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和民主化,高等学校面临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国家逐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高等学校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与扩大,对促进高校特色发展、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政府管理去行政化是高校办学自主权得以落实与扩大的基础,应通过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高校的法人主体地位、促进教育中介组织发展、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等措施推进政府管理的去行政化,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应成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推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对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负有主要责任,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推动力。首先,地方政府改革尚未到位,影响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其次,目前在新体制尚未建立,传统体制尚有惯性作用的情况下,高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必需依赖于政府的主导作用;再次,即使今后地方政府改革到了位,真正建立了新的管理体制,高校要用好办学自主权,社会要保护好高校办学自主权,仍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经历了30年改革历程,经历了试点、全面改革和不断深化等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内容主要围绕高校自主权下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健全与完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五大主题而展开,取得了重要的改革成果。未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根据从管理到治理的改革理念,确立质量+效率的复合式改革目标,建立简约化的高校组织结构和品状组合的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在法律框架内实现高校的责权统一,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相似文献   

5.
试论办学自主权与高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大学内部管理科学化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大学内部管理科学化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步完成,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芳  蒋莱 《复旦教育》2002,(4):41-44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9,(3):31-31
关键词读解 在大学,希望国家落实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如何落实争论不一。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宏观管理制度的变迁分为四个阶段:行政主导阶段(1949-1977年)、政策推进阶段(1978-1992年)、法律定权阶段(1993-2009年)和规范治理逐步推进阶段(2010年至今)。变迁的过程以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嬗变为表征。基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其变迁具有行政力量主导、多重因素牵引、强制中的诱致性、路径依赖的渐进性、稳定与风险的平衡等五个特点。未来的制度改革,要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高高校自主意识;又要落实高校话语权,重塑高校学术本质和育人本真。  相似文献   

9.
宋有 《中国教工》2014,(6):27-28
黑龙江科技大学党委不断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工会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纳入学校总体办学格局、办学体制和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充分发挥工会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作用,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6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下,中国高等教育是国有化的办学体制、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单一的投资体制。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包括:变国有化的办学体制为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变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变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为以条块为主的领导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校内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设立教授委员会的法律根据、教授委员会的性质等八个方面对东北师范大学等四校的教授委员会规章做了比较研究,并给出了结论,旨在建立对我国高校教授委员会状况的全面认识,更好地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聘任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试行教师“选择性任期制”;严格教师聘任程序,评聘分开;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和聘后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高校办学自主权是一种广义上的公共权力,由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及其内在规律所决定,这种公权力具有自治行政、国家监督的特性。法律授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容和范围,实质上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规律的确认,政府不可以任意予夺或僭越。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落"到"实处"是多重因素的结果,就民办高校而言,在法律层面失之具体,规章层面管控过多的制度安排下,既与相关行政部门的权力边界限定缺位以及政策与法律抵牾、行政治教一以贯之有关,也与对现代大学制度本质认识滞后及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有关。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道阻且长",其主要障碍是:教育政治化的意识形态依然存在;行政管理惯性力量强大;控制型管理体制机制变革缓慢。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群体自由全面发展,有利于整合科研力量,有利于把握、选择、引导研究方向,有利于发现、遴选创新人才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群体自由全面发展,有利于整合科研力量,有利于把握、选择、引导研究方向,有利于发现、遴选创新人才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来,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成为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核心问题。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正式制度中涉及中国高校自主权的主要政策与法规文本,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办学自主权"回归"演进中有五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以政府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面对思想解放,提出高校办学自主权"回归";第二阶段,1986—1993年,以政府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标志,面对思想纷争,争取市场主体地位与更多"名义"自主权;第三阶段,1994—1998年,以全国人大颁布《高等教育法》为标志,面对两轨体制的转型困境,确认高校法人地位与有限自主权的"名义"法律保障,在招生就业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改革等领域高校办学自主权迈出制度性突破;第四阶段,1999—2011年,以政府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原有涉及多方利益的存量改革固化,改革增量创新难度加剧,造成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困,也迫使学校寻求自主权确权的制度创新;第五阶段,2012—2017年,以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标志,面对全球治理浪潮,政府简政放权,探索确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结构,碎片化自主权"回归"诉求转换为整体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校自主权的演进始于突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纠结于转型中的两轨制、转换于公共治理理念框架的实践,这将改变政府与学校就办学自主权的"分权"或"放权"的"线性"循环局限,转入到参与大学办学相关利益方关于权利、义务、责任、理念的制度重塑与学术生态培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制度提出“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和谐治理模式,提倡高校内部各种权力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权力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背景,进行现代大学章程建设,梳理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建构新型权力体系框架,建立和谐的权力运转模式,以提高高校管理体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这里所讨论的高校是澳大利亚的国立大学,不涉及其他大学。自主办学的概念从本质上理解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办学的自主权,还有一个是治理的独立性。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澳大利亚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主要体现在法律保障、体制保障和技术保障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谈谈法律保障。澳大利亚有多部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条例修正案,现行主要  相似文献   

19.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措施之一。以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内涵和文化属性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大学外部环境存在着的错位、隔离、脱节和内部存在着的权力争执、割裂、弱化等矛盾问题,从植根多元文化土壤、回归文化组织本质、遵循学术自由基准和厘清大学制度根本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评估与现代大学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高校评估是保证大学办学自主权,保证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基石。问题是制度建设的起点,也是制度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其存在是必然的。在大学大发展后问题很多,有一些还关系到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根本利益,这些问题正是现代大学评估制度工作的出发点。评估是人们对事物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本身也具有一种监督、批判功能。大学评估制度通过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去旧创新,引领大学发展。大学制度是对大学进行创造、更新、变革起支撑、促进、改善作用的动力机制。大学制度中的评估制度是对大学发展过程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