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精神,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图书馆文献保存未实现的。所以,文化传承本身必然离不开图书馆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达变求新的文化理念,也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创新建设。文章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理念提出研究图书馆文化中的服务管理新视角:拓宽读者阅读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增进图书馆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张道明 《传媒》2023,(24):76-79
高校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充分认识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准确把握新媒体场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全新样态,正确审视与之相伴而生的现实挑战,积极采取协同多元主体、注入优质内容、更新话语表达、聚焦靶向发力等举措,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引领力、说服力、精准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丁燕伟 《出版广角》2023,(24):64-6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出版机构的重要职责。融媒体时代,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出版机构应通过精准定位受众群体、优化内容、构建出版矩阵,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4.
5.
李莉 《新闻知识》2020,(11):25-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依托于传播媒介的支持,新媒体改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呈现出新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路径创新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更新认识,让新媒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平台;二是落实行动,让新媒体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性表达融合;三是加强检视,让新媒体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6.
7.
短视频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短视频平台涵盖了多类主体所创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典籍等领域所取得的“双创”进展。探索短视频内容生产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文化保护、研究阐释、技术展示、美学表达,以及可见的影像与不可见的文化土壤间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思考分析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创新路径,对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质量,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王伟超 《出版广角》2021,(19):68-70
出版业是弘扬、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利用出版业自身的出版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科学合理的出版体系,按照"七个一"目标要求,融合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形式,构建"线上+线下""出版+IP""出版+跨界"的传播渠道矩阵,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多层次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12.
中华传统文化一以贯之地“闻于道”“立于道”“志于道”“合于道”。思想、精神和信仰构成“道”的本质内涵。对“道”的追求,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具特色的价值取向,从而也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而对“道”的追求又具体通过中国哲学的重人的心性,人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生活和生命等问题得到呈现,由此也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是要将重点落在对“人之为人”的德性的光明和安止之上。“以伦理为本位”“以人为本”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伦理德目一一“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并最终确立了以“仁爱”为中心的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14.
柳丹 《图书馆学刊》2014,(12):10-11
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少儿图书馆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对少年儿童起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陆小新 《中国出版》2023,(16):57-60
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推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少儿出版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少儿图书出版提供了丰厚出版资源和价值内涵。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理解,不仅需要表达形式上的创新,更需要立足时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价值与魅力得到更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左雪梅 《新闻世界》2010,(11):58-59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阐释和传承的文化基因,作为大众传媒应该担负起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在传播时要掌握宣传艺术,在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出路;注重挖掘社会化和本土化资源;打造更多大众传媒的精品形象,多渠道塑造视觉效应。另外,提升广告创意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含量以及加强网络传播效应等都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孙浩  巩奕 《中国编辑》2024,(4):90-9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联结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短视频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符号学理论框架进行文化透视,发现短视频的媒介逻辑深刻发挥作用,通过贯穿符号生产、符号选择、符号释义的全过程重塑了文化传播机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呈现古今互通、“情”“境”互应、人机互构的全新图景。这对于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处的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乎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一项长期且重大的课题,少儿出版单位任重而道远。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实践为业界提供了有益启示:少儿出版单位应在出版的广度与高度上双向发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少儿图书的引领力;丰富儿童视角的表达,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少儿图书的吸引力;立体开发和打造品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少儿图书的传播力;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少儿图书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赵晓 《中国编辑》2024,(5):75-80
古籍既是传统文化实体,又记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随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影像的兴起,影视与古籍两种原本少有交集的文化类型呈现合抱形态。古籍影像编辑既是对“物”的影像描摹,又是对“文”的多重演绎,更是对“人”的时代叙事。新媒体短片《穿越时空的古籍》以挖掘、演绎与传播等编辑方式,观照了当代国人的文化自信心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影像的创新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