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突出情感特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不少中学生不爱学思想品德课,这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这种消极的心理定势和情绪状态,是这门课实效性差的重要心理原因。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教育,又是这个问题的主要教育原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思想品德及能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教好思想品德课,对初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高尚道德的培养,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这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机,也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教学生活化,是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的有效途径,也应是在思想品德课中得到正确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谢兰珍 《广西教育》2014,(13):113-113
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它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能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然而,不少学生反映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自己不喜欢思想品德课。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4.
目前,许多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不为"做人"而学,而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以被动者的身份接受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或考试,难免对思想品德课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和厌恶情绪。这些情况的产生除有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外,最主要的往往是学生自己的学法不当,导致事倍功半,从而丧失了能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信心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告诉学生思考的结论,而应该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及提高智慧的诀窍,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因而,为了让学生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方法过渡到今后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并为以后的更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提高打下良好的的学习基础,有必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给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对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嵇成江 《考试周刊》2010,(52):15-15
好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洗涤、情操的淘冶,从而促进个性发展,因此,如何融合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把学生的知、情、意、信、行统一起来,是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的关键所在。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集品德教育、知识传授、各种能力培养、劳动创新意识的形成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形式,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更是责无旁贷,而过去那种"满堂灌"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教育方法则已难以完成当今时代赋予的教育任务。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学生都爱听故事。生动活泼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善于将道德要求寓于故事之中,能化平淡为神奇。一、情感类故事——以情感人泰戈尔说过:"不是棒槌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在这里,教学成了一种诗意的追求;在这里,教学恰恰吻合了情...  相似文献   

7.
同样是"H_2O",如果是一阵劈头盖脸的冰雹,就会摧残生灵;而如果春风化雨,则滋润万物,带来春光无限。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大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于它的晦涩难懂。因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就有一个究竟是给学生"冰雹"还是"春雨"的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一些"春风化雨","激活"思想品德课,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券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紧张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我们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仕碧 《成才之路》2011,(12):23-23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标准》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也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初中思想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并能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将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相似文献   

11.
杜海贵  巩晓琴 《文教资料》2014,(23):165-166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教师强调学生接受,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思想品德课要建构以"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体验成功、指导学法、培养习惯、教学公平、鼓励创新"为特征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李芝  赵明敏  王军 《中国教师》2009,(Z1):489-490
<正>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树立远大的理想,必须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思想品德课知识单调、贫乏,学生对该学科感兴趣的不多,为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高其课堂效益,一直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状,在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边教边学边研究,总结出一套  相似文献   

13.
李玉娟 《考试周刊》2011,(54):175-176
思想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来应是趣味盎然,极富感染力,但为什么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品德课呈现的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恹恹欲睡"这一另类情景呢?究其根源,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作祟。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数论英雄"一统天下,社会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就是唯"分数"是瞻,教师施教时必定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灌输,轻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何时起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马列主义的灌输中"走过了一段路程,思想品德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地位不高——小副科,形象不佳——枯燥无味,流于说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情况呢?或许是因为过去的教材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关心的问题不能通过政治课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的梳理,注重对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忽视非智力活动对智力活动的"催化"作用,这是与思想品德学科特点相背离的。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非智力因素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激励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是与时事热点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程,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通过近几年的考试试题也可以看出来,时事热点问题成为检测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知识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情况的主要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设时事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更好地了解社会。此外,结合热点话题开展基础知识教育,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时事教育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努力的程度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这也与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这一宗旨相吻合,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抱定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的思想。诚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再呆板,学生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学会"变为"会学"。但在思想品德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获得的学习效果不一样。查其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基础有差别以外,学习方法的差异是重要的原因。教师应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法指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叶建春 《考试周刊》2011,(16):158-159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兴趣情感的推动力。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确实让学生感兴趣多了。但要想使思想品德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谈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不仅是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知识,而且还承担着知识、能力、觉悟统一的素质教育任务。现在许多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有厌学情绪,普遍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这极大地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和智育、德育双重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