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自然是活教材,孩子天生对大自然具有好奇心,城区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不多,幼儿园的自然角和种植园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创设幼儿园的"微生态环境",让自然角成为自然界的缩影,成为孩子实践操作的园地,成为幼儿与自然对话的"窗口"。我们从"种什么—怎么种—怎样管"三个方面开始了对自然角的探索。一、种什么——自然角与主题活动探究并行(一)课程引领让自然角"立"起来春天,到处皆诗意,随时有物华。与季节相关的主题活动正在  相似文献   

2.
应对环境、生态等自然的问题及素质、能力等人的问题,得从孩子做起.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养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养成自觉地尊重规则、维护规则,并以以规则作为自己行为标尺的价值观.苏格拉底"自然的教育"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掉进情感的旋涡。因为家长有一套理论:孩子对异性发生兴趣,就一定会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前程。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情感方面的"蛛丝马迹",不是侦察追究,就是围追堵截,采取各种手段防患于未然。然而,所有的家长对孩子的青春发育等现象都极其平静,并将其视为生命成长的一种自然。但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喜欢跟异性交往了,家长就立刻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惶恐不安。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尊重孩子生命的自然,而不尊重孩子的感情需求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的家长没把情感需要看作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是孩子成长中自然流动的一种生命气息和情绪。情感本身既美好又纯洁,它是孩子长大的一种标志,也是孩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需要的一面镜子。所以,面对孩子生命展露出的这份自然,我们若是以不自然的态度和方式去处理,结果就会让我们和孩子同时陷入一种无以名状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4.
朱湘萍 《考试周刊》2013,(91):193-194
作者通过多个角度来阐述"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这句话的意义。孩子的玩和成人的玩是不同的:对成人而言,玩是消遣、娱乐,这种玩与工作、学习对立;而对孩子来说,特别是学龄前孩子,玩能给孩子一种愉快的体验,它是孩子应用最自然、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玩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高频率、长时间的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巨大影响。作者通过幼儿园生活中的几个案例阐述"玩"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么都没劲,只要玩起游戏来一头是劲。"大自然的一声虫鸣,会引发他们寻找;小鸟的翅膀被折断,他们会像大人一样给小鸟包扎、喂食。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赋予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只有顺应孩子天性的发展,才能挖掘孩子的潜力。如何给孩子提供适宜游戏,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一、游戏材料应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游戏是自然赋予幼儿的,孩子生下不久便会玩游戏。因  相似文献   

6.
智者曰":爱孩子不是给他最好的,而是给他最需要的。"而对于求知欲旺盛,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学龄前的孩子而言,亲子阅读就是一份无所能及的厚礼,亲子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给孩子带来愉悦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正面的接触世界、更好的了解社会生活。与孩子一起读书,可以一起感受故事的精彩,词语的优美,一起回味历史的厚重沉淀,体验自然的美妙天成,一起探索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会提及审美一词,孩子要"审"的"美"究竟为何物?每个孩子都具备感知美的能力吗?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带领孩子走进美的世界,拥有美的力量呢?我认为美育就是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两个方面:一是要有美的需求,二是要会创造美。所以儿童美育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保护儿童敏锐的感受力,二是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美,是带孩子去感受不同现代人们的很多心理疾病的起源都是因为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断裂。人能够感受到美,是人没有跟自然关系断裂的一个明显的标识。  相似文献   

8.
让孩子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学习,让孩子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领悟,这种“自然养育法”才是现代教育要给予孩子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郑清文的《採桃记》是由多个小故事组成的童话集。作品不仅内藏了丰富的生态知识,还融进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交互主体关系的生态思考。《採桃记》运用"视角转换"的手法,让孩子透过自然生灵的视角来体认世界,通过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对话、交融互通又相互影响,使他们的心灵在自然感召与浸润下得以升华。这是一种生命本真自由之境的回归,也是一种与自然毫无隔膜的"自然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正>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源泉。应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让孩子走到户外,接触大自然、大社会,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在其《早教的秘密》中解释说:"孩子的心智具有一种发展序列,首先是触觉,然后是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皮肤是生命最具灵性的部分,除了母亲的抚触,让孩子的皮肤可以尽早亲近大自然的阳光、风、草石、溪水等  相似文献   

