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学生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获得信息的渠道,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网络化的思政教育工作.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在当前时代下网络这一特殊的的思想舆论阵地的重要性,积极变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雷鸣 《传媒》2021,(14):84-87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分析融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将融媒体技术深度融合思政教育全过程,打造传播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强化监督管理,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优势互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开启了新的空间。在借助全媒体开展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全媒体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顶层设计、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的全媒体素养都将在直面挑战中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4.
校园宣传媒体是学校党委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喉舌,也是传播高校方方面面建设情况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各种宣传媒体,将高校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迅速传播到学生之中。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高校推动思政教育传播,不应该只是在高校内部的环境之中,而应该是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知识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高校扩展开来,拓展到政府机关、事业群体、企业、商业领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中间。通过这样的扩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传播手段、传播方法的创新机遇,也带来舆论斗争、舆论引导的现实挑战,可谓机遇中蕴含挑战,挑战中带有机遇。因此,如何将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如何善用、活用新媒体,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让思政工作“活”起来,既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亟须研究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范永同 《新闻战线》2015,(3):125-126
在多元媒介传播时代,负面新闻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影响,其负面新闻在恶化高校思政教育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造成冲击,给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带来挑战。笔者根据多年教育经验,对负面新闻进行概括,并将负面新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解决措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现如今,人们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新闻信息频现,其中不乏负面新闻。由于负面新闻不具备公共价值,且对社会生活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发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高效、广泛、开放、多元等特征给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新媒体时代,学生的信息获得渠道转变、信息交流模式转换、信息来源鱼龙混杂,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学生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思想引导的关键环节、学生明辨是非的重要保障,其价值愈发凸显。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该转变思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换思政教学的教学模式、提升思政教师新媒体素养,真正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与工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徐展 《今传媒》2023,(3):143-146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需要克服时空的局限性以及信息孤岛化等问题。本文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从新闻“四力”入手分析了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时代特点及践行方法,并对在全媒体时代从新闻“四力”入手讲好“大思政课”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索,为后续高校建好、用好“大思政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潘志颖 《传媒》2023,(10):99-100
<正>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对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是网络上潜藏的各种不良信息,极易对学生的价值认知和思想状况造成影响,进一步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拓展,也使高校思政教育形式更加灵活,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为改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更好地创新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思政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由李振委、景熹所著的《新媒体传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途径创新》一书,  相似文献   

10.
陈洁 《采.写.编》2016,(1):337-338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与高校中的各种矛盾逐渐出现,并引发了社会大众与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社会舆论传播与高校舆论传播不仅具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认识到舆论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作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舆论传播正面作用的发挥路径,对于高校的稳定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在大学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有效地融合新媒体与微媒体理念,将微传播融入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当中.但是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媒介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利用微传播优势应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发挥微传播优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杜昀 《传媒》2022,(3):80-82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重塑媒介生态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融媒时代新的传播生态在转变高校思政教育的理念、丰富信息来源和变革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使其理念革新、内容创新、方式转型与制度健全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要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融合创新,需积极探索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互动式教育模式、多元化教学渠道、全媒体宣教格局以及夯实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媒体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者和引导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正视当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其中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就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维杰  毛文 《新闻战线》2015,(5):167-168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新闻传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闻传媒融合发展,新闻传媒所传播的思政信息、思政理论均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自年工作经验,以新闻传媒的角度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保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单纯依靠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要结合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时代,图像媒介因其创作即时、题材多元、传播快捷、开放及互动性强,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同时,它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时间、空间等维度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探索空间。鉴于此,论文在详细分析讨论全媒体时代图像媒介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了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信息传播与接受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网络化、数字化、交互性的特征在各种学科的新媒体化发展进程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中,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变革即充分融入了新媒体化的思考,加快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模式的创新.由孙永鲁编著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创新研究》(新华出版社2021年出版)一...  相似文献   

17.
黄青燕 《新闻记者》2022,(2):F0003-F0003
新时代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逐步建立、发展与扩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的分析研究,更加科学、专业,切合时代发展趋势地总结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张瑜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2020年8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发展为背景,对当前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展开系统且专业的研究,有助于开拓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勇 《传媒》2021,(17):84-86
全媒体时代,高校治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都面临新的考验,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防控,如何提升舆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全媒体论述,探索构建全程化、全息化、全员化、全效化的舆论宣传工作路径,以增强高校舆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展开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葵 《编辑学刊》2022,(6):96-101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在把握公共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应具备适应传播生态的公共传播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和新技术适应能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路径,建构适应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当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结构不断优化,而在新闻时政传播中融入全媒体技术,能使新闻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显著提高。而在全媒体的冲击下,也改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逻辑,传统的时政新闻传播内容对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很难相符,亟待创新其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如何提高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传播力,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