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工作面临后现代社会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双重型构,文化胜任力成为社会工作模式转向的概念核心。本文在后现代多元、开放的视角下,研究文化胜任力概念由接受差异到重视能力实践的发展转向,回应文化胜任力本质的开放性和发展的不完整性,以文化胜任力价值观为指导,培育学生的文化自我觉察意识,并将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技能的学习作为教学与实践重点,构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文化胜任力培育框架,进而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文化胜任力培育的理念性指引、循序性特质、具象化感知以及反思性实践。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是多元主体的合作式培育过程,以专业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文化自我觉察意识,将跨文化知识与技能作为教学与实践重点,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文化胜任力水平、培育本土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的日益丰富,但相关概念与框架难以系统理解与对比.本研究通过数据库搜索和文本分析,系统梳理了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发展阶段,提炼出较有影响力的框架,从组织类型、框架目标、建构理念、胜任力要素及社会伦理责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现有框架可分为概念型与内容型(清单型与发展型),总体涉及技术、教学、伦理和态度四大胜任力域,在流行地域、影响范围、表述术语和基础能力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数字化应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侧重程度及对社会伦理责任的理解各有不同.研究有望为数字时代我国教师数字胜任力理论建构、实践探索及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关于胜任力的描述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的概念,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构建已成为组织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文章阐述了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关于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基于绩效的胜任力模型以及基于组织情境的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同时,对国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发展以及胜任力模型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马良 《丹东师专学报》2010,(2):10-15,20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经过20多年的专业化教育和职业化推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理论的实践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日益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实现与西方社会工作平等"对话"的基础。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中,文化适切性的哲学思考显得更为迫切。在本文中分析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三个涵义,提出了"镜、根、源"的观点,也透视了文化适切性价值取向中的中西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和中国文化古今差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周榕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94-98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avid C.McClelland提出的胜任力理论,是目前管理学领域开展能力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在辨析胜任力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释将胜任力理论引入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能力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分析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核心技术。结果表明,胜任力模型对于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能力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其未来研究将围绕模型构建、相关培训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5类主题展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家政市场在快速膨胀的同时并未严格控制并确保其质量。为了找出家政行业服务人员高绩效高质量工作的核心胜任力,为家政市场“提质扩容”提供理论依据,以家政服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四个胜任特征维度、48项胜任特征因子,并对胜任特征作出解释,初步建立了家政服务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模型中的胜任特征也充分反映了现阶段家政从业人员岗位素质技能待提升之处。建议家政企业从市场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完善培训体系;相关部门应注重推进家政服务职业化,吸引优秀从业人员;高校与政府应扶持相关的学科发展,将具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水平较低,远程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有必要实施有效的数字胜任力发展路径。基于此,文章依托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通过图画描述和半结构性访谈对在职国际中文教师进行个案分析,发现:教师在课堂管理、师生互动、设备使用、学生参与等方面遇到了困难,但可以通过教学反思、学生意见、集体研讨、专业培训、共同体等路径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从而促进其数字胜任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教育规划者、教育机构、教师群体视角提出相关建议,以持续发展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文章对基于远程教学的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路径的探索,有助于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积累,并可为远程教学转型中的教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字科技的爆发式发展对公民应有的能力素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欧盟为了从教育实践层面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于2017年专门面向成员国教师发布了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期望通过此框架指导和提升教师的数字胜任力,以赋能学习者数字胜任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富有竞争力的数字公民.此框架由专业化参与域、数字化资源域、教学和学习域、评价域、赋能学习者域、促进学习者的数字胜任力域构成,共涵盖22项具体能力.值得提及的是,此框架还从胜任力发展的视角研制了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以指导教师对其胜任力水平开展自主评价和个性化发展.该框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2.0阶段推进教师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应尽快开展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制定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标准,以及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视角持续推进教师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9.
自OECD将全球胜任力纳入PISA测试以来,很多国家愈发重视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和教育,但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测评也引发了争议.在借鉴"最佳实践"或"先进经验"之前,有必要首先澄清这些争议和质疑.因此,在简要介绍OECD全球胜任力框架和测评提出的原因和内容之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其争议:"全球胜任力"本身存在概念混淆的问题,并带有鲜明的经济导向、精英主义和西方中心的属性.中国需谨慎对待OECD全球胜任力的直接引入,建构适应本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体系,并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自西方传入我国,恰逢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恰好回应了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不可否认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仍受到很多限制。本文在梳理社会工作伦理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本土化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困境,即专业伦理与工作者个人价值、工作者个人价值与案主的价值、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困境以及专业伦理与社会价值的困境,并提出了从由政府提供必要的资助或者购买服务、拓展专业服务的发展空间、加快第三部门发展以及由社工组织来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来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