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国家善治的重要议题。村落文化作为乡村共同体的呈现样态,存在乡村文化的多元化来源和展演形态。文化公共性与乡村建设休戚相关,村庄政治精英不但引领了文化资源的运作方向,而且重新整合了村民的“文化习惯”,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具体而言,要通过政策宣传激发村庄文化的活力,围绕党群关系发挥村规民约的影响力,进而践行文化制度的本土化适应力。同时,乡村文化公共性的流失贯穿于公共议题的失语和公共空间的日渐式微。因此,要不断涵养乡村公共精神,加强村民公共意识的培育,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乡村精英的引领作用,完善乡村公共空间的设施建设;不断拓展文化赓续的公共空间,重构乡村社会资本和关系,通过重构社区空间,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公共规则的内容和制定程序,加强公共规则的宣传和教育,健全监督机制的信息反馈渠道。  相似文献   

2.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能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最佳场域和重要载体,为维系乡村社会良性运转提供文化保障,为乡村社会稳定提供凝聚力。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有衰退的迹象,公共文化空间也在发生蜕变,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一些困境。地方政府或村民自治组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来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拓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乡村社会善治良序;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活动,重构乡村社会价值认同;增强村民参与主体责任,充实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3.
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与乡村现代化建设辅车相依,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存在形式化建设、模块化构建、拼贴式设计等日益泛滥的空间改造设计乱象,提出多元价值表现与动态规划建设,并以福建永泰县尾林村改造为个案进行硏究,从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性、系统性、文化性以及自主性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从乡村环境整治、空间系统规划、人文空间建设及本地村民参与四个维度切入,为乡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供需错位、机制偏差以及氛围缺乏导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存在内卷化问题。村民为获得更多公共文化服务负和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间的互信,增加了村民互动的交易费用,从而影响了乡村社会资本的积累。要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卷化问题,需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物理空间、制度空间、生活空间、角色空间以及价值空间等方面实现转向,即以物质空间为载体,促进实体空间多元化,开发更广泛的虚拟空间,在乡村社会实现生活场、文化场和制度场的有效套叠,校准行政部门与村民的角色,理顺和重建乡村社会的道德秩序和精神秩序,从而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乡村公共文化是服务于乡村民众以及农村发展的文化形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应结合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探索有效的乡村公共文化发展路径,以便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本文总结了乡村公共文化发展困境及其具体成因,并提出乡村公共文化发展路径,希望对推动旅游与乡村公共文化的融合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肩负着新乡贤的角色期待,在乡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基于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迈向新乡贤的实践进路要求乡村教师在进行身份建构时要具备“有机性”,其具体表现为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外在联系性与内在先进性。然而,乡村教师“离土化”的思维倾向、“脱群化”的生活模式和“专门化”的职业体制所衍生的问题却制约着教师的公共意识、公共参与和公共身份的发展。构建乡村教师的“有机性”需要将教师的个体生活与公共生活、学校空间与公共空间、专业性与公共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助推乡村教师践行新乡贤的角色使命。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背景和地理学"文化转向"、社会学"空间转向"的理论背景,从厘清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现状与问题出发,解构相互嵌套的农村空间系统,据此提出应建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新体系,认为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应从价值导向与研究内容、理论建构、演变与差异化、动力机制及路径等方面着力建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为视角,分析我国乡村传统文化衰落的原因以及当今我国乡村文化的表现形态.文章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乡村文化共享公共空间的衰退以及乡村文化仪式和传播主体的缺失是导致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同时指出乡村文化在嬗变的过程中逐渐与异质文化互动融合,在传统文化日益衰落的同时形成了乡村多元文化混杂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交往的重要场所,凝结着村民的共同记忆,其空间布局及物质构成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文化角度,从“点、线、面”三种物质形态分类要素去解析皇都侗文化村公共空间特征,探究物质空间表征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空间向心性特征显著,鼓楼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占据着侗寨空间及侗族文化的中心位置;(2)侗族村寨小众公共空间活力弱,小众公共空间从属于大众公共空间;(3)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有了明显的世俗化趋势;(4)文化内涵是影响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公共空间依然深受村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是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参与乡村社会的公共事务中超越个人私利追求公共利益的精神样态和行为方式,是乡村教师公共性的体现。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式微,具体表现为过度专业化导致公共理性阙如、国家公职人员身份及相对落后的乡村生活环境导致公共关怀淡化、“陌生人”的身份认同及乡村事务对乡村教师的依赖性降低导致公共参与不足。重构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需要淡化专业意识,强化公共理性;需要通过建构本土化的乡村教师教育体系及增加乡村社会的吸引力激发乡村教师的公共关怀;同时还需要乡村社区、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拓展乡村教师的公共参与空间。  相似文献   

