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先生有一位好友是矩阵学博士.不幸的是博士被囚狱中,但奇怪的是,博士并没有愁眉苦脸,而是洋洋得意.去看望好友的马丁·加德纳先生很是纳闷:"你为何事而如此兴奋?"  相似文献   

2.
正直数     
英语里头存在着一个"正直数",它是由一代宗师——美国科普专家马丁·加德纳先生发现的.马丁·加德纳绝顶聪明,今年已93岁高龄的他智力丝毫没有衰退,仍然不断创作,为全人类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博士之争     
世界上最注重头衔的当数德国人,一个德国人若取得了两个博士学位就被冠以“××博士、博士先生”,如果有三个学位,像著名的阿尔伯特·施韦茨,精通医学、音乐和伦理学,他的名片上就印写如下:施韦茨博士、博士、博士先生。有个小笑话讲的就是两位德国学者头衔的趣闻:施密持和穆勒是一对多年的好友。一天,施密特对穆勒说:“虽然我有个博士头衔,你也有两个博士头衔,但既然我们是这么亲密的朋友,以后就彼此直呼其名吧。”穆勒歪着头想了想,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70后作家金仁顺小说的阅读体验 张丽军:我在长春读博士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博士生导师逄增玉先生就对金仁顺非常欣赏,一度想把她挖过来,做驻校作家.  相似文献   

5.
有趣的数数学科普大师马丁·加德纳先生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世界上的数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有趣的数与没有趣的数。不过,究竟有趣还是无趣,要看这个数的本质,而不能跟风,不能用庸俗的标准去衡量。如果有人把88曲解  相似文献   

6.
创造时机     
yiming 《考试》2008,(12)
居里夫人说: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有篇文章记述著名作家林语堂博士当年的一段故事,说,有一天,一位先生宴请美国名作家赛珍珠女士,林也在被请之列,于是林就请求主人把自己的席次排在赛珍珠之旁。席间,赛珍珠知道座上多是中国作家,就说:各位何不以新作供美国出版界印行?本人愿为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作家叶开先生与夫人都是文学博士,他们可爱的女儿小乔自小受父母的熏陶,也是个小小书虫。有一回,小乔做语文试卷遇到这样一道题: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小乔毫不犹豫地写道:孔明和庞统。但是,语文老师毫不犹豫地打了大大的"×",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约谈家长时,语文老师给小乔的评语是"阅读理解障碍"。两个文学博士一听全傻眼了——孩子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怎么会存在"阅读理解障碍"  相似文献   

8.
游戏对于数学教育具有极大的价值。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M.Gardner)曾经作了相当精确的评价:"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课堂上运用游戏能为学生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9.
你爱上人人网吗?你每天刷微博吗?你为有好友又去哪里旅行而艳羡不已吗?调查显示,在社交网站中,拥有更多好友的人在生活中反倒会更不幸福。拥有354个Facebook好友似乎是幸福的一个临界点。社交网络好友越多,幸福越少!这是为什么呢?Facebook曾经是一个快乐和幸福的来源——为什么其他4.83亿人不会每天刷新其他社交网站?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新鲜事每天更多地变成一种烦恼,你并不孤单。美国心理学家伦纳德·萨克斯博士发出警告:在社交网络上拥有的好友越  相似文献   

10.
孙正国(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各位老师、同学,今天有幸请到湖北省著名作家,也是中国著名作家陈应松先生,陈应松先生是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文学院院长。他在目前文学评论界的影响,用我导师王鸿生教授的话说,是最看好的一位湖北作家。我们非常感谢陈院长在百忙之中和我们见面。  相似文献   

11.
<正>春暖花开,Q博士约好友大嘴一同去公园野炊。Q博士背着满满一大袋食物来到公园,却看见大嘴两手空空站在公园门口等他。"你怎么什么也没带?"Q博士问。大嘴一脸迷茫:"不是说好了你请客的吗?"朋友之间互"坑"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认为的真正的友谊是怎样的吧!  相似文献   

12.
奇妙的数     
《家教世界》2014,(6):49-49
数学科普大师马丁·加德纳先生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观点:世界上的数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有趣的数和没有趣的数。不过,有趣还是无趣,要看这个数的“本质”,而不能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  相似文献   