11.
胡洁 《成才之路》2014,(14):21-21
正理性的思维让我体味到幼儿教育的精髓。我感叹:教育在自然而然中。自然主义的倡导者卢梭提出"自然教育"。卢梭认为,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按照他们的本性自然地发展,孩子的学习必须源于在环境中直接的感官经验,他用自然的方式培养爱弥儿带给人类以教育的启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要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的要求。日常生活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常常隐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如果适当地、自然而然地加以利用,对孩子的发展也将是自然而  相似文献   

12.
<正>李镇西老师曾指出:"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强调"德育应该给孩子呈现一种自然的生活常态,一种举手投足的自然"。把德育看作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就是努力让师生共同生活在一种充满道德感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彼此学习,情不自禁地互相感染。那么,如何让日常生活充满德育因素而又了无痕迹呢?我想通过两个教育故事,诠释作为生活方式的德育应该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3.
<正>观鸟,作为一项新兴的自然体验活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很多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中,身心受到禁锢的人们,开始把视线转移到这项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活动中来.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眼睛近视、身材肥胖,整天沉浸在电脑、手机游戏中,人人都是低头族,对周遭的一切变化缺少感应和敏感度,他们是一群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孩子,这些孩子远离自然太久,丧失了亲近自然的本能,因为在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4.
宋继东 《辅导员》2013,(24):8-11
<正>据报载,美国一位年轻的母亲因幼儿园老师教自己的孩子认识英文字母而向法院起诉。这位母亲认为,当她画出圆圈,孩子可以说是月亮,是鸡蛋,而一旦教孩子这是字母"O",想象的翅膀就被剪断了——结果,这位母亲胜诉。胜诉的背后,传递给我们这样一种理念:想象的翅膀,淳朴的童心,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希望每个孩子能自然成长,而不要过早地受到"先导式"教育的干扰。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抱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喜爱动植物,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自然角作为一种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幼儿,他们能熟练地使用手机、电脑,但却分不清大蒜和葱,自然知识贫乏,所以自然角就慢慢成为孩子了解自然、走进自然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正在幼儿园里,常常会碰到一些说话不流畅的孩子。幼儿园教师通常会认为,这是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比思维迟缓导致的,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种说法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大部分孩子在上小学之后确实自然康复了。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其中有一小部分孩子并没能康复,由"假口吃"变成了"真口吃"。那么,到底哪些孩子不能康复呢?不能自行康复的孩子,如果及时干预,是否也能完全康复呢?一、口吃不能自行康复的孩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是人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我们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态的教育,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是一种符合新生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需要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着眼于孩子心灵与人格健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自然博物馆深受孩子的喜爱,因为在自然博物馆中,有植物、有动物,对正处于探索阶段的孩子来说,自然博物馆简直就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天堂。在我国,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自然博物馆,展示着当地独特地理条件下的自然历史风貌。这次我们要介绍的是一座独特别的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安吉,是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个自然风景秀丽的县城,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走出省会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家长也都认识到了音乐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纷纷选择一种甚至几种乐器让孩子学习。但笔者认为,培养孩子的音乐素质,不单单是学习一两样乐器就可以了。对于孩子们来说,接受音乐教育应该自然渗透在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生活中寻找音乐美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的"窗口",生活本身就是一  相似文献   

20.
正张大光,台湾第一位以"说故事"成功创业,引领风潮的故事爸爸。当被问及是什么动力让他创办了全球第一家故事屋时,他说:"我超级喜欢给小孩子讲故事,因为原本是素不相识的故事人和小朋友,随着故事讲完,孩子就好像已经认识我一辈子了,关系一下子会变得很亲很近。原来故事是跟孩子沟通的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本期,当张大光得知我们是面向0~6岁孩子家庭的育儿杂志,他特意总结出一套支持孩子阅读的进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