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范围内被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TRIPS协定》旨在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技术的创新,转让与传播,以有利于社会的方式,促进生产者与技术知识使用者间互利互惠,并促进世贸组织成员间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本文以《TRIPS协定》为参照,结合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我国在入世谈判中作出的相关承诺,对中国知识产权立法与执法等的改善与进步作了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之完善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同世界发展潮流接轨的需要,此外,本文还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问题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谈《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我国著作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WTO的TRIPS与我国著作权法的异同,从学理上讨论其相关规定和立法技术。国际著作权法是建立在TRIPS协议框架下,涉及相关国际公约的法律性文件。TRIPS的知识产权私有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对WTO成员的知识产权法,具有约束性法律效力。对TRIPS中著作权部分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3.
在多边贸易进程中,WTO的协定和规则主要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就是发达国家利益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具体表现。在发达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发达国家享有谋划本国知识产权政策的自由。TRIPS的实施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并将其锁定在低技术水平上。  相似文献   

4.
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规则主要体现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定》)之中,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必须遵守TRIPS协定。中国现有的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与世贸组织TRIPS协定存在差距和问题,必须修改和完善,以确保TRIPS协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相似文献   

5.
新《商标法》中共有八个条文在不同的方面对在先权利的有关问题做了规定,达到了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要求,弥补了原来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但新《商标法》对在先权利的规定又未免太原则,本文试时在先权利及其内容,在先权利的认定,在先权利时于注册商标的对抗作用进行剖析。以期对在先权利有一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贸易便利化协定》(下称《协定》)是否提出了《京都公约》中尚未提及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条款。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协定》主要是对《京都公约》相关条款的回顾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对土著人民权利的关注和的实施使得"知识产权与人权关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国际人权条约相关条款的历史解释和文本解读表明,知识产权不是人权,而是人权实现的工具.作为国际法上的制度冲突的突出表现,对与人权国际保护冲突的表现、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有助于促进缓解国际法碎片化问题的研究.除了能够对的变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外,"知识产权与人权关系"研究对于国际法学的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修订后的《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试图解决在先著作权和商标权的冲突问题,但该条款与《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等条文的规定相冲突。既不属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也不是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不合著作权法的基本法理,《商标法》的该条款与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不相符合,在实践中可能导致司法裁判和行政决定的冲突,引发知识产权执法体制的混乱,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04年版新增了合同权利转让、义邋务转移一章,本文从权利转让的角度通过比较通则与各国的不同规定,探究通则作为商人自治法的立法用意.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借款协定》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借款协定》是“珍珠港事变”后两国政府所签订的政治性贷款协定。美国出自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不得不给中国5亿美元贷款。在商谈借贷期间,中国敢于对美国企图控制中国军队的“建议”说“不”,敢于对美方的协定草案中某些有损中国主权的措词说“不”。美国高层人士在言谈中钦佩和尊重中国,美国需要中国继续战斗,美国又害怕“失去”中国。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和物力,赢得了美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尊敬,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于2001年10月对《商标法》进行了修改,使之基本符合了TRIPS协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但是,新商标法与TRIPS协议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文章拟对新商标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商标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治理商标抢注乱象,有赖于完善制度设计。系统把握新《商标法》所涉治理商标抢注乱象的制度考量,即在明确商标注册申请主体所应具备资质的基础上,规范商标注册、代理行为,有效反制商标抢注侵权行为,加大对商标市场的整治力度,有利于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3.
商标反向假冒是一种特殊的假冒行为,它不仅侵害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也侵害消费的权益。更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的可构成犯罪。我国《商标法》将该行为定性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失妥当;《反不正当竞争法》则未将其列入不正当竞争行为;《刑法》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罪”,但该罪并未包含反向假冒这种行为。因此,这些法律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反向假冒商标是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消除他人的商标而将自己的商标用于他人的商品或腮务上进行销售的行为。通过对理论界关于商标反向假冒中几个争论较大的观点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商标反向假冒不仅构成侵权行为,而且构成对商标权的侵害。  相似文献   

15.
使用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具有其自身的便利性以及一定的合理性。日本为了将地理标志融入商标法体系,单独创设了地域团体商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理标志与商标法的不适配问题。与日本相比,我国在这方面仍有一定理论上的模糊和立法上的疏漏,这体现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是否以地理标志相关程序为前置条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要求是否与地理标志认定要求重合、地理标志商标是否存在转让和授权的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人是否与地理标志认定申请人一致这四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16.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接受、存储、加工各类信息,构建和发展自身的认知网络。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观察,商标是由人类感觉器官可感知的外在刺激即商标标识与消费者大脑长时记忆中存储的该商标标识代表的商品信息组成。商标的本质是人类感觉器官可感知的,以特定公共性形式存在的信息。商标的心理学本质有助于加深对商标的功能、商标权以及商标侵权的理解。商标的功能在于降低消费者的心理认知成本,商标权在于维护消费者正常的心理认知网络,而商标侵权则不当干扰了消费者正常的心理认知网络。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重要的司法实践问题,商标共存在2010年的"鳄鱼"商标案之前,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文章从主体、行为和结果层面对商标共存的定义进行了全面界定,随后以正当性与必要性为视角对我国的商标共存进行了探讨。无论在法理学、经济学以及公平正义的理念上,商标共存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正当性;而无论在我国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层面,还是从国际的发展趋势上看,商标共存都有其在我国实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商标立法从建国到现在,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当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法律到多层次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国际条约综合调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现实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商标立法之路。尤其是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前后,为适应WTO的相关要求,我国参照国际标准修改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TRIPS协议起到了重要的标准作用,使新的《商标法》拓宽了其保护范围、加强了对商标注册的规定、并且进一步强化了力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商标侵权犯罪案件日益增多,而目前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侵犯注册商标犯罪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时对于“明知”、“同一种商品”、“相同商标”等的判断标准不一致。应该完善关于商标犯罪的法律规定,实现与有关注册商标、商品分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的衔接,正确理解“明知”、“同一种商品”、“相同商标”的含义,从而正确区分商标侵权行为中犯罪与行政违法、民事侵权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行商标注册原则,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商标法的薄弱环节。商标在先使用权是在注册商标的申请日之前,就已经在该商标注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善意连续地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该商标使用人享有继续在原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该商标的权利,其性质为商标权。建立商标在先使用权制度,对未注册商标进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