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亚子挽孙中山三对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5年5月3日,以柳亚子先生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吴江县党部在黎里镇召开了吴江县追悼孙中山先生的大会。5月16日柳亚子在他创办的《新黎里》报出了整整八个版面的特刊,记载这宏大而又隆重的盛况。就在这《新黎里》报上,刊发了柳亚子撰写的三副挽联:  相似文献   

2.
编辑老师:今年《新闻知识》第一期在“新闻知识讲座”专栏里,姚文华同志谈到了新闻界老前辈顾执中先生。说他“练就了两条‘飞毛腿’,不仅‘跑’出了许多好新闻,而且在被日伪特务枪击时,靠‘飞毛腿’幸免一死。”我对这“飞毛腿”的故事很感兴趣,想知道他的详情。希望了解顾执中先生事迹的老师能详细  相似文献   

3.
正1999年5月15日,北京阜城内一座四合院,已故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新闻学家萨空了(1907-1988)的家中格外热闹,在北京的萨氏家属老少10余人汇聚一堂——这里将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捐赠仪式。客厅中央墙上挂有一幅萨空了的肖像,一张长长的小茶桌上放着萨空了的手稿等资料。当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负责  相似文献   

4.
1992年5月,在阔别老家数十年后,范敬宜先生回苏州考察工作十余天。6月3日,在《苏州人的性格变了》一文中(刊载于当日《经济日报·扩大版》),范敬宜先生写道:"在历史上,‘空’曾经是苏州人的主要性格弱点。‘苏空头’这个‘雅号’加在苏州人身上,至少已有数百年之久。所谓‘空’,主要指虚多实少,尚清谈而轻实务……这次来到苏州,真想寻找一番‘空’字在当代苏州人身上的表现,而且做好了在社交场合表演‘空对空’的思想准备。遗憾得很,都落空了。"因为,"实,逐渐成为苏州人性格的一部分。"历史上,"苏州人性格的另一特征是:‘文’。这个‘文’,既有斯文、儒雅的一面,又有经济细胞不发达的另一面。"然而,范敬宜先生在文章中说:"在苏州,我接触了许多不同层次、不同  相似文献   

5.
陕西的电视观众,少有不知道播音员丁凡的。他那潇洒的举止,自如的谈吐,令人赏心悦目.近年来有关报刊不断披露他两次获全国最佳播音奖,多次获全国和省级节目特别奖,播音和主持人一等奖等消息.如此丁凡,魅力何在?春节前的一天,我叩开了丁凡的家门. 三室一厅的套房,整洁典雅。最引人注目的。是客厅里的那幅条幅,上书苏东坡名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正在赶写“串联词”的丁凡收住笔,热情地招呼我。见我正端详条幅,解释道:“这是我们台美工师李兴仁写的.他虽不是什么名家,但这幅字很有蕴意,运笔飘逸,疏朗有致,对我挺有启发.其实,我们播音也和这写字作画一样,语气语调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原人民日报总编辑、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送给人民日报记者王慧敏一条幅,上书“求阙”二字,并附嘱言:“阙者,空也,缺也。希望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能经常查找自己的不足。只有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缺’,才有不断进取的愿望和动力。”范敬宜先生已年逾古稀,王慧敏年近不惑,范敬宜先生的条幅及所附嘱言,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对年轻新闻工作者寄予的厚望。“求阙”的“阙”,范公在嘱言中解释说:“阙者,空也,缺也”;“求”是寻求、研究,“求阙”即查找不足。那么记者的共性之“缺”主要有哪些?就目前看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为数…  相似文献   

7.
若谷先生曾为罗元贞、孙玄常先生的诗集、文集无法出版遗憾离世而唏嘘不已。为此,他专在《出版发行研究》上撰文,抒发万端感慨,他说:“罗、孙二先生诗文的文化价值,退稿的编辑未必不知道”,“但我明明看到许多毫无文化价值可言的书,堂而皇之地摆在书店里,我不禁生出疑问:出版社出书究竟为了什么?”“看来原因不在‘眼力’上,而在于‘钱力’。……时下,‘眼力’与‘钱力’较量,‘眼力’多半要败下阵来。如今出版社出书的目的,是不言自明的。”若谷先生的感慨,让人深感力透纸背的愤懑与无奈。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  相似文献   

