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教研室的通知,我校要安排一名有发展潜力的高段语文教师参加城郊小学语文教师实力推荐活动。经过再三考虑,我们决定安排谢海林老师参加本次展示活动。万事开头难,准备公开课的第一步就是选课,这是上好公开课的前提。选课首先要考虑执教者本身的特点。谢老师是一位理性思维较强的教师,教研组根据谢老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石皇冠老师:你好!我是刘葳,谢小庆老师给了我你的通信地址。谢老师、你和我曾一起在《领导者》杂志上发表过一组有关基础语文教学的文章。其实在那以前,我已在谢老师的博客上认识了你。内心一直感佩你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上不懈的努力。最近,谢老师访问了你任教的小学。他不辞辛苦,是想让你这样的一线语文教师感受到支持,感受到鼓舞。我理解你们对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片苦心,所以禁不住"提笔"写下这封信给你。我和谢老师一样,没有直接从事基础语文教学的经历。虽没教过,但我学过,深知语文学习的问题所在,这是我们今天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做不出好文章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搞笑剪影     
一天 物理教师谢sir走进教室 笑眯眯地对我们说 今天 , , : “,如果你们能做出这道题目 我就给你们每人50颗糖吃 我们听后自 , 。”然是不亦乐乎 难得有如此的待遇 过了一会儿 同学们一个接一 , 。 ,个站起来说做完了 并向谢sir要糖吃 谢sir一看答案 鼻子都气歪 , 。 ,了 气呼呼地说你们全都做错了 还敢要糖 突然一位同学冒 , : “ , ?”着被谢sir 严刑拷打 的危险 勇敢地站起来说 谢老师 你只 “ ” , …  相似文献   

4.
时间:一九八○年五月十四日班级:二十中学初中一年级二班教师:包经弟老师(这是包经弟老师所做的语文教改实验课。这堂课重点突出,生动活泼。教师在正确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相似文献   

5.
在教改浪潮中,许多学校和老师都偏离了自己的轨道,把教改弄得过了头,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公开课成了花架子。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两节数学教改研究课的对比,说明在教改浪潮中我们教师要坚守一方"净土"——以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为根本原则。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以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为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6.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曾经风靡一时的顺口溜道出了多少学生对考试制度的厌恶和无可奈何的心绪。随着新一轮教改的开始,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起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红烛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与旋律时,老师在家伏案批改作业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亲爱的同学,你见过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在家工作的情形吗?我是幸运的,我与我的班主任谢老师就住前后楼,我就看到过歌中的情景。记得上二年级时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做完了当天的作业,到院子里玩。当时已经九点多了,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院中。我滑着直排旱冰,到了近处才看清是谢老师,忙说了声“谢老师好”。这时,老师手上的一个大提包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好奇地问“:谢老师,这是什么?”谢老师微笑着说“:你们的作业…  相似文献   

8.
在教改中,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大家都比较重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我认为师生关系问题是教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一、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联系。即教师以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对待学生,学生以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对待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是由教  相似文献   

9.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常听到一些老师述说这样的困惑与苦恼:自己如何刻苦钻研教材,如何精心设计教案,如何一丝不苟地仿效于漪、钱梦龙等特级教师的教法,可教学效果仍不理想,教改无法深入。这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教师在探讨教改路子时,没有考虑到应当把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我是从语文杂志上结识语文教改新秀林惠生老师的。1987年,我受命主编《作文同步指导》丛书,请各省知名教师协助征文、组稿,惠生所组稿子质量上乘,其指导的评语深刻、公允、认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我们之间书信往来不断:探讨教改,撰写论文,切蹉学问,互勉互励,遂成挚友、知音。惠生老师扎根于湘西南农村中学这片沃土,不断开拓语文教改的新路子,默默地耕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教改科研,取得了令同行盛赞为“中学语文教育专家”之美名。  相似文献   

11.
正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观察班上学生对你关注眼睛的多少,来判断这堂课的吸引力有多大,收效有多高。如果学生对教师的举动关注甚少,教师该好好反思: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是教学内容出了问题,还是教师的语言没有吸引力?等等。下面,我就音乐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谈谈体会:一、要被学生关注,首先要关注学生新教改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新教学理念,是新时期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2.
难忘的一课     
在六年的小学生涯中,我最怀念的一堂课,是我尊敬的谢老师要走之前上的最后一课。 记得那天,上课铃响了,谢老师和往常一样右手拿着书,热  相似文献   

13.
教改实验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这已成共识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势必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当前 ,许多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实验 ,而学校对教改实验的管理和评价却相对滞后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改的开展 ,削弱了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 ,我校就如何科学地进行教改实验的管理和评价作了初步的探索 ,通过实施对教改实验的评价 ,确立了教改的方向和目标 ,促进教改实验有序开展 ,提高教改实验的价值。  一、教改实验评价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 ,它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  相似文献   

14.
星期三的晨会课上,班主任谢老师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同学家境贫寒,你们打算怎么帮助他呢?”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要给他捐款,有的说自己会去辅导他学习,有的说要赠送他一些学习用品……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谢老师点点头,说:“我们班陈丹莉同学的父亲在大学读书,母亲一直没有工作,而且前段时间家里又有人住院,花了不少钱,现在家里比较困难,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她好吗?”说着,谢老师从口袋里拿出100元钱,放进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望向陈丹莉,目光里饱含同情。大家小声议论起来:“我以前一直以为她不…  相似文献   

15.
孙玉芹 《宁夏教育》2007,(12):75-76
走近窦桂梅老师,倾心阅读她的《为生命奠基——实现"三个超越"》一文,文中谈到的"三个超越"是她在语文教改中独到而深刻的教学理念。窦桂梅老师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  相似文献   

16.
一天,妈妈携着王小明的手,惊喜地对施老师说:“这孩子的脾气你是知道的,理一次发不知要做多少动员工作。现在,托儿所给孩子们理发了,用不着我费心了,谢谢老师。”施老师微微点了点头,说:“要谢,还得谢谢李子强同志呢。”  相似文献   

17.
群众性的评教评学活动是一种教改实践活动。它对于开创教改局面,形成教改风气,推动教改深入,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三年来我校坚持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得出的结论。教改要靠教师的自觉性,同时还需要领导加以促进。在这方面我着重抓了两件事:一是组织教师每周学习一次业务。侧重学习有关教学原理、教改方向的文章。传播教改信息,用改革的思想充实和占领教师的思想阵地。二是在教师中开展持续的群众性的评教评学活动,促进教师用学得的教改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老师,至少要对"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语文课堂应该讲什么"这样的问题经常思索,才能结合课堂教学,探寻出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教改之路。这是最近听了十余位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大赛后,留下的感受。一、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1.教师对文本的核心价值认识不到位不知道文本的真正价值何在,不知编者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考试的重心逐渐转向对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考查。因此语文课上要不要对字词教学提起足够的重视,语文教师会持不同的见解。有的老师认为都是中学生了,字词教学已不再是重点;有的老师喜欢留给学生自己在课下解决字词问题;还有的老师只是在课上检查预习环节时,象征性的检测一下写法和词义。而现在的课程改革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有的老师干脆把字词一项忽略不计,留给学生自己去消化理解。而今年的期末测试中有一题是让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结果有85%的学生很多字都不会写,这一结果足以让老师们反思一下自己的字词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改在爬坡,是行进在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拐点上。我想,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了。所谓拐点,就是说可能向左走,也可能向右,也可能下坠,拐点上的人和事,面临着无数选择。但是语文教学无论作何种选择,作为语文老师;首先不能放弃对文本的解读。因为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真正的受到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