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凡嘉 《传媒》2021,(18):60-62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与平台加持下的传统健康传播,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对象等方面出现重大转型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移动化、社群化健康传播成为时代主流,美柚APP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致力于女性健康传播的美柚APP,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围绕"她经济"构建特色传播体系,不仅全面践行了自身的品牌理念,而且拓展了健康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为国内健康传播类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2.
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媒介形态和社会传播格局也改变了营销传播产业的运作模式。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内容创意为核心的新媒体营销整合运作模式,即以消费者洞察为起点,内容创意为核心,全平台应用,以达到销售促进的目的,最终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营销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3.
孙悦  郭聪 《东南传播》2018,(4):121-123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人们广泛运用的健康传播教育平台.媒介场景理论认为,媒介技术是通过构建新的媒介场景来促使社会行为的变化,这一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论证新媒体如何替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健康传播教育平台.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本文以微信公众号"浙江名医馆"为例,分析新媒体如何构建满足受众需求的新场景来参与健康传播,并对新媒体参与健康传播的现状进行总结与思考,为相关组织和机构进行有效健康传播和推进新型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出现了媒体核心业务弱化的"空壳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原创内容减少、向"互联网复印机"趋势发展、优秀内容人才匮乏.为应对种种问题,发挥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在权威性与公信力、舆论引导、档案保存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文章以《陕西科技大学报》的办报实践为例,提出打造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言论为核心的优质内容,办以专刊专版为亮点的精品报纸,搭建以校报编辑部为新闻中心的全媒体报道平台,拓宽以校报为品牌的媒介传播渠道的高校校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终端、网络、应用层出不穷,地方党报如何扬公信力、技术等资源之长,以本地化、精准化的专业新闻制作与服务,以及全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实现与新媒体的“形神兼容”,完成从“营销报纸”到“营销内容”“营销客户”的历史转型?本文以南通日报社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苏博 《传媒》2016,(18):55-56
新媒体平台可以理解为在媒体共建、资源整合与分享的传播宗旨下,创建起来的新型互联网开放平台,它具有交互性强、体验新颖、受众群覆盖广泛等特征.新媒体平台以市场经济供需变化为运营导向,致力于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主流舆论方向,促进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以"银川发布"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是当前国内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典型范例.它已经成为用户接受新闻资讯,了解社会发展变化,表达、反馈民生问题与需求的重要传播阵地,同时,也成为提升主流舆论影响力的重要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晨曦  李劭强 《传媒》2018,(11):82-84
在高校不断丰富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趋势下,如何实现运营创新,不断考验着高校宣传者的传播实战能力.本文以"南广人事"公众号为例、以"类人际传播"的视角审视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宣传工作,探讨了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勇  戴爱红 《声屏世界》2016,(10):20-22
在我国省级卫视竞争的过程中,"内容为王"一直是业界的共识,但随着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快速崛起,各省级卫视纷纷在新的传播渠道上发力,"渠道为王"的理念逐渐兴起.在新媒体时代,虽然传播渠道、内容生产和媒体产品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省级卫视的竞争核心仍然是内容,并且因传播渠道的增多和精品内容的稀缺导致"内容为王"的理念进一步突显.  相似文献   

9.
2016年“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大健康传播时代的到来,电视媒体的健康传播迎来了良好发展时机.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引发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形式日趋多样,外延不断扩大,传播内容明显增多,对电视健康传播形成了很大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类健康节目应以“深”制胜,不断创新并引领新的健康传播语态,同时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通过信息整合,发掘“沉淀的富矿”,由“内容供应商”向“内容加工商”转变,形成多维的健康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0.
