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单向或双向衔接,而是受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生态圈,共同影响着儿童的入学准备质量。为此,必须建构一个由"有准备的儿童""有准备的学校""有准备的家庭""有准备的社区"和"有准备的政策"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共同促成幼小衔接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生态学"系统、联系、平衡"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幼小衔接可在宏观层面强化规划,增强系统认识,重视顶层设计和全面推进;中观层面要协同推动,联系关键,实现幼小无缝对接、教师和家长协同跟进、行政与学术相辅相成;微观层面强调落实,重点平衡,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自理能力和专注品质.  相似文献   

3.
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单向或双向衔接,而是受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生态圈,共同影响着儿童的入学准备质量。为此,必须建构一个由"有准备的儿童"、"有准备的学校"、"有准备的家庭"、"有准备的社区"和"有准备的政策"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共同促成幼小衔接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陈兴华 《教育文汇》2013,(13):14-16
幼小衔接受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生态圈,共同影响着儿童的入学准备质量。为此,必须建构一个由“有准备的儿童”、“有准备的学校”、“有准备的家庭”、“有准备的社区”和“有准备的政策”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共同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领域的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幼小衔接课程编制开拓了新的视野。基于生态学视野下省思、建构幼小衔接课程,富有理论、实践现实意义,值得做出积极的探索。课题组基于生态学视野,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制定谈话提纲,对教师、园长、校长以及幼儿、小学生进行访谈,对近20所不同层级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6.
<正>幼小衔接必须是双向衔接,否则衔接效益就无从谈起。小学貌似双向衔接的被动方,实为衔接结果的接受方。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切实做到科学有效衔接?作为一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以下初步探究。一、提前介入变客为主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基础教育质量的起点已提前到学前教育,起步规范已成为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我们一是构建与生源辖区内多所幼儿园长效联系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保园校教育教学状况互通,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研究领域,幼小衔接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原因在于它涉及了一个影响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过渡环节。  相似文献   

8.
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小衔接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小衔接涉及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从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看,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以儿童的终身发展为落脚点,重视多种因素的影响,重视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各方面的配合与协作。  相似文献   

9.
课堂规则是学生进入课堂和参与课堂各项活动应遵守的一种规范,是构成课堂管理行为最常见、最熟悉的一个要素,同时也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内,保障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保障全体学生有效学习权利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31日至4月6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由国家教委组织的有关幼小衔接研究人员的培训班,拉开了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幼小衔接研究的帷幕。“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在1990-1994年周期的合作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们幼儿园多年来一直开展“开放教育”研究,对于幼小衔接,不仅仅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内容上的连续性问题,而应立足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责任心、任务意识等,为其步入陌生的、具有挑战性的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几年来,我们在大班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一、运用PDS学习链,培养幼儿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很多小学生家长最头疼的事情是:如果没有成人监督,孩子就不能主动完成家庭作业。不少小学教师也认为,许多学生不是因为笨而学不好,而是缺…  相似文献   

12.
2021年3月2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以及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所以,在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健康领域“幼小衔接”学习是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教师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幼小衔接活动,对大班幼儿在心理、知识、实践等方面提供帮助,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接下来顺利走进小学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是每一位学生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的质量。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及幼儿园都比较重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而忽略了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但是,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学会生活和学习,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一、幼小衔接在美国 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实行幼小衔接的幼儿园附设在小学里,主要招收5“岁幼儿,作为迈向“小学的阶梯”。美国幼小衔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国内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研究、目前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基于此,对国内针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相关部门具体关注农村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和如何研究开发幼小衔接资源。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跨越两个学段,所以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儿是从学前期到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期,其受教育的过程是不间断的。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标志着再一次体验、融入另一个社会团  相似文献   

18.
19.
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被视为是幼儿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也是长期学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因此国外也非常重视如何让幼儿更容易地过渡到小学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关于幼小衔接研究的梳理,以期对我国的幼小衔接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