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我记事起,就清楚地记得我们家吃的鱼,基本上都是爸爸垂钓的。家里吃不掉了,就在自家的院子里垒了个水池,将鱼放养在里面。有一天下雨,我透过窗户看见雨水滴落在水泥池中,溅起许多水花,我找来两块木板盖在水池上面。第二天早晨,妈妈在院中看到有一条小鱼躺在地上,“哎呀,这条鱼怎么啦?”这一叫,我赶紧跑过来,低下头一看,天啊,这条鱼儿遍体鳞伤,鱼身上沾满了泥土,一点水分都没有了。我断定是野猫惹的祸。妈妈要我端来一盆水,轻轻地擦抹鱼儿身上的土灰,又轻轻地把鱼儿放在清水中。小鱼奇迹般地活过来了!”妈妈当时就做出决定,我们连同其他几…  相似文献   

2.
我不喜欢钓鱼,也不喜欢吃鱼。有几次被朋友们拉到水边垂钓,也没有钓迷们的“入定”感觉,只是感到一种无奈。因为人在明处,鱼在暗处(水底),你看不见鱼,也无法控制鱼,但你的所有情绪、思想、行为都被看不见的对手——水底的鱼儿牵着走。鱼儿高兴动动  相似文献   

3.
绑鱼趣话     
每位钓鱼人的家庭几乎每天都会与鱼打交道,钓鱼、烹鱼、吃鱼,你可知道在暑夏季节,鱼儿应该如何保活吗?笔者在福建省建瓯市发现这里有一种奇特的鱼儿保活法绝技——绑鱼。当地的鱼贩将一条条草鱼、鲢鱼、鲤鱼等淡水鱼,用细麻绳绑得严严实实,并扎成弯曲的半月形,井然有序地放在木桶里,或挂在竹竿上叫卖。笔者一问,得知这是当地渔民处理塘鱼的传统方法,名谓弓鱼或绑鱼。  相似文献   

4.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5.
黄旺意 《钓鱼》2009,(23):37-38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这句钓谚说明在整个垂钓活动过程中,钓点选择的重要性,尤其在鱼儿少吃少动、觅食活动范围不大、天寒水冷的冬季则更加显著。因为冬季垂钓主要是人找鱼,不是鱼找饵,只有找到鱼儿躲避严寒,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肉食性的鱼,还是喜吃素食的鱼,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爱吃活食。尤其是在天气湿闷、水中缺氧,或水温较低时鱼儿吃饱之后,对一般食物不感兴趣,但见到活食时,仍然会追着去咬。于是一些老钓手创造了一种新奇的钓法,叫“追钓”。追,当然是引逗之意,就是在鱼儿不愿进食的时候,用提动钓饵的办法,使钓饵“活”起来,用活物去引诱鱼儿上钩。  相似文献   

7.
晓红 《钓鱼》2007,(1S):25-25
无论是肉食性的鱼,还是喜吃素食的鱼,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爱吃活食。尤其是在天气湿闷、水中缺氧,或水温较低时鱼儿吃饱之后,对一般食物不感兴趣,但见到活食时,仍然会追着去咬。于是一些老钓手创造了一种新奇的钓法,叫“追钓”。追,当然是引逗之意,就是在鱼儿不愿进食的时候,用提动钓饵的办法,使钓饵“活”起来,用活物去引诱鱼儿上钩。  相似文献   

8.
父子钓情     
我之喜欢垂钓,也许是父亲一生倾心于钓鱼的感染,或者说遗传基因起作用。 20年前,一个细雨霏霏的下午,我拿出父亲的两把钓竿,在离我家不远的一个河塘里,用绿虫子作钓饵,在桥墩子下钓起27条大小不一的鲶鱼……奇怪的是,待父亲闻讯赶来时,鱼儿们却偃旗息鼓,再不上钩了。直至黄昏,过了鱼“拿食儿”的高峰期,两支手指粗细的鱼漂仍然静立水中……那年,我只有13岁。那时  相似文献   

