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醉翁亭记》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乐”字贯穿作品始终,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情,尽管作者当时身处逆境。笔者在此仅就作品中“乐”的艺术表现手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名作。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文章处处围绕“美”展开,处处给读者以美感的满足,可称得上是一篇“美文”,是品味美的意蕴的典型范例。学习本文,也是一次感受美、品味美、接受美的熏陶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醉翁亭记》极其生动的描绘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的政治理想和寓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全将写景、叙事和抒情熔于一炉,正如前人所说“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写得情景交融,韵味隽永,含英咀华,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25):35-36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根据课文特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欣赏优美的景色、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品词赏句上,使阅读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一、理解课文内容与审美相结合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试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直接对话。文章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视角;而学生读课文,则是通过这面镜子折射出的画面去洞察客观事物。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想一想作者为何这样写。在…  相似文献   

5.
    
《雪》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运用反衬的于法,把形象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抒发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强烈感情。作者的写作目的本是赞美上海的飞雪,但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写此,而足写了福建的飞雪。作者别具匠心,用福建飞雪的不美来反衬上海飞雪的美。作者着力从颜色、重量、数最、声音等方面进行反衬,突出了上海雪花的美好的色彩、轻盈的姿态、显示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历来被评论家认为是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思想,是一篇充满了正能量的乐观向上传世佳作,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洋溢着和谐之音。细读文章,总觉这些说法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及作者所处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联系不上。本文写作背景相当复杂,分析时恐不能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7.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于描写处却缺少认真的思考、细致的描摹,记叙事件虽完整翔实却难以生动,抒情议论虽按部就班却索然无味。记叙文,写人记事,写人需抓住特征,不可千人一面,脸谱式的人物描写不足以表现其人物特点,也无法更好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写事的文章要突出重点,画面式的定格有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而这些重点的表现非细节描写不足以显现。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细节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细胞,正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细节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增添了不朽的魅力。"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趵突泉》是小学语文五年制第七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游记.作者用生动、形象、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感情.作者按照名胜——泉水——大泉、小泉的写作思路把济南名胜趵突泉水的清、浅、鲜、洁,大泉涌流、小泉冒泡的优美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十分动人.  相似文献   

9.
《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文,是一首诗歌,它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优美生动,易于朗读和背诵,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的生动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0.
<正>除了想象和情感抒发,我们常说的间接叙述、侧面描写、整体概述、虚拟事实等亦属虚笔。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一路都是"太守"如何如何,那么"太守"是谁呢?到结尾才点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种先虚后实的笔法,使文章轻松洒脱,灵活多姿。如果从开头到结尾一直都是"欧阳修"如何如何,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味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全诗三次写琵琶女的演奏,其中第二次是实  相似文献   

11.
王鲁彦(1901-1944)的《雪》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把形象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抒发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强烈感情。作者的写作目的本是赞美上海的飞雪,但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写此,而是写了福建的飞雪。作者别巨匠心,用福建飞雪的不美来反衬上海飞雪的美。福建的飞雪怎样呢?它是"灰色的","像是雨点","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也未尝跳跃,也  相似文献   

12.
【考点解析】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写的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体验。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情绪。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如:《背影》《藤野先生》等。  相似文献   

13.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亭记》,历来为后人所推崇,其原因不仅在于他对精美秀丽环境和四时变化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其攫取读者心灵,像磁石般吸引人的,正是他被贬谪为滁州太守后,与民同乐、寄情山水的悠然和超脱之情。作者一开始写醉翁亭的环境和亭名的由来,只是一个引子,为下文写太守与滁人游山、  相似文献   

14.
课例之一:《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请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写篇托物寓情的散文.  相似文献   

15.
写文章,都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状物的文章,同样如此,也要有鲜明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对某一种物晶的描写,或赞美,或歌颂;或借物喻人,或借物说理,或托物言志……运用各种方法,尽情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状物类文章中心思想的特殊表现方法。怎样在状写某一种物品时抒发思想感情呢? 一、字里行间渗透思想感情在状物作文中,空洞的叙述没有感人的力量,只有具体而又形象的描写才能打动人心。赞美之意,热爱之情,必须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必须融化于富有特色的具体描写中。一位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爱六月的  相似文献   

16.
张云华 《江西教育》2007,(12):14-14
课例之一:《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请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写篇托物寓情的散文。  相似文献   

17.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和谐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写景抒情,应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写得使读者像亲眼见到一般,而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尽之情则表现在言词之外,由读者通过形象的描写自己去体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因情选物写作时,笔下的自然景物应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思,让"山水有情,草木知意",而不是简单客观的描写。  相似文献   

19.
陈忠德 《山东教育》2002,(14):25-26
文学语言大师老舍的《五月的青岛》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两幅自然风景画和三幅社会风俗画的精彩描写,尽情地赞美了青岛的美丽,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文章不仅立意深湛、意境壮阔、语言优美,而且构思非常精巧,五幅画面的逐层展现,极具艺术匠心。作者在安排五幅画面时,十分注意层次美。由陆地到海上,由花香、绿色写人事活动,然后抒发感受,既有动感又有立体感,既有大场面的铺叙,又有小镜头的雕琢。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无不显露。作者犹如一位相当高明的摄影师,采用鸟瞰…  相似文献   

20.
《桃花扇》是清初剧作家孔尚任所写反映南明灭亡的一部政治历史剧。这部历史剧描写的是1643年至1645年间,也就是明崇祯皇帝自杀到弘光灭亡这段时间,发生在以南京为中心的政治舞台上的一些重大政治斗争。作者用丰富的舞台艺术形象,揭示了南明小王朝没落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出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倾向,表达了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