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工作方法,也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以“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提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说理要求。思政课如何说理并实现这一要求,可以从情、理、对象三重向度进行深入探讨。思政课说理要创设说理生效的条件即情境与时机,把握说理的客观力量即事实与逻辑,激活说理对象的主体要素即认知、情感、意志的融会贯通,从而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地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说理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2.
怎样讲好理论课?我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讲理”。我非常喜欢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的力量在于它“有理”,把“有理”的理论诉诸“讲理”的教学过程,就能够“以理服人”,达到理论课的教学目的。“讲理”的前提是“有理”。理论课教学中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以“原理 实例”的方式进行讲授。在这种讲授中,把理论当成枯燥的条文和现成的结论,只是用理论去解释实例,或者用实例去证明理论,而理论自身的“道理”却没有成为被讲授的对象,因而也就失去了“以理服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彻底、科学、革命的学说 ,但在教学中往往没有做到说服人 ,不能“掌握”学生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理论课的教学说到底就是要“讲理”、“讲好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创新就要在“讲理”上下功夫。一、“讲理”中存在的问题1、理论存在着“权威”与“维权”的矛盾任何真正的理论都不是枯燥的条文、空洞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原理具有权威性 ,在现代“不可超越” ,“并不是大本…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要“讲深、讲透、讲活”。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论自信、坚定教育信心,才能把“道”的“理“”讲深”;只有坚持“吃透”学生、夯实理论功底、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把“道”的“理“”讲透”;只有拥有广阔视野、建好网络平台、强化人格力量,才能把“道”的“理”“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心教”,学生才会“用心悟”,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有几位教师执教《谈礼貌》这一课。一位教师侧重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要求读出感情,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一位教师侧重于指导学生理解故事中说明的道理。一位教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谈自己的感悟,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还有一位教师联系《说勤奋》一课的叙事说理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怎样把“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一道理层层深入地讲清楚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有两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者是学生以“文本”为凭借与作者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契合,后者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心灵对话”,张扬个性,发生灵性,让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就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理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只是狭隘地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或者各方面之间的接触、谈判.它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对话意味着相互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意味着双向互动.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对于教学而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该把握阅读教学中“对话”理念.应该在把握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念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把理讲过头     
那天,我们的语文老师让我们尽力地想,看看我们能想出多少“理”,我们七嘴八舌,一口气说出了80多条。“不过,”老师说,“童话里讲理,常常与我们生活中讲理不同,童话里常常是故意把理讲过头,让你忍不住发笑。”我问老师:“讲理可能过头吗?过头的理还是不是理呢?”马栓栓笑着说:“那怕是要成歪理了吧!”老师说:“把理讲过头,是童话的一种创作方法。过头到什么地步呢?过头到无法实现的地步……”柳萌萌建议说:“老师,您就举例来说吧,老是这样‘讲理’,我们就要糊涂了。”“好主意,”老师说,“比方说吧,有一位作家写了…  相似文献   

9.
“对话”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意的过程。”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从而构筑理想课...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基于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之上的,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一种双向沟通的合作方式。它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使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的一种理解方式,是学生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等的反思性理解。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节课中,虞大明老师让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理答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有效的课堂理答是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可以开启智慧、点燃思维,提高实效、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12.
孙建锋 《云南教育》2002,(28):16-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系有多种,笔者试从“教学对话的内涵”、“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三个维度阐释学习体会。一、教学对话的内涵何谓对话?奥地利著名哲学家马丁·布贝尔认为,“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一种“我—你”的关系。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相互造就的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何谓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可见,新课程标准要求把阅读教学过程演绎为应用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的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把教师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始终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影响教学。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教师耐下心来倾听学生,坐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目,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占。”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需要倾听,在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更需要倾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李衡 《辽宁教育》2009,(6):40-41
叶澜教授对课堂教学结构做过如下阐述:要把师生的教学活动作为有机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与人”关系。即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积极、有效、高质量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文从文本与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间的关系及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点明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阅读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确定的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对话关系。在这场“对话”中关键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所谓“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每一位教师自觉实践对话教学,引领学生主动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必然成为语文教学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改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出现的教师独白、学生失语的现象,避免部分学生滋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冷漠”情绪,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从回顾与解读对话的教育哲学思想入手,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范式从独白向对话转变的必要性,探讨了其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对话教学理念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吴四娟 《学周刊C版》2011,(2):121-1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注师生双方与文本展开的多向互动、螺旋上升、由浅入深的对话状态。在这样的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文本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其问,有以石击石的火花进射,有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有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散发着生命的色彩,充溢着生命的活力!好的课往往就是一段精彩的对话。有对话的课堂教学才能引人入胜,才能使人倍感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