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学世界》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期刊,是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科学世界》以广博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丰富多样的体裁,传播了大量科技信息,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科学世界》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普法》,为我国科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也成为我国科普界的大喜事。十年来,社会各界对科普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今年6月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努力增强全民科学素质和全社会创新意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3.
正[设计思想]:《科学是美丽的》是著名物理学家沈致远先生的一篇科学散文。用作者的话讲,科普文章和科学散文不同,科普文章重在介绍科学知识,科学散文重在阐发科学中的人文精神,传播科学美。科学散文追求的是真善美统一的最高境界。本文用了四分之三篇幅来描写致力于传播科学美的女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介绍了她散发着迷人艺术气息的科学诗和歌舞。原来科学可以是充满诗意的,科学家可以是浪漫多情的!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有创意的科  相似文献   

4.
《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人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选入《宇宙的边疆》一文,本单元收录三篇科普文章,目标不仅在于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且要求学生注重对此类文体的审美鉴赏,如语言、逻辑思维、科学严谨的表达等。作为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其专业性、特殊性以及画面如何结合等问题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就关于教学存在的一些困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使科学救国思想成为当时的主要社会思潮,为当时中国的科技社团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失的文化氛围,并成为近代科技社团的主要使命。中国科学社的创立、成长与壮大,催生了中国科技社团的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中国科学社以坚守科学救国为信念,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学的研究发展,视传播科普知识为己任。科学社创办的《科学画报》出色地承载了深入浅出地解读科学的真谛。与众多讨论《科学画报》的文章不同的是,主要重在结合民国科技史的演变,分别从科普传播理念、科学家编辑出版机制及刊物内容与出版经营分离等方面,探讨《科学画报》的传播与经营特征,祈盼对于当今我国正在进行的报刊转制与转型改革,有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全国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联合体联合制作千集科普节目——《身边的奥秘》创作实践谈起,提炼总结电视科普节目联合制作的创新机制,阐述了《身边的奥秘》的制作理念,分享科普节目实效传播的经验和产生的良好社会影响,探索大型科普节目联合制作之路。  相似文献   

7.
许智宏 《当代学生》2011,(Z4):31-32
我在到北大当校长之前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育与科研工作者有一个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那就是探索科学奥妙、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提高人类的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本领。一部好的科普作品(比方说40年前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或者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学幻想小说,往往能产生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专业的学术著作所难以达到的。一个民  相似文献   

8.
1 科普类书籍课外阅读,要对课堂科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深化、拓宽,应该重视科普类书籍的课外阅读。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班级所订的报刊和学生自有书籍,就是很好的资源,向学生推荐:例如《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走进科学》、《少年智力开发报》等。  相似文献   

9.
1 科普类书籍课外阅读 要对课堂科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深化、拓宽,应该重视科普类书籍的课外阅读.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班级所订的报刊和学生自有书籍,就是很好的资源,向学生推荐:例如《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走进科学》、《少年智力开发报》等.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少儿科普期刊之一,《少年科学》创刊30多年了。创刊至今,为适应不同时期读者的需求,《少年科学》做了多次、全方位的改变。现在,《少年科学》又要大变身了。它要改名字了!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从2015年开始,《少年科学》的刊名正式变更为《十万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4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初中生世界》编辑部特邀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普组师生,来到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中部,举行《初中生世界》科普校园行活动,为100多名同学带去了一节生动的趣味物理实验课,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2.
<正> 湖南省益阳地区工农教育办公室主编的《农村夜校科普教材》,今年五月一日正式出版。此刊每月两期,发至全区各农村夜校教育班,深受全区农村夜校的欢迎。《农村夜校科普教材》紧密结合农事季节,并照顾山区、丘陵、湖区的不同特点,用讲稿、教案和自学资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少儿科普期刊之一,《少年科学》创刊30多年了。创刊至今,为适应不同时期读者的需求,《少年科学》做了多次全方位的改变。现在,《少年科学》又要大变身了。它要改名字了!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从2015年开始,《少年科学》的刊名正式变更为《十万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漫步云端》一课是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变幻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其二级目标是“能通过科普小报的形式来交流研究成果”。本单元第一课让学生在认识气象、天气的同时,简单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天气、我国的一些天气之最,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制作科普小报的基本流程。第二课,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这过程中,媒体的大众传播的功能日益显现出来。电视科技栏目以及科技专题片也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十几年来,在科普教育的创新方面,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出许多新的经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科普教育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教育重在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同时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为重点来抓,而媒体在此行动中,有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和作用,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电视节目而言,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做好科普教育的传播阵地排头兵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通过电视节目科普教育,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宣传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公民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科技栏目发展和现状的透视,总结经验教训,深入地阐述了新时期科普教育中电视科技栏目的传播平台作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2001,(6):46-46
《科学与无神论》杂志是中国无神论学会主办,中国科协委员会协办的理论科普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为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刊特向工作、生活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征集有关在青少年中如何开展无神论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文章。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12,(31):56-57
《科技星星在这里闪烁》卢晓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科技星星在这里闪烁》由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任卢晓明撰写。卢晓明长期从事上海节校外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编出版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活动指南》《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活动指南系列  相似文献   

18.
<正> 生物科普创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或一种技能,虽说“文无定法”,但科普创作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讲主要介绍生物科普作品的投稿方法和科普创作的一般技巧。1 生物科普作品投稿指南目前我国出版的科普期刊有近两百种之多,其中既有《科普创作》和《科学与生活》等主要面向成人的科普杂志,也有《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少年科学画报》等面向少儿的科普杂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科普"和"资源"的分层解析,笔者认为科普资源的含义应该是"对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有益及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文章从资源传播方式的角度等四个方面对科普资源进行归纳和分类。苏州先民在古代科技上的创造与领先,苏州现代引进的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是苏州科普资源的二大优势。为了挖掘与开发苏州优势,笔者认为,应采取编写《姑苏科技丛书》等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是藏汉双语学生的主干基础课程,改进《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方式,适用处理讲授内容与方式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较为广阔视野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双语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科学的传播与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