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创刊之际,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同志把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题赠报社,指明了人民日报的办报宗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时,邓小平同志题词  相似文献   

2.
1948年6月15日,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暨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但是,它并不是历史上的第一份《人民日报》。在此之前两年多,就有一份《人民日报》在解放区印行,那就是作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史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正是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与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来的,而《晋察冀日报》又是由中共北方局北方  相似文献   

3.
邓拓是人民的新闻家,是我们值得纪念和学习的榜样.他的新闻生涯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在这之前他的才华和能力已经开显露,作为一个年轻的史学家他已经写过多篇历史文章.1937年11月7日《抗敌报》(《晋察冀日报》的前身)创刊,在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后,邓拓就参加到报纸的编辑工作中来了,初来时邓拓担任晋察冀日报社主任,以后又担任社长、总编辑等职.1948年6月15日, 《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的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1949年8月《人民日报》开始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版,邓拓受命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一直到1958年"反右"斗争时期被迫离开报社.离开《人民日报》后,他到北京市委的理论机关报《前线》担任主编,继续从事新闻活动.二十多年的新闻人生,邓拓为我们留下诸多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4.
李庄小传     
李庄,河北徐水县人,1918年生,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新闻工作,相继在《民族革命》半月刊、民族革命通讯社、《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太行版)任记者、编辑、编委;1946年开始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任记者、编辑、编委、副主任;1949年在《人民日报》任记者、编  相似文献   

5.
李庄同志简介李庄,出生于1918年7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先后在《民族革命》半月刊、《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6年3月3日15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6.
自1946年5月15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第一次使用"人民日报"做报名开始,到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这四个字,曾经是隶属过不同的上级党组织、有过不同的出版发行地、定向宣传过不同地域新闻的多种报纸的报名。在那之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事业人民日报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在北京出版。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创刊;当时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通称华北《人民日报》,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日报》合并组成。1949年3月迁北京出版。同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为中央机关报。②中国共产党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通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16年5月15日创刊,先后在河北邯郸,武安出版。1948年6月14日终刊,同《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8.
李庄月志,河北省徐水县人,1918年生,1939年参加革命,198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挥,现已退居二线。李庄是我国著名记者,在杭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期间,写过大量战地通讯,后来主要从事编报工作,对办报积累了丰富的经脸。在近50年的新闻生涯中,李庄在人民日报社历经了各个重要时期和各利大事、他正在撰写的《我在人民日报四十丰》,将差有关中央党报及其前身晋冀晋像《人民日报》、华能是有关中央党报及其前身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的珍贵史料;对于总结党报工作经验,推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改革,也会有所裨益。本刊从本期起,将分篇连载这份回忆录,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奠定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石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重心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日臻完备,奠定了新中国新闻大厦的基石. 1.整合壮大新闻力量,构筑新中国新闻事业框架 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后,对新闻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与晋察冀总分社合并,成立华北总分社;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与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日报>合并,出版新的<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10.
李庄 《传媒》1999,(4):15-16
不少知识青年钟情新闻传播业,特别是党报工作。党报确实是锻炼人,造就人的洪炉,很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我的党报工龄不短,仅在《人民日报》就有53年(从1946年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起,到成为现《人民日报》一个退役老兵)。 在党报工作,经常受优待(得风气之先,有若干照顾,等等),有时也遇到一些特殊困难。后者在根据地时从未  相似文献   

11.
到了中央身边解放战争打到第二年,我胜敌败的形势更明朗了.1947年11月12日,我军解放战略要地石家庄,华北全境除平绥(远)、平山(海关)两路沿线和太原、保定、安阳等极少数孤立据点外,庆获解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决定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撤销两个中央局,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同时成立华北军区和华北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大进一步. 华北局决定,原两个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合并为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原《晋察冀日报》所在的晋察冀边区所属北岳区,《人民日报》所在的晋冀鲁豫边区所属太行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是华北两个著名老根据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和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联合制作的《人民日报图文电子版》1946—2003,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人民日报图文电子版》收录了自《人民日报》1948年6月15日创刊至2003年12月31日和1946年5月15日至1948年6月14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半个多世纪以来刊出的全部文字、图片和版式信息,计近300万篇文章,20亿汉字和18万个版式及图片,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资料价值和珍藏价值。《人民日报图文电子版》产品分网络版和光盘版两种。网络版以高速移动硬盘为介质,适用于局域网多用户;光盘版适用于单用户,…  相似文献   

13.
李庄同志,河北省徐水县人,1918年生,1939年参加革命,198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现已退居二线。李庄是我国著名记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期间,写过大量战地通讯,后来主要从事编报工作,对办报积累了丰富的经脸。在近50年的新闻生涯中,李庄在人民日报社历经了各个重要时期和各种大事。他正在撰写的《我在人民日报四十年》,将走有关中央党报及其前身晋冀鲁豫《人民日投》、华北《人民日报》的珍责史料,对于总结党报工作经验,推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改革,也会有所益。本刊从本期走,'将分篇连载这份回忆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党报发展历程,有三次重大的改革: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为代表的改版、1956年北京《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改版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新闻改革。这三次新闻改革,有许多共通的地方,譬如都强调改进文风、办好副刊和征求读者意见等,但改革主线则是始终坚持和体现“三个代表”所  相似文献   

15.
从1946年在太行山参与创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到1986年从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岗位上离休,我在人民日报整整工作了四十年。四十年事情很多,这里仅说说我个人认为是人民日报几个关键时期的情况和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单位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应当负有重大而光荣的使命.我们认为,这一精辟论述,对大报具有指导性,对我们小报也有前瞻性意义.下面,结合《科技信息快报》的办报实践,谈谈专业报在舆论导向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要坚持科学世界观.坚持科学世界观,是搞好舆论导向的基础.作为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科技新闻工作者,有了科学世界观,并运用于自己的新闻实践,就不会采写诸如“1999年人类大劫难”之类的邪说预言,加以传播.  相似文献   

17.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祖国光复,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周六刊,发行千余份。1946年5月28日,全体工作人员随军撤离吉林市。秋季,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更名《吉林日报》,后与《长春日报》合并,就是现在《吉林日报》的前身。佳木斯《人民日报》诞生于1945年11月下旬。当时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成立,接收了国民党市党部《佳木斯民报》,正式创办《人民日报》,周六刊。1946年5月,《人民日报》改为省委机关报,更名为《合江日报》。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  相似文献   

18.
应武  方晓恬 《传媒》2021,(10):85-87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共党报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点,党报通讯员制度是新闻工作者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在中国革命战争艰苦岁月中发挥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尝试对1946—1948年间晋冀鲁豫《人民日报》进行文本分析,考察党报通讯员制度如何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密切党群关系的作用,以历史化的方式思考党报通讯员制度与群众路线的动态关系,由此获得对新时代党报工作者做好基层新闻工作的思考,不断丰富党报理论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2月21日,我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刊登通知:“为了更好地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有效引领舆论、服务广大读者,现决定从201 7年1月1日起取消《人民日报》数字报收费.” 早在2010年,《人民日报》就曾通知数字报(即电子版)开始收费,但是没有坚持多久,只有新闻版块收费.后来笔者一直天天阅读《人民日报》数字报,没有一点障碍,也就是说这些年并没有真正完全收费.  相似文献   

20.
苏晓暹 《今传媒》2016,(1):43-44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信息编辑方面趋于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内容层面,《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挥传统优势,坚持时政新闻的改写与整合,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报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注重信息服务,贴近微信用户需求.话语层面,《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信息文本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平实、贴近新媒体用户,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上张弛有度.《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传统媒体进入移动互联网世界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在信息编辑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其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