11.
公共精神重塑是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战略、身心俱在融入乡土社会、回归乡土公共情感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下,新时代乡村教师囿于公共制度依附、公共使命式微、公共空间离场等现实桎梏未发挥应有的“新乡贤”身份角色。研究发现,乡土社会悬浮化、乡土文化空心化、城乡张力对立化是导致乡村教师公共精神旁落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通过融入乡村社会文化生活、肩负乡村教育振兴使命、加大本土定向培养力度等措施重塑乡村教师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2.
周晔  何畔 《教育研究》2023,(4):12-22
在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被赋予“新乡贤”的角色期待。新乡贤赓续了传统乡贤德行优秀、才学出众的基本素养,以及眷恋乡土的深厚情怀和贡献乡里的社会公共责任,但表现出偏重于“心在乡”,德行内容在继承中与时俱进,以协同共治者身份参与乡村治理,构成主体多元广泛等新特征。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其身份的公共属性是内在规定,与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则为外在表达。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要承担新乡贤角色,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具备新乡贤素养特征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少数乡村教师精英,才可能成为新乡贤。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实现,要求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复归与重塑,需要在保持专业性与公共性张力、拓宽公共参与空间、形塑乡村教师公共精神、创设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相关主体勠力作为。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村庄的整体性贫困与村落公共空间的衰落相互嵌结。当前,以农民个体和家户为主要扶持对象的精准扶贫实践和以技术治理为主的政策落实方式,使许多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屡遭执行困境和落实偏差。以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为主的"整村扶贫"的日常实践忽视了村落社会"组织衰落"的短板,因缺乏与村落公共平台的衔接以及村民的社会性参与,导致扶贫"内卷化",进而加剧了农民原子化、村落离散化、村庄共同体瓦解甚至"村落终结"的趋势。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研究村落公共空间与乡村社会治理之间的关联机制能够在理论上承接并形成本土化的公共空间理论,在政策和实践层面深化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4.
公共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自2016年开始,江苏省每年在高考本科提前批次定向招录乡村定向师范生,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教学对象的变化促进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创新,如何推动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强化定向乡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如何将乡土文化融入"准乡村教师"职业道德从而"铸魂塑魄";如何重新理解和重建更具乡土性、在地化、开放性的教学逻辑,成为公共教育学课程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乡土实践转向包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构与重建,将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情境,具有乡土性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体验与"准乡村教师"的职业生命体验相融合,同时将教育学体系的理论形态转向乡土的实践形态,让地域性和地方性知识走进课堂,促进具身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深度融合,紧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展开双向评估,最终实现教师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乡土表达".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是乡村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在乡村教师价值观念中的体现,是乡村教师主体对社会责任的客观反映和主观体验,具有内隐性、生成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是由空间、内容和水平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型,包括空间维度的个体信念、伦理规范、公共精神,内容维度的乡村政治责任感、经济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以及水平维度的...  相似文献   

16.
王勇 《山东教育科研》2013,(7):20-22,56
当前,随着群体的不断分化、公共空间的不断压缩和公共言说话语权的不断丧失,乡村教师陷入了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困境,出现了公共性危机。危机的根源既是结构性的,又是建构性的。为此,建构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应该从制度建构、知识建构、公共空间建构和自我建构入手,坚持专业性和专业角色优先,重塑乡村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上种红菱下种藕》是一部慢步调的小说,为了对小说的空间书写作深刻意义上的挖掘,将小说在空间形态上分成公共空间、家宅空间和心理空间,并从这三个空间维度看到城市化发展给乡村空间格局带来的变化,同时感受到身处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之中人物的心路历程。小说透露的空间意识不仅书写了时代变迁,而且通过心理空间的建构表现出人们从乡村到城市的心理空间的变化。王安忆艺术性地用文学记录了新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让读者从其平凡细致的日常书写中见证历史的滚滚洪流。  相似文献   

18.
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公共生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研究农村公共空间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农村的变化,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以卖花渔村为例,运用资料收集法、实地调研法、文本数据分析、空间句法分析等方法获取传统数据和网络数据,从高频特征词、游客情感分析、语义结构网络、空间句法形态变量等方面,研究游客空间感知度、村落空间形态、道路交通可达性等.结果表明:卖花渔村选址格局、整体布局、徽派建筑和盆景文化存在特色;游客对村落的整体满意度高;但村落公共设施不健全,空间吸引力不均衡,道路可达性低.通过“续—修—塑—新—承”策略,强调对整体格局、街巷肌理、建筑风貌、公共空间、文化内核的更新,将盆景文化、人居环境与自然山水联系,提升村落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20.
社区公共空间与居民美好生活密切相关,社区公共空间是实现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当前,随着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结构和功能异化,居民社区生活的权利感、场所感和归属感弱化甚至消失。构建未来社区公共空间,需要政府、市场及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和协作,实现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目标的正义性、设计理念的科学性以及效用形态的接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