8.
萨空了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家,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位杰出的多面手和新闻工作的全才.在萨空了从事新闻事业的几十年时间里,他的许多观点极富远见卓识,对当今的新闻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详细分析萨空了的新闻理论思想、新闻业务思想及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2007年初冬,我从天津专程去探望恩师戴文葆先生.他在电话里说,最近身体不大舒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我心慌,急急地赶去.一推开门,戴老正在笑眯眯地等着我.他高兴得很,两手推着我的双肩,硬把我按到客厅里的旧沙发正座上."这几天学校怎么样?"老人忙不迭地问.我知道他时时刻刻都记挂着我们,每隔几天,总会有他的信或电话到天津.多少年来,我一直想,老人家这个南开的特邀教授真是当到家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他都牵挂.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三年南社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后,柳亚子又与邵力子、陈望道等发起新南社,并自任社长,提倡新文学和社会革命,并创办了《新黎里报》。七月,柳亚子先生及《新黎里报》被控。有关柳亚子等创办《新黎里报》及其被控一案的档案,是研究新南社和柳亚子先生革命活动及其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特从馆藏档案中选出,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11.
明史专家谢国桢先生,在他去世前不久,在《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和《光明日报》刊出的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孙毓修先生。他满怀感慨地说:“还有他(按指商务早年的领导者张菊老)的好友孙毓修,精于版本目录,著有《中国雕版源流考》,他藏书的斋名叫‘小渌天’。在上海,我买他藏的明版《盐铁论》,书店里的人连‘小渌天’的名字也早遗忘了。象这样的例子,历史事实被遗忘了……这真是令人悲叹的事情!”(《光明日报》1982年7月9日)确实,孙毓修先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他不仅是商务早期的一位有功之臣,也是对社会作出显著贡献的人士之一。因此,我愿意尽其绵薄,根据手头的一些资料,整理成文,希望能增加我们对这位在为我国的出版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编辑前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江南春在博客里写道:"分众是‘鼻子比脚步更快的一个公司,至少这几年来一直如此,我们总是比较灵敏地‘嗅’到未来市场的‘香气’.每向一个领域开进都在方向上有了足够的准备,这应该是公司快速成长的一个因素。"文学将贯穿生命始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江南春,一开始只能嗅到诗的韵味,但在他初弋商海之后,便认  相似文献   

13.
祖父临回台湾的头一天晚上,我和妻子才匆匆赶到家里。这时,他的提包里,要携带的东西已经装好了:两瓶西风酒,一条窄板金丝猴香烟,一包秦腔磁带。他满足地说:‘这就够了,再啥也不要带了。’妻似乎有点遗憾地赶忙掏出她将要送给祖父的礼物,顿时,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我解释说:‘这就是广告上经常说的‘五○五’神功元气袋’。全家人挤在一起,摸着、嗅着、看着。祖父拿在手中,看着袋子上的老寿星,摇摇头。母亲开  相似文献   

14.
萨空了是一位杰出的新闻事业家。在本世纪20至80年代的60余年里,他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新闻理论、报纸编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建树,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在我国现当代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本文拟结合萨空了的主要新闻活动,对其新闻思想作初步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文中谬误之处,祈望学术界前辈及有关人士斧正。  相似文献   

15.
正"终南山是‘龙脉’,是‘众山之祖’,是传说中‘仙界与红尘的分界’,是‘月亮山’,是‘父亲山’,是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是‘献给地球的礼物’。终南山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精神概念。"这是史飞翔先生在他的著作《终南隐士》一书中写到的。我对终南山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西北大学教授李利安先生。早在三年前,李利安先生曾多次向我介绍终南山在陕西地理位置、旅游开发、经济开放和宗教文化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教授说,在西安,秦岭段的自然开放比较  相似文献   

16.
高春梅 《青年记者》2012,(11):72-73
萨空了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爱国报人、民主斗士,新闻出版家,也是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一生为我国新闻出版及民族文化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新闻理论、报纸编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建树,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在我国现当代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萨空了前期新闻活动及其著作的考察,笔者发现他的新闻品质及在社会急剧动荡时期对民主的不懈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拟从萨空了的前期新闻活动入手,主要通过对萨空了1935年~1949年间新闻活动及新闻实践的考察,探究他的新闻品质,以期对当今的新闻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史学》2011,(8):44-45
1987年5月28日,柳亚子先生诞生一百周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柳哑子故居的基础上隆重建立柳亚子纪念馆。当时.正在湖北武汉的曹立庵先生得到消息.兴奋不已,在时隔42年之后,这位年逾古稀的老篆刻家按照原样重新翻刻了i枚为柳哑子先生治的印章.在建馆的当天。赶到了柳亚子先生的故乡吴江市黎里镇,郑重地送给柳亚子纪念馆珍藏  相似文献   

18.
“文史一家”,这话讲得有道理。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新唐书》说他“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大师,恩格斯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法国‘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这都说明了“文”等于“史”。而我国古代两部历史名著——《左传》和《史  相似文献   

19.
萨空了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主编和新闻学家,他的一生从事了各种职业,具有多种身份,他既是新闻学家,又将一生奉献给了文化事业,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新闻经历中,我们可以剖析出一个爱国报人所具备的新闻思想,无论是在当时,或之于现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萨空了的新闻活动入手,分别从办报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与商业利益的平衡三个方面总结出萨空了所倡导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20.
客厅里悬着吴小如先生书赠的条幅,来客是编辑,由此知道我和吴老先生的师生之谊,便托我向老先生组稿,请他写一写魏建功。这位编辑编的是魏建功家乡的文史杂志。吴老先生回函说,近时正忙,待明年魏老文集出版再写吧。正欲复命编辑,忽而想,我也见过魏老的,不如先凑一篇,暂作缓兵之计。我在大学读书六七年,见魏老则不超过六七次,而交谈一次也说不上。应该说,我从来没有走近过魏老,只好远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