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朱雨锐 《新闻传播》2022,(9):106-10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华文化传承及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媒体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业者进行思考。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特点进行阐释,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优化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旨在为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助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莉 《新闻知识》2020,(11):25-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依托于传播媒介的支持,新媒体改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呈现出新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路径创新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更新认识,让新媒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平台;二是落实行动,让新媒体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性表达融合;三是加强检视,让新媒体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核所在,推动传统文化继承与传播始终是时代课题。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受众参与程度更高、传播形式更加高效且多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如娱乐化碎片化与传统文化产生矛盾、传统文化对于新媒体的传播形式适应性不足以及兼具技术操作与内容生产的人才稀缺。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特征、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认为传统文化传播应该在持续坚守传统文化价值内核的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形式创新,进行多元化发展并且加大培养人才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以便在新时代更好地散发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高洁 《新闻记者》2020,(1):F0003-F0003
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升级和新媒体平台的创新构建为当代文化传播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其中,旅游文化传播的新媒体研究便是当下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跨领域研究的课题之一。由潘文焰主编的《旅游文化与传播》是旅游文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用规划教材之一,它主要适用于旅游类专业的本科教学,在旅游文化传播、旅游管理、旅游会展研究等方面都有着较为详尽且深入的论述与说明。《旅游文化与传播》共计十二章,按旅游文化与旅游传播两个范畴划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在绪论章中,编著者对旅游、文化和传播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从学科体系构建的角度强调了旅游文化与传播研究和教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姜玲 《新闻窗》2014,(2):32-33
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世界目光投向中国时,中华传统文化更加受到关注和推崇,并散发出新的活力。探寻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蔡沅羲 《新闻爱好者》2021,(6):后插7-后插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李小莹教授著、现代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一书,正是在新媒体视域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有机结合传播学和音乐学两大学科基本理论,分析探讨了音乐编辑与传播的创新发展和系统化建设.该书以大量实际案例解析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已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变化同样影响到新闻传播行业.传统的新闻传播业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阅读需求,我国新闻传播模式和舆论格局亟需寻求新的突破与变革.由左晶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业的变革》一书,从...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如何发挥既有优势,在公共突发事件报道时,传递更加迅速、丰富的信息内容,是广播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广播先天具有成为国家应急机制组成部分的优势,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超越媒体发展层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子柒短视频的走红,是一种现象级的文化传播革新.通过镜头语言描绘了科技"快"时代中淳朴的田园生活,这是"快生活"和"慢生活"之间的一场较量.从无人知晓,到如今国内外的视频博主争相效仿的局面,李子柒式现象影响力涉及广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基于短视频与社交媒体的渠道创新,打破了近几年来的关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大多遵循的固化思维,而其短视频作品中所体现的技术表达和文本策略就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是值得时代媒体借鉴的一种传播路径新逻辑.通过对"李子柒现象"的研究,探究新时代中网络大背景下文化传播路径新的突破点,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媒体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媒体而存在,它更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和经济形态,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的一种统称.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丰富和变化,对新媒体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1.
12.
<正>新媒体时代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具有诸如实时快捷、双向互动及内容开放等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特征,这是当前学术界已经取得普遍共识的基础性命题,同时也是我们阐述和探讨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这一宏观性命题的思想基础。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发展,多元化的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特定时代语境下,诸多传统行业面临着构建基于当前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新媒体时代,更要积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拓展传播形式与渠道,全方位、多维度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于超祎 《今传媒》2022,(7):49-51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果国宝会说话》将代表着中国人祖辈智慧与能力的文物搬到屏幕上,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5分钟的视频里,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该节目借助微纪录片的形式,注重在内容制作、传播平台、信息服务方面打造特色,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签,媒体则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网络电视、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文化传播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在这样一个开放性传播平台上,传播范式也面临着新媒体元素的重新润色。本文试图从视觉传播效果入手,阐述在新媒体语境中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雨芯 《新闻前哨》2021,(5):117-1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新媒体这个词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由于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女权主义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不同文献资料的综述分析,将从女权的起源与发展、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对女权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研究中女权的起源、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人们对女权的误解,并且对比女权主义在...  相似文献   

17.
18.
王蕾 《青年记者》2017,(8):72-73
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一切文化都需要传播才能不断被受众认知、理解和接受,并由此形成一个地域内共有的价值观.地方文化是指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地方文化离开有效的传播就更加难以成为涵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新媒体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文化传播效果的今天,地方文化传播应该考虑怎样利用新的媒介形式和传播模式创新传播内容,传承文化精髓.地方文化既要重视创造与生产,也要重视传播与扩散,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地方文化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9.
赵纪娜 《青年记者》2017,(23):141-142
中医是世界上古老的医学种类之一,以其独特的理念,构筑了一种惠及大众的医药文化.目前,中医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还有一定局限性.传播好中医文化,真正惠泽普通百姓,是中医文化学者和媒介文化传播者的社会使命. 新媒体环境下中医文化的传播现象解读 1.媒体责任.1948年,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他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大众媒体具有三大功能: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继承.他还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建立在对历史的继承与创新基础之上的,我们应该将前人的智慧、经验、知识加以记录,进行整理、保存,然后传给后代.只有这样,才能使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创造.因此,大众传播是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保证.媒体的这一特殊功能,说明媒体对传播中医文化具有天然的社会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王帅 《新闻与写作》2021,(1):114-11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新闻信息传播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新闻传播工作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为新闻传播工作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最大限度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用户的新闻接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