谈在荧屏上拍照片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主要反映的是政治活动、民生民情、经济文化、社会事件等内容。这类题材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性,更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新闻摄影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摄影艺术形式之一。新闻纪实类作品在拍摄上更多地受到现场的制约,无论从拍摄技巧、拍摄内容还是画面要求上都有别于艺术摄影。作为一幅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类图片,不仅需要真实准确地再现,也要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