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说《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断。宝玉骑马跟随为秦可卿送葬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城。久居深宅大院的宝玉,突然来到蓝天下广阔的田野上,对大自然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如果这时不让他骑马,真比劝他读书要难许多倍。此时马车里的凤姐忽然想到:这会儿仆人的话恐怕都成了宝玉的耳边风,万一宝玉落马受伤,自己怎么向贾母、王夫人交待?于是凤姐叫来宝玉,几句话就把宝玉说得服服帖帖地下了马,让宝玉上了她的车。且看《红楼梦》是如何描写的:“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和女孩儿似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同坐车,好不好?’…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第二十回,写李嬷嬷在宝玉房中撒泼:骂了袭人;宝玉去劝,又和宝玉吵起来;宝钗、黛玉等好言相劝也没用,因为这老太太仗着奶过宝玉,又倚老卖老,谁也不能奈何她。正闹得不可开交,来了凤姐。她只几句话——软中带硬,恩威并济,便说得“李嬷嬷脚不沾地,跟了凤姐儿走了”。在《红楼梦》故事中,这不过是芥子般的  相似文献   

3.
在曹雪芹的笔下,与宝玉同台演出并在文中起着支柱和统领作用的人物其实是凤姐。凤姐与宝玉,一个赞其才,一个赏其情;一个是闺阁中的领袖,一个是闺阁中的良友,他们呼吸相通、命运与共,都是具有空灵之性的人物。他们的灵性在现实的具体表现为:情与才。曹雪芹在文中有意地处处显露二人的特殊关系,目的就是通过这两个核心人物来体现他的创作意图。在《红楼梦》中,他对以凤姐为代表的众女儿的才华予以歌颂,对情痴宝玉推崇、爱护女儿的做法更予以颂扬。但处于末世的他们,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相似文献   

4.
<正>秦钟,字鲸卿,秦可卿的胞弟,《红楼梦》中昙花一现的人物。此少年在第七回登场,第十六回去世,戏份不多,却颇值得玩味。秦钟初次露面,形象极好,书中写他: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看来不像一般人物。连凤姐都说他,"把宝玉比下去了"。宝玉自己一见秦钟,也顿时自惭形秽,心里想: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越来越不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5.
紫鹃浅析     
鲁迅说过,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伟大作家曹雪芹在一部《红楼梦》里创造了几百个活生生的人物,其中不少形象,如宝玉、黛玉、宝钗、凤姐、刘姥姥等已经流行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了不朽的典型。在这么众多的人物中,紫鹃这个人物,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在曹雪芹的笔下,与宝玉同台演出并在文中起着支柱和统领作用的人物其实是凤姐.凤姐与宝玉,一个赞其才,一个赏其情;一个是闺阁中的领袖,一个是闺阁中的良友,他们呼吸相通、命运与共,都是具有"空灵"之性的人物.他们的"灵"性在现实的具体表现为:情与才.曹雪芹在文中有意地处处显露二人的特殊关系,目的就是通过这两个核心人物来体现他的创作意图.在<红楼梦>中,他对以凤姐为代表的众女儿的才华予以歌颂,对"情痴"宝玉推崇、爱护女儿的做法更予以颂扬.但处于末世的他们,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相似文献   

7.
<正> 一、宝玉生活在爱的包围圈中前些年有一种意见认为:爱憎有阶级性,贾政、王夫人等不爱宝玉。这种观点不符合《红楼梦》的实际。在《红楼梦》中,宝玉实在是个宠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生活在爱的包围圈中。  相似文献   

8.
<正> 《红楼梦》里的秦可卿、秦钟姊弟和贾宝玉、王熙凤同称“姊弟二人”,有着比较特殊的关系——虽然一为“姊弟”、一为“叔嫂”,性质两样——可卿与凤姐之间,贾母说她们”好了一场”(第11回);秦氏托梦时也说“娘儿们素日相好”(第13回)。足见她们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可卿与宝玉曾有“大虚梦”的微妙事件。秦钟与宝玉也极为友好。值得注意的是:秦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成功地塑造了几百个人物形象,许多主要人物都在节选自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中陆续出现。作者把他们推到“舞台”上出场亮相,使读者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对人物的行动、表情、言谈、肖像、心理等性格化的细节描写来完成的。小说通过贾府上下迎接这位从苏州来的小客人——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的描写,让众多人物登场。从贾母第一个出台到宝玉最后一个亮相,人物登场先后适宜,描写译略得当而且出场方式多样。贾母是“迎”着出来的;邢、王二夫人和李纨是伴随而出;迎春姊妹是被请后“簇拥”而出。凤姐和宝玉两人出场的共同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所不同的是:凤姐是笑话声,宝玉是脚步声。  相似文献   

10.
<正>《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但有些地方也挺魔幻,比如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便是一个十足的“魔幻现实主义”片段。马道婆帮助赵姨娘设妖法陷害凤姐和宝玉,差不多要了二人的性命,幸蒙癞头和尚和跛脚道人,将宝玉出生所带来的通灵玉持诵一番,恢复了祛妖功能,二人才得以摆脱噩运。  相似文献   

