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课程思政"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违背,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促进"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契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需要对"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现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在解决其问题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究"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门课程从根本上说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是解答学生"成长的困惑"和耕耘学生"思想的田野"的课程。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可见,打破学段间隔、课程边界,打通大中小学思政课"任督二脉",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望百年风华正青春,看"十四五"规划启征程。强国之梦,教育先行,思政课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近年来,"大思政"育人体系逐步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亦同向同行、协同发展。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发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时代强音,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形势与政策"课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思政"最初的起点,是由课程自身特殊性决定的。其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课程教学内容是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二是课程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样态。这些特点让"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适合打造成大思政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找准教学专题、建立教师双向沟通集体备课机制、实施双轨模式,绽放教师差异化风采的"三步走"战略来建设课程,推进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运用瑶族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等重要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有效运用瑶族传统文化资源的路径探索主要有:一是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瑶族传统文化内容;二是以创新人才培养思维,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中倡设探究学习课堂;三是以社会化教育思维,构建思政课运用瑶族传统文化的协同教育格局;四是以课程思政思维,构建富有瑶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形态。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勇担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历史重任,引领广大思政课教师研讨思政教材学考,倡导课程改革;融合思政时事教育,回应社会关切;创新课程思政途径,培育灵气学生;引领教研课题研究,传播灵动教学;交流专业成长经验,促进团队发展;搭建多元教研平台,成就灵性教师,成为全国思政课教学教研交流的高端平台。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高校当前思政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它不是要取代以前通过思政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模式,而是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几门课,也不是一项活动,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缺乏协同合作机制、专业课教师无法有效找到"融入点"、理工科"课程思政"更为复杂困难与"课程思政"形式化、同质化现象等问题。据此,需要从高校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专业课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学生思政的自我提升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金课建设的根本在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OBE理念,以"课程思政"为主旨,设计与电气专业及电力行业相匹配、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点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教学方式;采取全过程教学评估方式,构建知识、能力和思政素养"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目标达成度评价对电气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持续改进,对新时代金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个根本任务起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既不是将专业课打造成思政课,也不是在思政课上嫁接专业课,它不是二者物理上的相加,而是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化学反应。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树立"思政担当"意识,思政元素嵌入专业知识点传授中;在专业课的课堂上上出"思政味道",使思政课程在专业课程平台上相互叠加,形成协调发展、协调育人效应。经济法调整内容兼有社会公益性和个体私利性双重特征,既维护国家行政机关权利,又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既维护企业的权益,也维护劳动者权益;既肯定征税机关权益,又强调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既追求实体公平,又要求程序合法。探讨了思政元素融入《经济法基础》教学全过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引入"让大学生来上思政课"教学法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从思政课教学现状、课程自身特点以及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来看,"让大学生来上思政课"具有现实必要性;同时,以大学生的个性特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教师的角色扮演为视角进行审视,"让大学生来上思政课"具有操作的可能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让大学生来上思政课"教学法应该抓好演讲前准备、演讲中管理和演讲后点评三个环节。同时,也要解决好如何充分调动学生演讲积极性和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应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颁布、施行为契机,全力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从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并抓好思政课建设、设置独立的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思政课教学科研提升工程和定期开展思政课建设督查评估五个方面切实加强思政课建设,实现党和国家的期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构成之一,其担负着对学生的"三观"教育。以社会实践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当代大学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通过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方式、实践内容、发掘和利用好实践资源、探索社会实践的管理机制等,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展"六个‘为什么’"教学是保证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举措。"六个‘为什么’"涉及的重大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交接点很多,在教学中需要统筹分配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课程考核。  相似文献   

14.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足、缺少稳定的教材体系、考核方式有缺陷、实践教学环节缺失、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认识、规范并开拓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在高师思政专业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至今,具有定位高、专业性显著等特点。但思政专业适用的规划教材一书难求,公共课教材重复建设严重,原因有多方面。创编思政专业类规划教材,有助于解决教学用书难等问题,是中学新课改形势下高师思政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是该课程专业性特点决定的。创编思政专业类规划教材的关键在于教材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转变观念,树立高职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体现高职特色,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7.
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寻其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应用的重点与难点,并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探索研究"五化一体"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策略,为创新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提高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相关研究表明,当前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存在某些不足,未达到理想效果.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国家政策导向与中职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形势下,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强化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大陆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通识教育开展得不够,单纯的专业课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为大陆高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应将思政课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原则和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系统化科学化设置课程;整合优化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形成完善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20.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特征和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更注重实践教学,因而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而树立"大德育"思想观念,健全组织管理形式,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库,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考核评价体系,扩展师资力量,建设"导师型"的教师队伍等是"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