13.
S先生东奔西走,到处打听寻找,费了不少周折,终于找到了K博士的研究所。S先生敲了敲门。从屋里走出来一位中年男子,身上沾满了铁锈和油污。S先生说道:“对不起,我想见一见K博士,请转告一下。”可是对方却答道:“我就是K博士。”S先生赶紧表示歉意:“啊,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失礼了,请勿见怪。老实说,我有件事想麻烦您一下……”“请到屋里坐吧。”S先生跨进房门一看,房间乱糟糟的。桌上七零八落地摊着各种各样的设计图纸,地板上杂乱无章地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机器零件。S先生开口问道:“听说博士正在对枪支进行研究,有这么回事吗?”“不错,…  相似文献   

14.
<正>01花样被骗——那些标题党吸引人已经不局限于好看的颜值了,花尽心思的标题党也拼命刷存在感。如果被标题党骗过一次我就哭一次的话,那么现在我的眼泪已灌满太平洋了。@百分百作死不会狗带:"有人@你"@好奇心:"……撤回了一条消息"@马孔多:……是一种什么体验。@上头条:深度干货!点进去是个微商,卖香菇的。@刘文景:一定不要点进来。@研究博士哥:你一定不知道……整蛊好友——17层"金字塔"网上的一组照片显示,一名男子在好友醉酒昏睡后,制造恶作剧恶整好友,让人叹服。  相似文献   

15.
人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教师节那天,一位好友给我发来一封邮件:“常常想起你,就像想起程玮和李庆明。”读到这封邮件,我流泪了。我很清楚,自己怎能与作家程玮、教育学者李庆明相提并论。这是好友用榜样在勉励我,给我加油。这封邮件让我全身涌动着一股向上的热与力。常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相似文献   

16.
年轻的科学家S博士才华横溢,在他的工作间里,充满了实验楼所特有的药品混杂的气味,摆满了形形色色的玻璃器皿、实验管、文件和记录簿等,显得杂乱无章。研究所用了相当可观的经费,可是研究出来的产品却不能拿出去销售。恰在这种不景气的时候,中年绅士R先生来到了。他是经济界的头面人物,也是这个研究所的董事。S博士究竟研究出了什么成果呢?R先生需要了解。于是,S博士把R先生带到研究所的院子,先向R先生介绍了两种现象:一只蜜蜂采的蜜是另一只蜜蜂的两倍,一只白鼠奔跑的速度也是另一只小白鼠的两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S博士发现一种细菌…  相似文献   

17.
张婷 《大学生》2013,(Z1):75
正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心理学家伦纳德·萨克斯博士发出警告:在社交网络上拥有的好友越多,上网时间越长,患上忧郁的危险就越大。萨克斯博士表示,人们网聊更可能感到忧郁。这是因为人们爱在网上向好友展示自己快乐的一面。而上网后,又会浏览他人网络空间,当他所看到的都是对方美好的一面时,往往会产生嫉妒和攀比心理,久而久之更容易忧郁。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08,(Z1)
2008年5月16日上午,"金近纪念馆落成典礼暨金近创作思想研讨会"在上虞市金近小学隆重举行。小小的乡村学校,吸引了一大批来自远方的专家学者。他们中有与金近先生相濡以沫的家属,患难与共的好友,还有《辅导员》杂志总编、《儿童文学》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以及全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领导。许多人不禁产生疑惑: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何以吸引了这么多人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19.
Q: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人的行为分别受它们控制.能解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吗?A:一百多年前.“杰克博士”诞生于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笔下.博士将药物注射进手臂.将自己变成“海德先生”.这两个分身一善一恶.互相角力。这个《化身博士》的故事,显示同一个人可能拥有两种性格、两股意识.用后世心理学家创造的术语.叫“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20.
港知名武侠作家梁羽生1月22日在悉尼病逝,享年85岁。他是和金庸、古龙并列的武侠宗师,一生创作35部武侠作品,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等。本文系梁羽生晚年最亲近的好友黄惟群的悼念之作,以此表达对梁羽生先生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