11.
凤姐这几句笑语是《红楼梦》中最令人快心畅意的话。真正看书看得发急的读者心里都在想:"宝黛这一对璧人,应该有个人出来撮合一下的。"但你看遍书中人物,就会觉得似乎谁说这话都"不宜",但凤辣子就"宜",场景适合她脱口就说出来了。这样爽朗直透三札的话,只有凤姐敢,也只有凤姐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我们正想听她接下来会说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探春起了雅兴要创诗社,于是大伙都寻思着要各起个别号,而宝钗给宝玉琢磨出这么个号来:"富贵闲人"。不错,做个富贵闲人是很快乐的,可是如果没有凤姐在那头操持家务,忙得七荤八素的,贾家岂不是要败得更快?到那时,宝玉不忙着去做一个"禄蠹"便万幸了,哪儿还有闲? 可见,忙是闲的前提,正如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假如你想过上悠闲的生活,就必须先忙才行! 在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你要忙。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开头 :话说贾琏听凤姐儿说有话商量 ,因止步问是何话。凤姐道 :“二十一日是薛大妹妹的生日 ,……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 ,……老太太说要给他做生日。”其时正当元宵节后 ,宝钗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第二十五回的故事发生在同年四月 ,赵姨娘买通马道婆用魇魔法害得宝玉生命垂危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来救 ,说到贾府现有希世奇珍可以消灾 ,贾政听说 ,便向宝玉项上取下那玉来递与他二人。那和尚接了过来 ,长叹一声道 :“青埂峰一别 ,展眼已过三载矣 !人世光阴 ,如此迅速。”这和尚道士就是英莲三岁那年将青埂峰下顽石点化成通…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书名中“红楼”一词究属何指,历来是红学研究中的盲点,一般以为仅是泛指“巨家大室”,并无深层意蕴,但考之于该书其它诸名,皆有具象可指,因对“红楼”一词寻根究源,所得结论如下:秦可卿即警幻仙子的幻形;秦氏托梦(给凤姐与宝玉)之所即天香楼;天香楼即红楼;秦氏所托之梦即“红楼梦”;《红楼梦》之名有多重寓意;《红楼梦》应是该书本名。  相似文献   

15.
贾孟影 《八小时以外》2010,(10):108-108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说到,凤姐过生日,贾琏偷跑去和鲍二家的女人厮混,二人商量着害了凤姐,把平儿扶正,不巧被因身体不适回房休息的凤姐撞破,一怒之下,打了无辜的平儿。  相似文献   

16.
<正>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写得最精彩的人物之一。对于王熙凤,读者的感觉可以说是五味杂陈。用著名红学家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论》中的话说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凤姐应该说是最牵动读者神经的人物之一。凤姐美、辣、泼、毒、贪、才,几乎样样占尽,其复杂的程度古往今来的小说中似不多见。《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也算是血肉丰满的人物之一,但与凤姐相比,还是显得单薄扁平得多。所以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要为其专门写一部著作《论凤姐》,大有创立“凤学”之势。  相似文献   

17.
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把两百多年前的社会生活全盘托出。从《红楼梦》里,我们既看到了血淋淋的阶级压迫的惨景,也看到了封建教育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你去学里请太爷的安,就说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这是清王朝的高级官僚、贾府的孔老二贾政,在他的儿子宝玉第一次进私塾时,对宝玉仆人李贵的训话。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从贾政训斥李贵的寥寥数言,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老二的一套当“教条”强迫人们信奉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意识形态是  相似文献   

18.
再品贾环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宝玉挨打》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其中有一个与宝玉截然不同的人。宝玉玉树临风,他贼眉鼠眼;宝玉光明磊落,他只懂飞短流长,造谣中伤;宝玉善良纯洁,他黑暗复杂。他正是宝玉的弟弟贾环。在《宝玉挨打》里,贾环的构陷之词是高潮的直接发因,是他让贾政认为宝玉是一个不屑于仕途经济的不创业、守业,甚至会败业的大逆不道之人。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贾环就是个小人。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所谓事出有因,人心的变化绝大多数取决于周围的环境。贾环虽说是贾政的儿子,是宝玉的弟弟,但仅因为是偏房所生,他在贾家可以…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宝黛共读《西厢记》之后,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惹得林妹妹老大不高兴。其实,宝玉语虽轻薄,说的倒是实情——从本质上讲,"多愁多病身",正是对人类心理、生理  相似文献   

20.
“狱神庙”辨——并向吴世昌、孙逊同志请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楼梦》庚辰本的第二十回,庚辰、甲戌本的第二十六回,甲戍、庚辰本的第二十七回,靖本第四十二回的脂砚斋批语中,都出现了“狱神庙”字样。吴世昌同志对此作了这样的考证: “狱神庙”,是封建时代设在监狱里的一种庙,庙里供的是所谓“狱神”,因而得名。罪犯刚押入狱中,或判刑后起解、赴刑之前,都要祭狱神,这对有门路的囚犯来说,就提供了一个贿赂狱更或押解犯人的公差的机会。《红楼梦》八十回后写到的《狱神庙》回,可能就是写宝玉和凤姐下狱之后,营救者借条狱神的机会,贿赂狱更和公差,得以和宝玉等在庙中见面,并最后设法把他俩搭救出来的故事。(转引自孙逊同志著《红楼梦脂评初探》第1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以我的孤陋寡闻,总觉得吴世昌同志对“狱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