9.
离我们不远处的冰面上,一位钓友开始上鱼了……又一位钓友也上鱼了。那些活蹦乱跳的大鲫鱼、鲑鱼,真是让人眼馋。“莫宁努夫,”我兴奋地一拍大腿:“咱们快下钩吧!”“对,咱们也快下钩!”莫宁努夫也坐不住了,拿起鱼竿,蹲在冰窟窿边上:“来,这儿就交给你啦。哎,冬钓不同于夏钓呀,要引诱鱼儿游动,注意手竿要不断地上下、左右、前后来回移动,挑起鱼儿们的食欲,叫它们张口吞食上钩……”他站起身,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珠英小姐,祝你好运!”说完,便到另两个钓点去了。我蹲下,静静地守在洞边,凭心而论,我是认真的。“哦,我钓到一条呶!”莫宁努夫举…  相似文献   

10.
颜恒 《钓鱼》2009,(6):44-45
钓鱼人总是会在垂钓中生出许多“新法”,千方百计来增加鱼咬钩的机会,以使鱼获量大增。一条“逗一逗,鱼上钩”(与之相似的还有:“鱼不咬钩逗一逗”、“钓动不钓静”、“轻提慢引,鱼儿咬钩变勤”等等)的现代钓谚.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笑     
《钓鱼》2013,(2):66-66
你是第五条 一个人看见有个钓鱼的拿着一面镜子站在水里。“请问,你在那里干嘛?”“在钓鱼。”“用镜子钓吗?”“不错——这是新发明的一种钓鱼法。”“你能把这种方法告诉我吗?”“可以,但要付100块钱。”那人好奇心盛,于是如数付款。“方法是这样的。”钓鱼人开始解释:“你把镜子对着水面,一看见有鱼游过就马上用镜子的反光去吓它,待鱼儿吓昏后你就把它捞起来。”那人听了勃然大怒:“胡说八道,这样怎么可能钓到鱼,你钓了几条了?”“今天你是第5条。”  相似文献   

12.
现象钓,在不某少一钓水手域都选遇定到钓这位种,情底况钓鲫:外、鲤出垂等底层鱼,打窝一段时间后,窝内鱼星翻涌,但守候多时浮标纹丝不动,不见鱼儿咬钩。原因爱”,①不饵同料鱼不儿对喜路好。不“萝同卜的白食物菜,。如各果有所饵料选择不能迎合鱼儿的口味,即便是把最鲜美的钓饵放在鱼儿的嘴边,它们也是不屑一顾,懒于开口的。②水底淤泥深,钓饵难以被发现。多年未清的池塘、河汊、沟渠、水底淤泥较深,加上底层鱼的搅动,使水域底层水质变得更加浑浊,钓饵特别是蚯蚓等颜色较深的钓饵难以被底层鱼儿发现。③鱼儿浮于水中。在沉闷、湿热、气压低的…  相似文献   

13.
终生难忘     
几十年的食鱼生涯中,到底吃了多少鱼无法统计,究竟吃了些什么鱼也无可查证,但有几次食鱼的经历,却是终生难忘。(一)冬至河鲤分外香1999年的一个冬季,我们阿克苏地区工作队的八位同志,在天山第一高峰——托木尔峰山脚下的乌什县支农,驻地门前不远处是一条境外河——托什干河的支流,水量不大,河里的野生鱼类却十分丰富,有鲤鱼、鲫鱼、白鲦,还有新疆特有的珍贵冷水鱼——新疆尖嘴鱼。在那交通、通讯不便,文化活动贫乏的维吾尔族群众的居住地,垂钓活动成了我们业余时间的主要消遣。夏天,河里鱼儿多多,秋天,河里鱼儿肥肥,经常用在河里垂钓上的鱼…  相似文献   

