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基于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了心理特征和工作搜寻行为对就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搜寻自我效能可以预测工作搜寻时间及其对未来工作的思考行为,对工作搜寻结果的感知控制可以预测工作搜寻时间和工作搜寻频率,但是两者都不能预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态.在三个工作搜寻行为中,工作搜寻时间和工作搜寻频率可以预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态,但是两者对其产生的皆是负面影响.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来自于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大学生工作搜寻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作为求职者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直接决定了其就业的成功与否.本文基于对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调查数据,来分析中北大学生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点,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地方性综合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征.研究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大学毕业生薪酬预期即保留工资设定过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辅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加强就业辅导、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预期偏高,其搜寻行为受到自身能力、专业背景、性别、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辅导、经济形势、就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提升就业能力、主动搜集信息、加强就业辅导、进行创业教育、发挥政府职能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刘红斌 《教育与职业》2012,(35):100-101
文章通过对扬州大学2009~2011届经济管理、工科以及农科等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的调查和对比分析,指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职业规划意识建立较迟、就业劣势明显、工资期望过高、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滞缓了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开展,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出了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思想、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等建议,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形势面临风险与挑战。随着工作搜寻理论在就业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为分析和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借鉴工作搜寻理论,调研分析了轨道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工作搜寻之间的关系,并设计了五维就业能力模型,就轨道类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能力、减少市场摩擦、增强人职匹配等问题提出合理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作搜寻理论的逐步发展和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应用中的不断完善,为分析和研究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了新思维、新角度和新方法。在借鉴和应用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分析摩擦性失业和工作搜索渠道的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加强就业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鼓励大学生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和成熟,搜寻理论在劳动力经济学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开始为分析和研究失业问题提供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方法。21世纪初,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分析,本研究认为有必要从摩擦性失业问题、技术性失业问题、搜寻能力问题、配置能力问题和外部管制问题五个方面入手,通过强化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社会联系、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部结构、完善就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以及加强课程体系改革的政策力度来调整高校课程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温州市3所高职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工作信息不对称、搜寻能力不胜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匹配等问题。为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分布于全国多所高校的209位大学生的调查,本文利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女性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显著地长于男性大学生,尤其是女专科大学生、女硕士及以上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与相对应的男大学生相比劣势更为凸显。在此基础上,笔者从缩短女大学生工作搜寻时间的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空间行为包括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和就业体验行为.通过对四川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前对就业环境总体有一些了解,但是感知不强,获取信息的渠道还不够宽阔,在不同的感知项目上差异较大;大学生在就业决择时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表现在工作性质和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大学生从事的行业主要是依靠脑力和技术的就业,在随着时间的增加,大学生会尝试改变自己的工作,获取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大学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与工资、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保障、工作前景、社会地位及家庭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职业信息采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在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降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相互搜寻的成本、提高高校职业指导机构的公信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就业信息采集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分析职业信息采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做好职业信息采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成本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就业成本是指在校大学生从寻找工作开始到寻找过程基本结束这一特定时间段内,为实现就业而支付的费用总和。主要包括信息搜寻费、个人营销费、参加招聘会的费用三大类。分析就业成本,寻求就业费用投资效益最优化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目前日益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结合多领域的知识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以工作搜寻理论中的麦柯尔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从一个侧面解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工作期望、工资标准和搜寻时间的角度思考高校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韩宏华 《高教论坛》2009,(8):62-63,66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就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关键指标.本文分析了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相关理论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率.文章从人力资本投资、工作搜寻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理论角度来阐述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动力机制在于大学生及其家庭为了实现家庭预期利益最大化和用人单位录用决策者为了实现个人预期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增加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来源、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促进工作流动和职业发展;消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损害就业公平、限制大学生择业范围、增加就业成本.应客观看待社会资本的两面性作用,大学生应积累社会资本,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政府应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环境,减少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动力机制在于大学生及其家庭为了实现家庭预期利益最大化和用人单位录用决策者为了实现个人预期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增加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来源、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促进工作流动和职业发展;消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损害就业公平、限制大学生择业范围、增加就业成本.应客观看待社会资本的两面性作用,大学生应积累社会资本,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政府应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环境,减少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如何帮助求职者实现更快、更满意的就业是当前学术界和业界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本文采用就业决策满意度和就业速度衡量就业结果,借助人岗匹配理论,构建了工作机会识别能力对就业结果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460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发现:(1)工作机会识别能力对就业决策满意度和就业速度两方面的就业结果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工作机会识别能力对就业后的人岗匹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人岗匹配在工作机会识别能力和就业决策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3)工作机会识别能力和就业后人岗匹配之间的关系随着工作搜寻行为的增加而增强;(4)学历越高,就业的速度越快。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为求职者个人的职业努力以及高校的职业指导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论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充分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不断向全方位、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专职的就业工作人员已经越来越不足以满足就业工作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以其便利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特色而显示的巨大优势,使其成为全面化、精细化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力军,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才能切实加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促使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行动者可以是个人、集体、组织乃至国家.社会网络嵌入社会互动中,其建构带有资源交换的目的.在社会网络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指大学生凭借社会网络关系获得适宜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和发展的优化程度.社会网络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大学生降低就业信息搜寻成本,获得工作机会和较优的工作环境、工作报酬,提高工作稳定性和自主创业的成功率.通过社会网络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要求从大学生、高校、社会和国家几方入手,树立社会网络意识,建构、培育和优化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