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院校开设“哲学理论公共课”,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强化,其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这门课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提高“哲学理论公共课”的教学效果,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河北大学《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组对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的文、理、农、工8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提出了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现发表他们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开设“哲学理论公共课”,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强化,其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这门课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提高“哲学理论公共课”的教学效果,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河北大学《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组对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的文、理、农、工8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提出了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现发表他们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1 哲学教学中的问题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课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教学,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以往的哲学教学情况来看,这些任务都较好的完成了。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哲学公共课的教学已达到很完善的程度,实质上我们的哲学公共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在哲学的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哲学学习兴趣不甚浓厚,不太注意教师…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公共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陷入了困境。为走出这一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课教学必须吸收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以有魅力的教学方式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哲学功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哲学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指出了目前高校哲学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提出了进行哲学公共课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要充分发挥哲学公共课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改势在必行。为保证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哲学公共课教改应以客观、真实和全面的哲学公共课教改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八个问题对此次在云南大学展开的哲学公共课教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哲学公共课教改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哲学本身是一门能给人智慧的学问。高校之所以要把它作为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开设,就是要使大学生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学会科学的哲理思辨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进而去创造生活。可是,由于我们惯用和因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哲学公共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大学生甚至把它叫做“老北京唠叨古化石”。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觉得,改进高校哲学公共课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杨蕾 《教书育人》2008,(2):100-102
哲学是求索真、善、美的学问,哲学教学也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促进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要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力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对哲学课的改革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至今理论体系上的突破不大。由于哲学的深化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哲学体系的改革仍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那么,在目前条件下,哲学课究竟如何改?广大哲学教师仍在探索与实验之中。我认为,哲学课的改革应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入手,结合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及关注的问题,给以哲学上的阐述,使大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中掌握和运用哲学理论,从而加速哲学课内容的改革。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最近我在三个系、四个专业,共150名大学生中(主要是理科学生)进  相似文献   

10.
沈明明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4):17-20,26
大学非哲学专业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政治教育与理论教育不分、哲学理论教育内容单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理解存在教条主义和简单化倾向等原因,哲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应立足拓宽理论视野,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理解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重大问题,了解多元的哲学思想,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本文就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构想。基于这一教育目标,教学中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