14.
杨伯诚 《钓鱼》2006,(4):34-35
非鱼使用什么饵料,就有了很大的帮助。料喂养罗非,我每次都向鱼老板索取一些四、饵求于精对口更灵俗话说“一方鱼吃一方饵,一方饵钓颗粒饲料,掺和相应数量的粘粉,到喂养鱼谚有“钓多或钓少,全凭位置好,一方鱼”。罗非鱼长期吃喂养的食物,养成点附近下竿,次次都获丰收。鱼儿咬不咬,关键在饵料”,可见鱼饵的作了对喂养食物的偏好,垂钓时就要对症下在不喂养的池塘或河渠、湖泊、水库用在垂钓中是非常重要的。罗非鱼属以植药,采用喂养的食物作诱饵和钓饵,肯定垂钓,就要精心选用诱饵和钓饵。虽说罗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能获得好的…  相似文献   

15.
我能吃鱼,甚而至于烹鱼的手艺也招客人称赞,然而我不会钓鱼,钓龄不短,钓绩不佳,说起来脸红。 可我钓过虾,钓过蛙,还摸过蟹,惟独在钓鱼上功夫差矣。 说起钓蛙,很令人回味。小时候,和几个一起光屁股长大的“抹泥之交”,用一根向日葵杆儿,头上拴细线一条,线头儿拴块旧棉花团儿,找个没人的地方,朝棉团儿撒泡尿,然后到河沟里垂钓,一只只青蛙便前  相似文献   

16.
徐锐 《中国钓鱼》2018,(12):38-38
冬天垂钓,要掌握好“三要”和“三忌”。一要选择向阳、避风、水流平缓的位置下钩。有人认为,冬天鱼儿进人“休眠”期,不开口。其实,冬天照样能钓到鱼。尽管气温低,鱼儿还是活动的,既然活动就要觅食。同样一条河,向阳、避风的地方,水温要略高些,在这些地方垂钓,一般都能有满意的收获。不过,“食塘”不能打得太远,过远,反而钓不到鱼。  相似文献   

17.
放生的惦念     
有一位女教师,退休后被喜欢钓鱼的丈夫“拉下水”。常在水边走,哪能不湿鞋?她不仅很快学会绑钩上饵调漂遛鱼,还时不时钓上一两条不大不小的鱼。和粗线条的丈夫不同,她每每给鱼儿摘钩,都要柔声细气地说一声“对不起”,丈夫听了不以为然,说她是“妇人之见”,她笑而不辩。那副神秘莫测的表情,让丈夫好一通琢磨。也许是悟到了什么,他现在也常常向鱼儿道声“对不起”。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四.极其尴尬的一天逛黑狮(ELHAIZE)超市,太太拿起一条鳟鱼仔细打量。我几乎天天钓鱼,太太却在超市买冻鱼,让我这个钓鱼人好没面子。我问道:“我钓的鱼吃光了?”太太反问:“上荷兰玩了两天,你已经几天没钓鱼了?昨天晚餐吃那条瓦块鱼是冰箱里最后一条。”3月的莱斯河,河畔的柳树虽然还是片叶未生,气温却已经高了好几摄氏度。鱼已经和成都的2月一样好钓了。  相似文献   

19.
自配诱饵剂     
我是一位退休医务工作者,不知何因自青年时期以来惟一的业余爱好就是钓鱼。几十年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垂钓的关键在于“诱”。特别是在鱼儿密度稀少,早春深秋鱼儿游弋性尚差时,如何将鱼儿引诱到自己的垂钓点下是一件较为棘手的事。我曾想健胃药既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难道就不能应用到鱼的身上吗?之后我试着配制诱饵剂。处方为:  相似文献   

20.
张世才 《钓鱼》2008,(2):48-51
笔者有60多个春秋的钓鱼经验,感觉经验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最关键的只有两条:一条是根据鱼种用诱饵喂窝(打窝),把分散的鱼儿聚集到窝子中来;一条是根据鱼种使用相应的钓饵下钓,让鱼儿心甘情愿吞钩上钓。只要抓住了这两条,就能钓到鱼、多钓鱼、钓大鱼,做到鱼儿满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