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概括而言,道教养生理论道家养生思想以及老庄魏晋玄学,皆以人之自然天性为人之性,其实质即道的自然而然品格。他们所追求的精神生活,在性质上是柔的,在工夫上是静的,在方法上是清静无为、守一养性。儒、释、道各日"存心养性"、"明心见性"、"修心炼性",都重于炼心(意)。即收心习静,把念止于一。一念不起谓之静。念字,"人、之、心"  相似文献   

2.
刘彦骅 《武当》2008,(5):53-53
中国传统养生学将学生理论称为“养生为道”,而把养生的方法称作“养生之术”。养生之道概括了中国所特的医药学、饮食养生、宗教养生、民俗养生、武术养生等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四大类。  相似文献   

3.
古代生理养生讲究四道: 1、动养之道; 2、静养之道; 3、食养之道; 4、居养之道。动养之道即适度锻炼,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食养之道即均衡营养,饮食有节,二便通畅。一年四季的气候不同,南方、北方气候存在差异,秋天早晚温差大等等,不同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何科学养生,根据不同季节制定身体锻炼计划,进行营养进补,达到养生的目的,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   一、春季养生与体育锻炼   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内经》有“春二月,夜卧早起,广步与庭”的说法,也就是说主张春天早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动,春天…  相似文献   

4.
在道教(家)养生领域内,我们应该强调以下四个理念。一、养生须养德老子五千言,几乎通篇都在阐述德的作用与重要性。"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易曰"厚德载物";孔子曰"大德必得其寿";内经更是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离开了德,生命之器象则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家贵生而生长,贵生的含义是"乐生、好善"(《太平经》),"乐生、好善"的思想,是道家、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文学造诣通达精深,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其于养生方面,亦有不少远见卓识,却鲜为人知。在《欧阳文忠集》和《删正黄庭经序》中,我们可以汲取良言妙策,获得深远启迪:这就是他提倡的"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以为顺乎"自然"法则,便是养生之大道。  相似文献   

6.
周天元 《武当》2012,(9):37-39
眼下养生书籍层出不穷,养身讲座此起彼伏,而且越来越细化,如"饮食养生"、"茶道养生"、"中正养生"、"中医养生"、"道家养生"、"太极养生"、"丹功养生"、"气功养生"、"仙学养生"、"易经养生"、"十二时辰养生"、"四季养生"、"佛道养生"、"修心养生","房事养生"等等,这类"养生内容"在人体的某个侧面,或者说某些生活操作上会有所帮助,然而能否涵盖养生因素的关键所在,起到"生命健康"、"智寿同步"的最终长寿效用,那就未可知了。"全息养生"则  相似文献   

7.
佚名 《武当》2005,(10)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三种效应观。第一层是生理养生。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  相似文献   

8.
由中医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内容可以看出养生原则,即体现或补、或泻、或调三条原则。 (一)养生求补:“补”是补充、补益、补养之意。机体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 即会表现为体质或体能方面的衰退,通过采取进补养生方法可使机体恢复健康。这就是《内经》所说的“虚则补之”原则。 (二)养生求泻:“泻”是排除、清理、  相似文献   

9.
边应 《体育文化导刊》2012,(12):138-141
王船山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研究他的体育思想对完善王船山思想体系以及相关的体育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王船山的著作以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王船山"相天造命""珍生务义""君子之道""‘七然’养生"四个方面的体育思想,从中探寻出"相天造命的人寿可变观""珍生务义的爱生健体观""君子之道的理性人格观""‘七然’养生的生活处世观",这四个观念对今天的体育与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击拳道     
刘焕军 《武当》2005,(11):36-37
武术之道在于阴阳辩证。所谓“道”,则是衡量一切运动学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基本法则。道合乃为一气,混元之二五为尊。二是阴阳,五是五行。由此能衍生出养生、健身、防身、表演、技击及竞技竞赛等。这里主要说的是技击之道。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武术散打的健身养生功能分析,阐释了武术散打在健身养生中的价值应用。目的在于为探求武术散打教学训练的健康内涵和养生价值,揭示人体技击运动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结论认为:武术散打训练能够提升人体机能、素质,但在养生价值上的应用尚需开发,需借鉴练养结合的传统技击,从而达到康强的健康要求,实现“天人合一”及和谐健康的养生观。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蕴涵着丰富的传统养生思想,集拳术、导引和吐纳术于一体,对健身、修心养性以及社会适应等具有独特的养生效果。文章从养生学角度谈练习太极拳对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影响,阐述其在现代养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是东方古老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诞生之日起发展到今天,太极拳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太极拳从生命学意义上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已被亿万人的锻炼实践证明、经现代科学研究验证的太极健身运动方法.坚持参加太极拳的练习,能够明显地改善和提高人体不同系统的功能.太极拳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性命双修,人与天一——庄子养生理论及其实践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存在是庄子思想的基本立足点。性命双修、天人合一是其养生学的主旋律。它以气本气化的宇宙生成论为理论依据,以"无待"为人生态度,以"养气"为基本功夫,以"人与天一"为理想境界,以创造美和自由的人生为归宿。  相似文献   

15.
经过分类论述,证明《庄子》一书中关于"气"的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与后世人的很多养生方式异曲同工,如印度的瑜伽、风靡世界的催眠术以及中国安徽亳州的"五禽戏"等,它们与庄子气功机理同源,其核心要旨都在于个体本身反观自我进行修炼,追求本真素朴的存在,于吐纳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大化"境界,从而健康身心,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16.
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以下简称“八段锦”)通过调心、调身、调息,在心理上调节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理上可疏通经络,保证人体气血畅通。通过特定的形体运动,配合呼吸,以心为主导的整体养生具有保精、养气、存神的作用。通过长期习练“八段锦”,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育真气.从而达到扶-祛邪、防痛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养生是指通过一切可用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调节心智、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等目的的传统运动项目,自古以来,中国武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养生是中国武术功力内化的结果,是以炼精化气,炼气还神为主体。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养生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武术养生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庄子的体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魁  李瑜 《体育学刊》2004,11(6):62-65
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研究了其代表作《庄子》,认为庄子的体育思想大致有:“贵己”讲究“卫生之经”、“存身之道”、“重生”“尊生”,讲求“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动以养形,强调适量的身体外部活动;清静养神,讲究“天命之性者无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讲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人体生理学的视角论述太极拳和音乐的相通之处,指出了太极拳练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价值和功能,只要长期坚持练习,并配以轻柔和谐的音乐,可以达到壮内强外、延年益寿的锻炼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趋势,针对在四川民间广泛流传的峨眉十二庄传统健身功法,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以传统的中医整体生命观和现代整体医学模式为具体理论指导,遵从现代健身气功的编创原则,对峨眉十二桩的功法源流、功法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研究,以为峨眉十二桩健身功法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创编峨眉十二桩为健身气功奠定前期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