姜泽玮 《出版科学》2021,29(5):31-40
以移动应用"微信读书""微信听书"为中心,围绕"内容""形态""场景""满足"四个角度,对移动新媒体有声书的用户使用现状进行量化与质化结合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声书传播的问题与发展进行讨论.目前移动新媒体有声书传播包含"AI语音—文字有声化""真人语音—口语传播"两种声音与表达形态的对位,用户对二者的使用基本相等;用户收听内容以文学类为首,整体"重文轻理",且内容大多与用户自身职业(专业)无关;夜晚的卧室与白天的家庭起居空间为主要传播场景,"时间管理满足""情感满足""身体满足""知识满足""经济满足"构成有声书用户主要的使用满足.总体来看,内容的有限性、场景的封闭性、传播的交互性和声音的艺术性是移动新媒体有声书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四个重要问题,有声书的发展能否迈入新时代,取决于实践对这四个问题的回应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跨界营销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运营策略和发展之路.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拓宽图书跨界营销空间和渠道?以新时期图书跨界营销兴起的背景为切入点,结合新媒体时代"两微一抖"平台的图书营销现状,分析了图书跨界营销的现实困局.图书跨界营销作为一项新的发展战略,需要出版社在跨界营销中树立战略观念,制订科学的图书跨界营销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个性化生产和交互性传播为核心特点的新媒体传播革新了认知世界和沟通你我的方式,也极大促进了知识传播模式的创新.本文从知识传播的视角审视自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提出知识传播的"双螺旋"模式.并以当前火爆的军事自媒体节目《军武次位面》为例深入探讨"双螺旋"传播模式下军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本文认为,当前军事类自媒体应该将军事知识作为内容创新的突破口,积极进军视频和直播领域,注重粉丝社区的运营和维护,承担起军事知识生产者和军事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与重任.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全面来袭,传统纸媒尤其是地方传统都市类媒体,如何摆脱昔日内容"腥性俗"、面孔"傲酷冷"的旧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上刷新"颜值",成为媒体人探索的话题.许多都市类纸媒不得不在内容选择、版面改造、专栏设置上提高站位,跻身主流,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深入、鲜明、具体、新颖、丰富的节目内容,全频率、全时段、全栏目地深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有广播特色又与新媒体融合的形态,在新媒体平台上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中见大"的公益广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履行国家电台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5.
毛殷 《编辑学报》2017,29(1):73-75
以“有效传播”理论为基础,对最新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110个学报的所有微信平台进行实证分析,旨在考察高校学报在微信平台的内容传播困境和成因,并提出解决策略.认为建立新媒体内容产品的整体概念、形成高参与度的社会化互动反馈渠道、实现以信息聚合为基础的定制阅读模式、加强编辑策划和整合能力,是提高学报内容传播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袁静 《传媒》2021,(15):56-58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类信息的需求逐渐上涨,健康传播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丁香医生"作为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健康传播的实践者之一,通过注重内容生产与传播、加强互动反馈与定制化服务等运营策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健康传播为切入点,探讨"丁香医生"公众号的成功之道,并为微信公众号如何做好健康传播做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图书营销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营销中的应用、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利用这一新媒体工具实现图书有效销售的几个关键词——内容、便捷、呈现、传播.探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个性化发展之路,将为传统出版社利用新媒体提升营销效果和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奕宇 《今传媒》2023,(2):43-46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在传播与分享健康类知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隐患。本文从内容传播、互动对话、监管引导、营销变现等方面,提出了健康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和发展建议,旨在创建良好的健康类短视频传播秩序、营造浓厚的传播氛围,更好地发挥短视频在促进健康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变革了传播的过程和结构,为健康传播提供了机遇,但也造成了诸多困境.本研究基于5W传播模式,重新审视新媒体时代的健康传播.新媒体在推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化、传播渠道立体化、受众参与方便化、传播效果广泛化的同时,也造成伪专家权威盛行、虚假健康信息扰乱视听、恶意营销大行其道等诸多困境.要借助机遇,摆脱困境,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采用案例分析与比较的方法,从传播平台、传播内容、阅读模式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其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依托新媒体传播技术进行的传播模式的重构,为传统纸媒类新闻周刊的数字化发展道路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类别的期刊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